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GIL模型的木结构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倪钰荐宋永芳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当前木结构建筑专业的教学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以结构功能主义AGIL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木结构建筑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环境、培养目标、资源整合和模式观念维度分析木结构建筑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尝试创新木结构建筑专业教学模式.

    AGIL模型木结构建筑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需求理论视角下商业建筑空间附加值研究

    董哲义王国光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商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商业建筑空间体验性的重视,以及商业体综合程度的不断提高,追求售卖功能之外的"附加值"已经使得商业空间呈现出诸多变化.然而,对为何需要"附加值"以及"附加值"与商业空间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文章以需求理论为视角,从商业是需求再分配的概念出发,辨析"附加值"这一概念在商业空间中的内涵.并试图建立一个需求-行为-空间模型,探讨商业"附加值"如何回应需求和影响空间.最后对商业空间的"附加值"追求做出总结和反思.

    商业建筑空间商业附加值需求理论需求空间模型

    基于梅洛庞蒂感知现象学谈自治建筑中的人工感知及其优化

    王佳琦姜晚竹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感知作为自治建筑之眼,是其与外界交互的首要媒介,是其实现智能化与自治性的基础.而如何实现人工感知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需要的是哲学语境下的思考与引导.文章旨在研究梅洛庞蒂的认知现象学及其相关理论,分析原本受笛卡尔的机械主义观念引导的局限性,为自治建筑的人工感知研究提供现象学的哲学基础.通过感知的机制、图式与时间性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将梅洛庞蒂的理论工具化,实现自治建筑的主动性的、整体性的经验性感知,探索真正的人工感知下全新的建筑自治性.

    人工感知梅洛庞蒂感知现象学自治建筑

    校城融合背景下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设计初探

    黄骏张一鸣林燕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校城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校内外重要沟通媒介的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对促进校城融合具有重大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校城融合的研究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的概念和设计动因,然后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从城市整体环境、城市功能空间和城市精神场所三个方面提出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的设计策略,希望对校城融合背景下中国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校城融合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城市整体环境城市功能空间城市精神场所

    "未来学校"背景下的中小学未来创新中心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陈果邓寿朋苏笑悦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世界正进入教育3.0时代①,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空间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未来创新中心作为新时代校园的一种空间类别,从内容上看,课程开发不够,社会力量薄弱;从形式上看,缺乏相关规范,并且形式落后,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文章从"未来学校"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国内外中小学相关案例在布局、空间灵活性、建筑形象、空间氛围等方面的设计操作,归纳总结出适应新教育理念的创新中心设计策略,对未来相关设计起到支撑借鉴作用.

    未来学校中小学创新中心国内外案例设计策略

    吉林省"小三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探析

    张广平孔令圆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小三线"作为"三线建设"的力量之一,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小三线"工业遗存是"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业化历程的重要见证.文章对吉林省"小三线"工业遗存的形成背景、历史沿革、现状、建设特点、多元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吉林省"小三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模式的初步探讨,试图为其探索可能的"活力再生"之路.

    工业遗产"小三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探析——以东莞市麻涌镇为例

    魏一琼王玉霞王家乐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编制体系,建立乡村建设管理体系,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东莞市麻涌镇为例,探索城乡统筹、多规合一的镇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方法,实现从镇域层面更好地管控、引导乡村建设,扭转乡村地区日益呈现的统筹考虑不足、特色化发展不明显等问题.通过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乡村建设编制体系及相关政策为研究基础,构建镇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总体框架,总结其编制的技术要点,并对实施及管理需求方面提出管控指引,探索实现乡村的持续性发展建设路径.

    乡村振兴镇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乡村建设风貌区管控指引

    面向运营的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乡村旅游型小茨村规划为例

    钟名全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选择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联系着乡村产业、农民收入、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其中产业运营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面向运营的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为研究内容,以甘肃省永靖县小茨村为研究实例,探究乡村旅游型村庄规划的编制路径,以期为乡村旅游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村庄规划运营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方法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矾山镇为例

    王国华韩晓莉宋春娟彭方荟...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问题是关系国家国计民生的重点.现阶段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涌现的资源、污染、卫生等问题,导致改善农村环境进程缓慢.文章通过对庐江县大别山余脉的四个镇进行实地勘探和参加政府座谈,以矾山镇为重点研究对象,归纳出传统村落的典型问题,借鉴理论,总结模式,得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阶段性解决对策,为改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供参考意见.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矾山镇

    乡村文化遗产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刘琦赵文君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遗产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主旨,是传承提升乡村文化、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同进行之际,从设计视角出发,探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梳理乡村文化肌理,总结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以期对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建议.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文化基因的提取、乡村空间肌理的分析、乡村文化的植入.文章最终提出从传承乡村文化基因、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三方面,实现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与乡村振兴发展协同共进.乡村文化遗产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在遗产价值挖掘、人才梯队搭建、乡村保护观念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应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度挖掘弘扬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加强人才引进与文化资源科技化交流层面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