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I数据的绍兴市公共文化空间与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匹配研究

    潘家梁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文化空间能够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文章利用ArcGIS 10.2软件的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工具,研究了绍兴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分布格局的特征,并与居民点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公共文化空间主要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与居民点的布局不匹配的问题.据此文章认为,绍兴市后续在规划和发展公共文化空间时,应当参考嵊州市和新昌县的居民点分布特征,均衡布局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空间居民点绍兴市空间分布GIS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富平县荆山村为例

    王渊康晓东屈涛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富平县荆山村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新型村民参与模式为目标,针对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展开研究.荆山村位于西安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并且位于富平县"红色研学基地—中华郡景区"的旅游线路上,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通过对荆山村的现场调研、实地测试、综合分析研究旅游型乡村规划中公众参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主体间性"理念的内核,以荆山村为例,提出村民参与导向的项目策划与空间设计、促进村内力量成长的协力机制与事件策划、适于村民自主建设的规划形式与行动指南三大乡村规划措施.希望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村庄规划中村民的主体性缺失问题,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发展提供参考.

    主体间性旅游型乡村规划公众参与规划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欧林之欧志文张亚伟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社会需求,文章在《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出以"系统性、开放、创造、德育"为教学理念,围绕以"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通过突出知识的掌握、凸显应用型培养、强化课程实践性、融入思政元素、采用研讨式教学等措施,进而达到培养服务社会需求的具有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标.

    建筑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德育

    城市脉络的应对与传承——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设计回顾

    章嘉琛李宁吴震陵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特有的城市脉络和精神特征下,通过适宜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尺度,表达建筑内在的场所精神和文脉传承,用建筑记录和表达城市,并且承载更多城市脉络展示与传承的责任.结合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的设计分析,从"对话城市、栖居山水、消隐融合、灵活转译"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与城市的平衡之道,对如何将建筑真正融入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进行讨论.

    城市脉络运动中心应对传承平衡

    公众行为视角下观演建筑外部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

    虞雅菲张燕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属于建筑拓展文化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作为"高雅文化"和"市井生活"的汇聚点,是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源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外部空间活力评估框架,以杭州市三个观演建筑为例进行空间活力评估,结合设计目的和公众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外部空间活力的要素,从活动的包容、适应到诱发提出外部空间活力营造策略,从而为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实践提供了更多层次的设计视角.

    观演建筑外部空间公众行为活力营造层次分析法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策略研究——以铜川市为例

    孙瑞丰王家旭仵阳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迈向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共赢之路势在必行.文章在明晰铜川市低碳发展问题的前提下,构建城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对铜川市近10年绿色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以此提出铜川市应从产业调整升级、城市环境整治以及创新动能提升三个层面出发,推动铜川市低碳转型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城市发展策略改进熵权法TOPSIS

    旧金山市韧性建设与治理路径的启示研究

    邵亦文孙瑶谢雪苗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日益凸显,城市的韧性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议题.尤其对于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社会多元、治理结构复杂的城市而言,韧性城市建设将是应对冲击型灾害、疏解持续性压力的必由之路.文章以美国旧金山市为例,全过程追踪其韧性治理路径,分析旧金山韧性建设经验在风险类型识别、脆弱性评估、韧性战略框架和具体行动举措等方面的启示.

    韧性城市旧金山治理路径经验启示

    城市形态空间发展模型参数量化分析方法探讨——以郑州为例

    刘丹凤胡俊辉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态的量化研究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对现有城市形态量化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研读,构建城市空间发展模型,并采用多元统计法、地理格网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系统对影响城市形态的自然及人文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郑州为例,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取舍及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郑州市城区向东、东南发展趋势明显,考虑此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要素,郑州未来的城市形态将呈现为花瓣形.

    城市形态量化分析多元统计郑州市

    南京纪念空间辐射圈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孙响李硕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纪念空间辐射圈层联动角度,突破原有纪念空间的使用功能与精神关联的局限性,提出以点轴式生活圈联动周边区域纪念空间的辐射圈联动发展策略,得出南京纪念空间辐射圈,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更好发挥空间使用价值带来的实际影响.

    纪念空间辐射圈联动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热点分析

    尹美善王叁李红利朱立傲...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论文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英文核心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国际相关研究上升的趋势较国内更快.从生态承载力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国际研究热点集中在"承载能力""管理""模型"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从关键词突现性方面来看,国内未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方面,国际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最优化""生态环境""牧场""能量"及"区域"等方面.

    生态承载力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