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马凯程蕊钟言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南昌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传统城市肌理一直遭到吞噬和破坏,微妙的建筑结构和空间不断丢失,城市的现代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为此,文章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对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改造,实现传统建筑方式与现代生活标准的平衡.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遗产规划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多样性研究——以苏州美之苑社区为例

    任建康王秀慧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活动空间要素之一,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在社区向人性化的、邻里活跃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当前苏州美之苑社区的调查研究,以公共服务设施为着眼点,对美之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提高社区活动空间活力,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多样性的设计方法.

    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多样性社区邻里活跃

    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中的城市针灸法的应用研究——以苏州市何山花园为例

    李炯扬蒋文杰顾昊殷霞...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2000年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政府开始关注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鼓励和支持"社区养老".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城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加上这些城市在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目前城市中的住区已呈现老旧的状态.社区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如今老人的活动需要,设施老旧等问题突出,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大动干戈的住区适老化更新方式已然不现实,所以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社区微更新成为了如今适应城市老龄化和"知老""关老"的可靠方法.

    城市针灸公共空间适老化微更新

    城市理水与明南京都城营建

    卢漫李文欣唐晨龚晓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古都南京在六朝、南唐、明朝三个历史时期的水利建设情况,重点论述明朝对于水系的梳理及其在防洪、调蓄等方面采取的策略,通过阐释分析其筑城理水的前因后果,说明城市理水在城市营建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南京城水相依的功能关系是中国古代城市理水的集大成者.

    明南京城城市建设城市理水城水关系

    浅谈都市远郊区域公共体育服务提升——以北京市密云区潮河体育休闲公园为例

    郝蔚然吴禹钒郝小冬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体育强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政策指导,基于北京市密云新城总体规划,对密云区自然文旅资源展开综合梳理,以创新视角策划首都圈延伸至远郊圈的大众时尚体育运动新模式.通过滨水空间体育化改造设计,提高大众对新型体育空间的价值追求和参与度.最终以运营成果推动体育产业、事业互相促进,落实体育强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顺势深化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与服务,倡导健康运动生活方式,引进体育赛事与活动,创造幸福生活.

    滨水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湿地公园密云旅游

    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甘肃省正宁县罗川村为例

    李懿张泉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着无数个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保护价值.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峻的人居环境危机,传统村落的延续受到了极大挑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黄土高原上的这些传统村落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文章以正宁县罗川村为例,在分析村落现状、总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村落风貌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黄土高原保护发展罗川村

    基于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筑设计课程量化评分探索——以南方六班幼儿园设计为例

    刘明洋刘楠陈兰娥罗翔凌...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建筑类教学评价标准提出指导性要求.文章以《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遵循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南方六班幼儿园设计为例,基于系统性、差异性、规范性原则,探索从造型构思、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制图表达四个方面构建建筑设计课程量化评分体系,力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使评分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公平,以确保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国家标准设计课程评分体系南方六班幼儿园

    "城市双修"背景下城市边缘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量化研究——以邯郸市偏城村为例

    霍海鹰王士坤李祚暄李佳...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借鉴"城市双修"理念,探讨邯郸市传统村落偏城村的空间形态,分析现状问题;然后基于定性的双修理念,从村域、街巷和院落三个层面为偏城村的空间形态修补更新提出策略,并应用空间句法定量研究数据解读定性策略,以期为此后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提供参考.

    城市双修空间形态量化研究空间句法偏城村

    基于集约建设理念的设计研究——以韩国首尔高校体育馆建设为例

    李磊马新程戚琳琳何嘉丽...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高等院校逐渐成为普及群众体育的"主阵地".然而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张引发建设用地紧张,土地资源稀缺与场馆体量过大及空间利用率低的矛盾逐渐凸显.文章基于上述问题,依托集约建设的理念,通过对韩国首尔高校体育馆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其高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集约化建设的影响动因,阐述集约化建设的内涵及特征,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馆集约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集约化首尔高校体育馆土地利用外部形态

    清末至民初南浔传统民居的转化与适应——以张石铭故居为例

    徐恺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浔现存的传统民居中,有一部分传统民居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民居中最后一进院落改为两到三层的洋房,成为传统民居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围绕南浔古镇张石铭故居这一保存完好的案例展开研究,还原张石铭故居在清末民初时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此类传统民居在当时的背景下做出如此改变的深层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文章明确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于传统民居演变的重要性.

    清末民初南浔传统民居转化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