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绿色低碳角度分析夏热冬暖地区教育建筑设计中的时间要素

    谭光斌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绿色低碳的角度,评估校园教学和活动中的每一个时间切片,考察其满足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这些绿色设计要求时,在方案创作中所需注意的内容.为设计夏热冬暖地区绿色低碳的教育建筑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法.

    时间湿

    基于"地域适宜性"表达的科研建筑设计——福州大学电镜中心

    马非吴昕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大学依据《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及"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开展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特别是球差校正平台的搭建.文章围绕该平台的核心项目——福州大学电镜中心设计展开论述,针对球差实验室的减振、电磁屏蔽等重点难点提供理论依据及实例支撑,力求为严肃的科研建筑设计融入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福州大学科研建筑地域适宜性电子显微镜球差

    浅析中华文化传承视角下当代公祭性纪念性建筑设计

    陈子坚郑思路郭嘉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越来越重视,公祭活动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举办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公祭性纪念性建筑作为公祭活动进行的场所,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当代公祭性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入手;其次,结合理论与案例调研进行分析并提出公祭性纪念性建筑相关设计原则,最后从公祭性需求与纪念性需求的角度总结当代公祭性纪念性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公祭性纪念性建筑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中华文化传承公祭公祭仪式纪念性建筑

    浅析环境行为学在酒店公共空间的应用

    徐强李晨阳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环境行为学视角,研究酒店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剖析当下酒店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简单地叙述了环境行为理论在酒店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

    环境行为学酒店空间公共空间建筑设计

    基于医康教模式的视障特殊教育学校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林昕晨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提出,越发强调对学前康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步形成医康教结合的发展模式.从当前背景出发,根据视障学生的行为特性及需求,从建筑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视障特殊教育学校的医疗、康复和教学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视障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学生公共空间设计医康教

    西方现代艺术背景下的贝聿铭建筑实践

    李智玮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贝聿铭的教育经历与实践背景,对其各个阶段的实践作品进行分析,分别讨论其作品所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揭示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遇到困难时,继承和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过程.总结了贝聿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技法,使现代建筑融入城市历史环境的特征,以期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贝聿铭的建筑实践作品.

    贝聿铭立体主义纯粹主义构成主义

    现代西方建筑公共批评的发展特点与启发

    尹峥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研究并未将不同种类的建筑批评区别进行分析.文章将建筑的公共批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现代时期通讯媒体技术发展、群众物质文化水平提升、理性思想传播的时代特点,分析公共批评的发展背景,旨在通过研究现代建筑批评历史中的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提取公共批评追求理性、面向公众和教育性的三个现代性特点.联系今日公共批评的"追星化"、回避实践和争议、网络化的现状,思考公共批评如何回归其现代性本质,应对新的时代要求.

    建筑评论公共批评现代性媒体

    合院深深,金匮藏秘——申江万国档案产业园方案设计

    蔡弋应倩胡琦琦郑泽颖...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在地化的视角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申江万国档案产业园在多维视角下的对话关系,项目在充分回应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场地周边的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将作为档案产业园特有的私密性融入建筑设计中,实现了在地化和特征性的统一.

    在地化文化性历史性档案性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张韩戴锦阳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分析了造价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了产教融合在高职工程造价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参考.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入探究是推动产教融合的有利举措,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因而得出结论,推动学生-企业-学校三方深入合作,才能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造价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PDCA模式下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王慧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素质建筑技术人才较为紧缺,建筑行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文章以PDCA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考核体系等方面尝试创建新的教学改革路径,并通过PDCA模式实现教学改革质量的螺旋上升,为建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

    PDCA模式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