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本土化在意大利的设计实践和理论影响

    郭稼牧席子菡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性主义是现代主义在意大利本土化的一种体现,发展期间诞生了如电气住宅等优秀作品.在电气住宅落地的第二年,意大利官方就宣布不再支持理性主义,自此以后,意大利理性主义运动进入了衰落时期.然而,宣传理性主义的七人组成员中,吉诺·波里尼与路易吉·费吉尼仍以工业城市伊夫雷亚为舞台,继续坚持完善理性主义,最终让意大利理性主义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理性主义吉诺·波里尼电气住宅伊夫雷亚

    城市雨水花园夜景照明营造模式与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

    覃鑫姿武文婷王依敏任彝...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低影响系统中的代表性设施,对其现有的学术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有必要探究其营造模式和可持续设计策略.从所属绿地类型、雨水花园功能类型、主要分布形态、照明风格模式、夜景营造重点和主要载体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不同类型绿地的雨水花园夜景照明营造模式;从整体设计和要素的分项设计角度,探讨了雨水花园夜景照明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根据雨水花园主要绿地分布的类型,重点探讨了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夜景照明特色和模式.从结构性、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特色性出发,探讨了整体照明设计策略,从雨水花园的地形、植物、水体、景观小品、引流设施、园路等要素出发,探索了分项照明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绿地雨洪设施夜景观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

    雨水花园照明模式夜景观海绵城市可持续设计

    基于线上线下多平台的风景园林专业智慧教学模式研究

    邵继中张煜欣李烨张雨...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应常态化防控管理可能会引起的教学秩序失控问题.文章简析了线上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线上课程平台补偿师生时空分离、过程实时监测实现动态调控、实践应用模块打造无界共享互通、虚拟现实技术改善空间交互设计的综合智慧教学策略.

    智慧教学风景园林线上教学虚拟仿真

    文化安全视域下当代岭南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余荫山房为原型的创新实践

    彭涛梁慧敏常毅恒赖文波...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文章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以继承发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要义,从空间布局营造、文化技艺运用及空间意境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余荫山房的空间组织和造园技术,并以余荫山房为原型进行当代岭南造园的创新实践,以期展示和传承岭南园林的造园智慧,为维护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安全岭南园林文化当代岭南造园传承发展

    乡村碧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林墨飞谢思婷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同睦村碧道为例,对乡村河流本身以及河流周边空间进行整治优化的研究探索.提出建立和谐性、安全性、生态性、地域性、连续性五大原则,并在原则的指导下,从保护水资源、优化水环境、改善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构建水生景观与游憩系统这五个方面梳理乡村碧道优化策略,得出构建连贯自然空间、提高排洪防涝能力和丰富沿线人文景观,三大设计策略,并就同睦村碧道项目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能为乡村碧道建设提供借鉴.

    龙岩市同睦村乡村碧道规划原则规划策略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

    魏家星李倩云陈明菲赵晨晓...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05-2020年CNKI和WOS收录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分析,梳理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e ecosystem services,CES)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热点,再以"park"或"green space"进行二次检索并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健康福祉、供需及价值评估研究和感知及权衡研究这三方面,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城市公园CiteSpace研究进展

    泰山道教宫观园林设计理法和保护利用浅析——以泰安肥城岱阳观为例

    徐放刘悄然邵光平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其道教宫观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体现遗产价值等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从梳理泰山道教史入手,运用园林设计理法,剖析泰安肥城岱阳观在规划布局和建筑景观方面的造园特色,以期加强泰山地区道观园林设计研究,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提出对策.

    泰山文化岱阳观道教宫观设计理法保护利用

    景观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设计路径探索——以"杨港渔隐"景观设计为例

    徐晨鹏曹泓石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的千篇一律是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常见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景观创作者缺乏对景观内涵和人文价值的认知.景观叙事通过筛选叙事文本、编排叙事结构,能够有效传达叙事主题、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地域特色.从景观叙事理论出发,结合"杨港渔隐"景观实践中叙事主题确立、结构编排和叙事节点设置的设计过程,探索一种景观叙事视角下乡村景观设计的路径.

    景观叙事乡村景观语义叙事结构

    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严中华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是劳动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运河文化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文化记忆发展切入,通过对大运河杭州段的文化记忆价值挖掘,结合空间营造策略,进一步探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的建设路径与方法.以提炼运河文化符号、再现大运河文化记忆、传播江南运河文化为目标,使运河文化记忆主体在大运河文化空间中深层次感知体验运河文化的魅力,从文化公园建设中特色文化标识、文化空间风貌、文化内容创新三个层面分析杭州运河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为杭州运河文化记忆重塑与再现提供创新思路,从而增强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

    杭州运河运河文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新工科背景下低年级园林设计课程"工农融合"协同教学探索

    谭立钟誉嘉王杰思沈超然...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建筑类院校的低年级设计课程往往以空间、功能或建构等为核心,对植物等农学内容的关注较少,农学方向教师较少参与课程指导.研究以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低年级园林设计课程"工农融合"协同教学为例,分析了相关课程的"因人而异"的组织方式和"因地制宜"的教学过程,梳理出"生态-设计""理论-实践""师-师,生-生"互融的三类教学经验,归纳了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为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本科教学学科融合和课程协同提供参照和建议.

    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课程协同植物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