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栖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背景下传统小城镇的规划改造

    谢科威陈任杰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是产业功能、社区功能和文化功能融为一体的空间发展新载体.如何传承当地小镇的地域性文化,使其在现代建设和继承传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以云栖小镇为例,在解读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小镇的建设环境和在规划改造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提出传统文化与产业链接的功能策略;文化与布局共生的空间策略;通过规划的保护、控制、修复和建设,从小镇发展定位、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这三个方面逐层推进设计,以达到人居环境的发展与提升,为进入新时代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特色小镇整体规划产业融合改造

    文化传承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周敏玉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浙东运河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并以建筑布局与外形、建筑材料与色彩等数建筑设计元素中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为切入点,论述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功能性建筑设计策略.

    浙东运河博物馆传统文化融合建筑设计

    新郑凤台寺塔的营造传承及开放利用刍议

    别治明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塔,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建筑类型,堪称我国古代高层建筑工程营造技艺的经典,研究价值极高,保护意义重大.郑州作为全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厚重,境内现存砖石古塔众多,妥善保护对于传承华夏文明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源的梳理提炼,对新郑凤台寺塔的营造技艺、价值传承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砖石古塔类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路径.

    凤台寺塔营造传承开放利用

    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下的设计与建造研究——以两次美术院校实验性教学为例

    蒲阳詹和平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是一种全新智能技术和设计方法,这种具有实验性、先锋型、前瞻性特征的革新式教学方法使传统建筑学教育走向"智能新工科"的全新概念.文章不仅探索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背景、历程和现状,同时探索国内美术院校建筑教学中对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实验性尝试,以两次参数化设计与建造实验性教学成果为例,对美术院校如何开展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教学的难点和问题做出探析阐述,期望在数字化教学体系下培养更多适应于时代更新变化的智能数字化新型艺术人才.

    数字化设计共性技术设计与建造美术院校实验性教学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张玉平胡琳琳张铭宸孙玉莲...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和山东省地域传统建筑的发展现状作了相关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未来快速城镇化中如何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旨在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新型城镇,拟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

    新型城镇化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创新

    晋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街区活力营造策略研究——以长子虎西街坊为例

    张磊张国浩张宁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旅游活动目前正在处于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向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式旅游过渡的关键阶段,文化旅游街区不仅是文化旅游的载体,也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街区活力是文化旅游街区存亡的关键.文章以长子虎西街坊为例,以"文化为灵魂、商业为核心、旅游为目的"为主导思想,以文脉传承、建筑及院落构成、"偶然性"原则的导入为手段,以提高文化旅游街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为目的,营造长子文化旅游街区的活力与优化长子城市空间结构.通过长子虎西街坊的活力营造,为今后晋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街区类型项目与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策略或技术支撑.

    文化旅游街区长子县街区活力"偶然性"原则

    浅谈侗族"倒金字塔"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发展——以贵州黎平高寅侗寨古木屋为例

    梅羽辰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某一传统民居进行多方位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民众对其民居形式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对其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发展.文章着眼于侗族传统民居,以贵州黎平高寅侗寨古木屋为典型案例,从平面形式、空间形态、建筑结构和材料方面出发,进一步探讨"倒金字塔"式传统民居所具有的价值,以期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措施促其民居形式得以可持续发展.

    传统民居"倒金字塔"式木屋保护高寅侗寨

    黔东苗族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研究——以大湾村为例

    石勇美马雪陈晴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等政策下,以大湾村为例,从村寨聚居形式、民居平面形式与功能布局、构造形式与建造技艺、立面风格、细部装饰等多方面分析黔东苗族传统民居特色,提出现状民居存在的不足,建议在保持黔东苗族民居传统风貌和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从内部居住环境、院落卫生环境和建筑安全性能等方面对黔东苗族民居进行宜居性优化改造.

    黔东苗族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木结构民居

    豫西地区洛阳卫坡村古民居地域性营建特色探析

    苏畅杨建华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地域特色与文化的传承也随之成为当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文章将河南洛阳卫坡村古民居作为研究案列,通过对卫坡村古民居靠崖地势而形成布局形式、古民居中建筑基本单位、观念、雕刻艺术等传统文化的体现、防御布局及设施等方面进行地域性营建特色探析.文章对豫西地区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的弘扬与传承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对现代民居建设有一定借鉴与启示作用.

    豫西地区窑院式古民居地域特色防御体系

    基于生态理念的武汉市高校老校园更新策略研究

    何岩
    26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高校老校园存在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后期发展相对停滞等诸多问题.文章对生态理念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对老校园更新的启示,同时以武汉市的高校老校园为研究对象分析老校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老校园更新策略,以期为武汉市高校老校园的后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生态理念老校园更新策略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