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活力营造的城市商业街区修补设计策略研究——以瓯海漫游天地为例

    陈环徐雷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将由高速的"增量开发"模式向高质的"存量更新"模式转变.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及城市活力的展示门户,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存在趋同性及低效性等问题.文章通过瓯海漫游天地修补更新的设计实践,基于对城市街区外部空间形态改造与活力形态学要素展开研究,进而分析论证形成活力营造策略,试图为相关城市公共空间的修补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市商业街区空间修补活力营造设计策略

    城市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襄阳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祝笋陈梦莹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暴露出活力缺失、业态发展不均衡等不同程度的问题.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襄阳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典型性是其历史格局的特点之一,但如今在城市风貌的延续、文化的发扬、经济发展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针对其正在面临的街区衰败问题,文章将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原理,从空间,功能和文化三种角度选择并分析触媒元素,探讨塑造触媒元素的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触媒保护与更新

    扬州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特征探析

    周旋胡振宇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扬州老城区中,是扬州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文章以扬州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湾子街的发展历史、街巷格局、空间节点和建筑风貌,总结湾子街的空间特色及其成因,并探讨该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

    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空间句法保护与更新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矿业城市生态修复规划——以鹤岗为例

    金华吴远翔潘晓钰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开采为城市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恶劣影响.为推动解决闭矿后的生态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生态健康评价的修复规划方法,以生态健康概念为基础,结合恢复生态学理论和矿业城市特点,选择8个指标从四个维度构建矿业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复规划.以鹤岗为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修复规划面积占12.3%,但规划后"病态""不健康"和"亚健康"面积大幅减少,"较健康"面积提升153.99%,"健康"面积提升55.36%.可见,本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期能为矿业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借鉴.

    生态修复规划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矿业城市鹤岗矿区

    西安老城区住区生活性街道步行空间活力研究

    谢超党啸脱斌锋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生活性街道步行空间,是城市中最典型,也是最为缺少研究的对象.文章选取西安老城区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查阅、社会调查、数理分析与SD分析法等方法对西安老城区生活性街道步行空间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其空间被占、设计不合理、文化与感情缺失等问题,空间失活较为严重.最后在"以人为本""健康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下,对老城区生活性街道的建设提出提高空间安全性与舒适性、挖掘微空间发展潜力等优化建议.

    西安老城区生活性街道步行空间活力重塑

    以创意产业理念带动城市工业遗产自发性保护——以上海M50创意园区为例

    周霏李瑾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意产业的理念已在全球各地被用于城市更新.上海市政府也采用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推动更新位于市中心的旧工厂和老仓库等近代工业园区.大多数创意园区都是基于政府政策,园区管理者普遍通过招商创意产业、公司或商店的形式来出租园区空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是园区管理者和租客的关系.但"M50"创意产业园是由园区管理者和租户通过彼此作为合作伙伴,自发性地、协商地对园区进行保护与管理.文章旨在阐明园区管理者和租户如何从房地产预定开发地块保护"M50",以及租户在加入对园区的联合管理后如何帮助改善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两个问题.

    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城市工业遗产自发性保护

    基于城市文化维度的赣州城市特色塑造初探

    江富翔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独具特色的维度,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灵魂.文章从赣州城市文化这一维度与城市特色塑造的关联性入手,结合赣州中心城区规划实践,梳理了赣州具有发掘价值的城市文化,提炼城市内在的文化资源与特色优势,并通过分析城市文化在城市特色塑造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赣州在城市文化维度下的城市特色塑造的策略.

    城市文化城市特色赣州问题导向特色塑造

    基于POI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的生活配套服务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为例

    梁浩扬童磊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工具进行POI数据爬取,通过BDP平台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范围内不同类型配套服务的空间分布情况,针对其中三类服务设施进行需求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最后,结合分析结论和产业新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在产业引进初期需通过政企合作为及时的生活配套建设做好准备.

    POI数据可视化分析生活配套城西科创大走廊

    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初探

    裘知陈骏峰郭剑峰戚山山...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小学"中国式接送"背景下,大量的接送机动车辆成为导致中小学周边道路拥堵的元凶.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对接送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文献调查对国内外中小学生出行模式与接送需求、相关建筑地下空间集散模式、中小学地下空间设计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利用中小学地下空间承载接送行为的可行性,并提出有必要通过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从集散、等候、休憩、交往等接送需求切入,基于中小学现有的地下空间设计方法,进行功能重置、流线优配、环境提升、空间活化等的研究路径.

    接送行为接送需求中小学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故事性建构——Sky Joy Club早教中心空间设计

    陈翔孙瑞淇陈苏嘉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Sky Joy Club早教中心设计为例,阐述如何突破对幼儿空间的片面化认知,避免幼稚化的表象设计.以建筑化设计手法介入幼儿空间,构建有故事可发生的空间结构,为幼儿创建符合成长规律的空间环境,让空间成为成长的一部分,成为教育的第三位老师.

    幼儿空间建筑化可述性场景性循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