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旅游风景道带动乡村振兴

    戚红年
    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风景道发展模式探索

    戚红年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全域统筹发展的视角下,风景道不仅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全域振兴的强力"引擎".文章以南京美丽乡村江宁西部示范区联一线、联二线和正方大道构成的环形旅游风景道两侧300~500米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发展作为研究案例,提出SBOD(Scenic Byways-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创新点),即"以风景道为导向的乡村发展模式",并总结概括SBOD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发展路径以及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旨在为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以及带状乡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

    SBOD区域振兴旅游风景道美丽乡村

    基于装配式建构思维的建筑文化性表达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为例

    曲劼莫洲瑾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广建筑工业化与弘扬文化自信的双重背景下,装配式与文化性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两大重要命题.文章以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建筑实践为例,通过对装配式建构思维与文化性表达路径的耦合分析,聚焦装配式建构的"逻辑""形式""模块"三大要素,从"装配式逻辑建序中的文化价值承续""装配式形式生成中的文化符号表义""装配式模块定制中的文化元素嵌入"三个维度,提出基于装配式建构思维的建筑文化性表达路径,启发对当代技术发展与文化传承融合的思考.

    装配式建构文化性表达讲堂

    校园创作中的自然观表达——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为例

    黄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规划创作为例,深入解读校园创作中的自然观.基于校址所在地的显性的生态本底特征,建筑师紧扣"自然观"命题,通过对规划格局、空间秩序、场地营造、交流场所、山水意境、形式特征等六个方面的梳理,成功展现了现代校园中人工场所与自然山水的共生融合.文章深入分析了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观表达,并通过本案的实证阐明,建筑学的自然观是以人、建筑、自然的统一为本体的,是回归自然的建筑观.

    自然观山水意境融合共生因势利导

    基于建筑符号学的河南中牟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冒亚龙曾羽曦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部分乡村中的传统民居存在功能空间配置不全、设施缺乏和更新过程中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基于建筑符号学理论与方法,就中牟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功能完善提升策略、空间符号的更新策略、乡土技术的更新策略和文化符号的传承发展设计策略.

    建筑符号学河南中牟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策略文化传承

    叙事理论下数字化交互空间探究——以博物馆空间为例

    刘晨晓姚健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叙事性角度出发,将叙事性语境和博物馆数字化交互空间相结合,并诊视我国目前博物馆数字化交互空间的设计以及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针对博物馆数字化交互空间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可以使得博物馆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更具有条理性和内涵.

    叙事博物馆空间数字化交互优化设计

    生命周期评估在建筑设计阶段的碳足迹测算应用

    刘学贤张森张超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下建筑设计流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LCA体系的分析,提出国内现有LCA设计后评估模式无法解决已存在的设计问题;经过对建筑LCA参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要点、时间和难点进行综合整理,明确了LCA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进行建筑碳足迹测算的最佳介入点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并且只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做到"图模一致",同时建立BIM-LCA体系,方可提前发现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LCA建筑设计阶段BIM碳足迹

    空心砖墙隔声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张红虎张瑜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空心砖砌块内部孔洞数量及孔洞排布方式对隔声效果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种常见厚度(115mm和190mm)空心砖墙的隔声效果,对比不同长度及宽度方向开孔数量对隔声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态分析对隔声低谷进行解释,旨在为空心砖砌块墙隔声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所设孔洞形式与尺寸下,190mm厚空心砌块墙的计权隔声量比115mm厚的高6dB;同尺寸的空心砖墙隔声量比实心砖墙低6~7dB;空心砖墙隔声低谷出现的位置取决于特征频率下的振型及位移幅值大小;增加空心砌块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开孔数可以有效提高隔声低谷处的隔声量,也可提高计权隔声量,将长度方向开孔数从2孔增加到4孔,计权隔声量增加6dB;将宽度方向开孔数从1孔增加到2孔,计权隔声量增加5dB;但当开孔数增加到一定值以后,继续增加则作用不再明显.

    空心砖墙有限元隔声

    某高校学生宿舍环境噪声及隔声分析

    楼志坚徐炤圆张三明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浙江大学一学生宿舍的声环境状况,并探究宿舍围护构件隔声性能,文章通过对学生宿舍室内外环境噪声进行现场测量,结合Cadna/A软件对交通噪声进行模拟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主要噪声来源以及学生满意度,同时对当前研究较少的围护构件隔声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交通噪声是室外主要噪声源;宿舍隔墙、门窗等围护构件隔声性能不佳,而采用强化木地板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59dB,可明显改善楼板撞击声.该文章的测量可为学生宿舍改进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校学生宿舍环境噪声围护构件隔声性能

    从"走廊"到"游廊"——基于行为模式的幼儿园廊空间设计研究

    张佳荦金方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廊空间逐渐从交通属性转为公共属性的过程中,空间对其行为的适应性设计成为设计师主要的关注焦点.文章选取三所典型幼儿园,通过对幼儿的一日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出幼儿在廊空间中的三种典型行为特征,对具有代表性的廊空间模式进行实例研究,分析廊空间中的空间设计要素和潜在的行为模式,并针对行为模式下的尺度、形态、路径等空间需求,提出尺度拓宽、界面转折、路径循环的廊空间设计策略,丰富幼儿在廊空间中的行为体验,实现从"走廊"到"游廊"的转化.

    行为模式廊空间空间模式幼儿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