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江观玉

月刊

1671-0282

jzyx@mail.hz.zj.cn

0571-87783951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康复期复发防治难点与策略

    许利明涂建锋
    1349-135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创诊治思考

    郭丰
    1353-1355页

    病毒感染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张馨予米玉红
    1356-1361页

    急性脊髓过伸性损伤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孟庆义刘杰
    1362-1368页

    PCT/PLT和CRP/AL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并发肝损伤的预测价值

    崔梦巍何倩倩王海峰李慧慧...
    1369-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血小板(procalcitonin to platelet ratio,PPR)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及并发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374名AP患者中筛出195名纳入研究,将之分为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on-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NSAP)组和SAP组,同时根据ALI诊断标准分为非急性肝损伤(non-acute liver injury,NALI)组和ALI组,并将ALI组分为肝细胞型ALI亚组、胆管细胞型ALI亚组和混合型ALI亚组.于48h 内完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血小板(platelet,PLT)等实验室检测.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进展SAP、并发ALI以及其不同亚组ALI的各自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PPR和CAR的最佳阈值,和PPR、CAR及其联合指标分别对SAP、ALI及各型ALI的预测价值.结果 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PPR、CAR、PPR 联合 CAR、PPR 联合 BISAP 评分、CAR 联合 BISAP 评分,及 PPR、CAR 和 BISAP联合评分预测 SAP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2、0.85、0.79、0.86、0.90、0.88、0.91.PPR、CAR及联合预测ALI的AUC分别为0.81、0.85、0.88;PPR、CAR及联合预测肝细胞型ALI的AUC分别为0.93、0.77、0.92;PPR、CAR及联合预测胆管细胞型ALI的AUC分别为0.76、0.91、0.91;PPR、CAR及联合预测混合型ALI的AUC分别为0.83、0.76、0.82.结论 PPR和CAR升高是SAP的危险因素,也是AP发生ALI的危险因素,PPR对肝细胞型和混合型ALI预测价值优于CAR,CAR对胆管细胞型ALI预测价值优于PPR.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急性肝损伤危险因素

    FAR、CAR和PLR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王巧芳梅超鹏宋耀东刘艳娜...
    1376-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肌酐与白蛋白比值(creatinine to albumin ratio,C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不同预后组HL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评价FAR、CAR和PLR单独及联合指标对HLAP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18例HLAP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69例,预后不良组49例.两组间的心率、淋巴细胞、甘油三酯、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FAR、CAR、PLR、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标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AR(优势比(OR)=25.949,95%置信区间(95%CI):3.190~211.080,P=0.002)、CAR(OR=1.453,95%CI:1.095~1.928,P=0.010)、PLR(OR=1.005,95%CI:1.001~1.009,P=0.020)是HL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AR、CAR、PLR单独指标预测HLAP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781、0.652;FAR 联合 CAR、FAR 联合 PLR、CAR 联合 PLR 的 AUC 分别为 0.840、0.845、0.849;而FAR、CAR、PLR三者联合对HL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为(AUC=0.875,95%CI:0.814~0.937),其截断值为0.387,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79.7%.结论 FAR、CAR、PLR三者联合对HL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及两两联合的预测价值.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肌酐与白蛋白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价值预后不良

    CT影像组学-临床指标联合模型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

    徐丹丹肖奥齐杨维森顾燕...
    1383-1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建立的Nomogram模型对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3年3月的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版亚特兰共识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1周内完善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和验证组.在各期CT图像上勾画胰腺实质作为感兴趣区,并通过python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LASSO回归及10折交叉验证法降维、筛选最优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联合CT影像组学标签及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Nomogram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入组AP患者205例(重症组59例,非重症组146例),从所有AP患者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图像上各筛选出3、5、5、5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建模,其中动脉期组学模型预测SAP效能相对更好,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937 和 0.91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SAP的独立预测因子,两者共同建立临床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879和0.889.基于动脉期影像组学标签、CRP和LDH建立Nomogram联合模型,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AUC分别为0.956和0.947.DCA显示Nomogram模型的净收益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建立的Nomogram模型对于早期预测AP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影像组学预测模型Nomogram

    重症监护病房内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的风险

    李壮丽李跃东苑俊吴泽华...
    1390-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medcine,ICU)内急性胰腺炎患者(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30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将研究对象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出最优变量,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Nomogram图风险预测模型,再对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306例AP患者,其中,发生脓毒症患者127例,未发生脓毒症患者179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15例和验证集9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1、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IL-6、总胆红素和并发症是AP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Nomogram图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13(95%CI:0.875~0.951)和0.901(95%CI 0.837~0.965);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其在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ICU内AP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IL-6、总胆红素和并发症,据此建立的Nomogram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胰腺炎脓毒症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王梅夏瑜武长美马良慧...
    1398-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变量,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旨在探索更为简明、高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预测模型,为识别高危人群,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及高新院区急诊科和消化内科收治的412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SAP发生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为参考,比较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412例研究对象中,SAP发病率为12.14%(n=50),LASSO回归筛选出7个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变量,包括:入院呼吸频率、入院疼痛评分、胸腔积液、纤维蛋白降解物、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胸腔积液、入院时疼痛评分、血肌酐、白蛋白4项指标.训练集中,模型灵敏度=0.528,特异度=0.984,准确度(95%CI)=0.928(0.892~0.955),Kappa 值=0.606,AUC(95%CI)=0.920(0.862~0.979);测试集中,模型灵敏度=0.643,特异度=0.925,准确度(95%CI)=0.891(0.822~0.941),Kappa 值=0.519,AUC(95%CI)=0.923(0.861~0.985).决策树模型包含3个分支,4个终端节点,显示血肌酐、白蛋白和胸腔积液3个因素可以有效预测SAP发生.训练集中,模型灵敏度=0.500,特异度=0.973,准确度(95%CI)=0.914(0.876~0.944),Kappa 值=0.544,AUC(95%CI)=0.812(0.731~0.894);测试集中,模型灵敏度=0.500,特异度=0.925,准确度(95%CI)=0.875(0.802~0.928),Kappa值=0.412,AUC(95%CI)=0.709(0.565~0.853).Delong检验显示:在训练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大于决策树模型(P<0.01)和BISAP评分(P<0.001),而决策树模型和BISAP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在测试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同样大于决策树模型(P<0.01)和BISAP评分(P=0.018),而决策树模型的AUC低于BISAP评分(P=0.017).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SAP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两种模型可以联合使用,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急性胰腺炎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决策树预测模型

    黄芪对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治疗效果及机制

    哈雁翔黄坡张瑞赵春霞...
    1407-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黄芪对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PF级C57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组(n=30)、对照组(n=30)、假手术组(n=10),对其中黄芪组、对照组小鼠行CLP手术以诱发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假手术组行CLP假手术;术后黄芪组以黄芪水煎剂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术后12h、24 h将小鼠处死取材,取观察肺组织病理,测定肺组织干湿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对肺泡灌洗液和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对差异蛋白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黄芪减轻了 ARDS模型小鼠的BALF总蛋白浓度,降低了 ARDS模型小鼠的肺干湿重比,对肺组织的HE染色表明,黄芪水煎剂改善了 ARDS小鼠的急性肺泡损伤.对血清样本和BALF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黄荏组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蛋白,对其进行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炎症因子的通路上,证实黄芪水煎剂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激活和释放发挥作用机制的.结论 黄芪水煎剂有效减轻了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组织炎症渗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

    黄芪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