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江观玉

月刊

1671-0282

jzyx@mail.hz.zj.cn

0571-87783951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治疗成人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评价

    张华忠张忠满梅勇吕金如...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治疗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3年4月120例成人SCD-ECPR的资料,以90 d存活/死亡、OHCA/I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心脏骤停至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转流时间(CA-Pump On时间)60 min为界进行分组,比较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IHCA/OHCA、初始心律、无灌流时间、CA-Pump On时间、ECMO撤离成功率、90 d存活率、ECMO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①114例SCD-ECPR患者纳入分析,90d存活45例(39.5%),其中40例(88.9%)神经功能预后良好.②90 d存活组的年龄和无灌流时间显著低于死亡组,且IHCA和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比例高.③IHCA组的无灌流时间显著低于OHCA组,且90 d存活率高.④OHCA和院际联动延长CA-Pump On时间,降低90 d存活率.⑤AMI组的年龄大且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高,90天存活率显著低于非AMI组.结论 ECPR改善SCD患者的预后,健康预期寿命长、IHCA、初始可电击心律、无灌流时间短的患者高获益.流畅的SCD-ECPR生命救治链提高存活率,筛选OHCA、ECPR启动延迟或需要院际联动的高获益人群,尽管CA-Pump On时间>60 min,仍有生存潜力.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心脏性猝死回顾性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早期急性胃肠损伤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文学潘春熹韦燕琳韦巧...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上机早期的急性胃肠损伤(AGI)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ECMO患者共70例,按照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关于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指导意见,将患者分为AGI组与非AGI组,统计其早期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率,并对其ECMO上机时血气分析结果及ECMO转机后ECMO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早期发生AGI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将70例患者按照是否撤机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未撤机成功组,比较两组间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情况,分析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对ECMO患者撤机的影响.结果 70例ECMO患者中,早期AGI的发生率为71.43%(50例),其中AGI Ⅰ、Ⅱ、Ⅲ、Ⅳ级的构成依次为18.57%(13例)、41.43%(29例)、11.43%(8例)、0%(0例);①单因素分析显示:AGI组与非AGI组相比较,ECMO上机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指数(VIS)、pH、乳酸、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95%可信区间为0.522~0.791(P<0.05),约登指数为0.15);③撤机成功组与未成功撤机组比较,未成功撤机组AGI的构成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患者早期有较高的AGI发生率,主要发生Ⅰ、Ⅱ级,ECMO上机时收缩压、舒张压、MAP、VIS、pH、乳酸、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影响因素,其中,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AGI的发生降低了 ECMO患者的成功撤机率.

    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胃肠损伤血流灌注BMI血管活性药物指数乳酸影响因素预后

    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王君君仝帅雷如意贾新雅...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本院接受ECPR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和死亡及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5例ECPR患者,出院时死亡62例(65.3%),存活33例(34.7%),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低血流时间[40(30,52.5)min vs.30(24.5,40)min]和总停搏时间[40(30,52.5)min vs.30(24.5,40)min]更长、总住院时间[3(2,7.25)d vs.19(13.5,31)d]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时间[26.5(17,50)vs.62(44,80.5),h]更短,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占比人数更多(56.5%vs.33.3%),ECMO前有自主心律恢复者更少(37.1%vs.84.8%),初始乳酸值[(14.008±5.188)mmol/L vs.(11.23±4.718)mmol/L]、APACHE Ⅱ评分[(30.10±7.45)vs.(25.88±7.68)]和SOFA评分[12(10.75,16)vs.10(9.5,1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前无自主心律恢复、初始高乳酸、高SOFA评分是ECPR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体外心肺复苏乳酸可除颤心律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肾脏不良事件

    张华忠张忠满梅勇吕金如...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治疗急性心肺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90 d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kidney events,MAKE).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3年4月75例AMI-ECPR的资料,以90 d存活/死亡、有/无RRT(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是否AKJ(acute kidney injury)原因启动RRT进行分组,比较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IHCA/O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初始心律、Gensini 评分、ECPR初始血气pH和乳酸值、无灌流时间、心脏骤停至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转流时间(CA-Pump On时间)、ECMO和RRT治疗时间、90 d存活率等的差异,并随访幸存者的肾功能情况.结果 ①68例AMI-ECPR患者纳入分析,90 d存活22人(32.4%),共有54人(79.4%)联合RRT,90dMAKE有48人(70.6%).②与死亡组相比,90 d存活组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比例高,Gensini评分低,且ECPR初始血气pH值高、乳酸值低.③RRT组冠状动脉病变、ECPR初始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非RRT组,非RRT组悉数存活.④AKI-RRT组与非AKI-RR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人AKI 1期启动RRT,存活5人,其中1人90 d仍需要RRT,7人AKI2~3期启动RRT均死亡.结论 AMI-ECPR患者90 d MAKE的发生率高达70.6%,合并AKI的AMI-ECPR幸存者90 d肾功能恢复不良率高达20.0%,积极启动RRT避免发生AKI或在AKI早期启动RRT,可能改善AMI-ECPR患者的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肾脏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

    应用单腔双管置管的VV-ECMO救治重症肺炎1例

    郑哲吕立文段文龙朱瑞凯...
    227-230页

    急诊体外心肺复苏患者55例临床分析

    李博唐乃夫张利杜坤...
    231-233页

    血清胆碱酯酶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赵香梅徐雅欣王泽华景莉娟...
    23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水平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入院的ADHF患者,最终纳入研究24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依据CHE四分位数的第一和第三分位对患者分组并进行随访,对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随访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或时依Cox回归或分层Cox比例风险分析识别主要和次要终点发生风险,并构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两者的复合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CHE分组的生存曲线并比较其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HE水平和其他营养和预后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以识别复合终点事件.结果 在350(100,683)d的随访期内,158例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在调整了主要混杂因素的多变量Cox分析中,胆碱酯酶水平与复合终点显著相关.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无论临床模型、生物标志物还是两者的复合模型,CHE水平与复合终点、全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死率显著相关(P 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胆碱酯酶水平组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风险高于中等和高胆碱酯酶水平患者(78.1%vs.66.7%vs.46.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E预测复合终点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0.664~0.888).全球荟萃分析组慢性心力衰竭(MAGGIC)风险评分添加胆碱酯酶后,复合终点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从0.704增加至0.762,P=0.038).结论 胆碱酯酶可作为预测ADHF患者不良结局的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胆碱酯酶营养不良营养指数预后

    肺栓塞患者DNA甲基化联合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曹嘉芮李伟曹国磊何丽丽...
    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肺栓塞相关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表达差异.方法 以2019年就诊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肺栓塞患者及健康体检者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筛选并整合外周血差异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数据来识别致肺栓塞发病的甲基化驱动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 将肺栓塞组和健康对照组间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共表达分析,基因上游区域差异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其中共筛选出基因上游区域显著甲基化基因有8个,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肺栓塞组中TSS1500显著甲基化基因有6个,分别为TSPO2、C1QA、AQP1、TNFSF9、MIA、STAB1,对应基因的差异表达倍数 log2FC 分别是 1.298,1.629,1.024,2.746,2.539,1.060,基因表达与基因甲基化之间的相关度分别是-0.908,-0.900,-0.824,-0.784,-0.783,-0.779,两组间甲基化差异分别是-0.049,-0.053,-0.048,-0.057,-0.050,-0.053(P<0.05).TSS200区域显著甲基化基因有3个,分别为TSPO2,SLCP9A3,SIGLEC1,基因表达差异倍数log2FC分别是1.298,-2.252,1.866,基因表达与基因甲基化之间的相关度分别是-0.860,-0.774,-0.739,两组间甲基化差异分别是-0.051,0.027,-0.048(P<0.05).肺栓塞组中在TSS区域有TSPO2、C1QA、AQP1、TNFSF9、MIA、STAB1、SIGLEC1共7个基因呈现低甲基化高表达状态.SLC9A3基因呈现高甲基化低表达.GO功能分析中,在补体活化、免疫反应、激活蛋白级联等得到显著富集.在KEGG信号通路中,免疫系统、细菌感染以及信号分子及相互作用方面得到显著富集,从而调控肺栓塞的发生.结论 基于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联合分析,发现了肺栓塞发生发展的新思路,后续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肺栓塞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联合分析

    噬菌体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策略分析

    俞冰荟徐小婷方慧瑾阮雯静...
    247-250页

    负压性肺水肿2例报告

    夏江柳王静毛晓玲俞文馨...
    251-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