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江观玉

月刊

1671-0282

jzyx@mail.hz.zj.cn

0571-87783951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柏晓奇顾琼许俊郁慧杰...
    65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相关谵妄(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S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医学信息市场重症监护数据库 MIMIC-Ⅲ(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Ⅲ,MIMIC-Ⅲ)数据库中符合脓毒症相关谵妄的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及嘉兴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符合脓毒症相关谵妄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纳入标准:(1)年龄≥ 18岁;(2)首次入住ICU;(3)住ICU时间>24 h;(4)符合脓毒症诊断;(5)采用CAM-ICU工具进行谵妄筛查符合谵妄诊断.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生命体征、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等,将28 d死亡作为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决策曲线分析以及 Hosmer-Lemeshow检验对预测模型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建模组共250例患者纳入研究,验证组共154例患者纳入研究.在建模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57,95%CI:1.030~1.084,P<0.001),呼吸频率(OR=1.117,95%CI:1.037~1.202,P=0.003),乳酸(OR=1.137,95%CI:1.011~1.279,P=0.032),血红蛋白(OR=0.983,95%CI:0.970~0.997,P=0.020),SOFA 评分(OR=1.184,95%CI:1.070~1.309,P=0.001)是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由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AUC为0.773(95%CI:0.705~0.84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0.87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净获益较好.验证组的AUC为0.864(95%CI:0.799~0.92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0.488),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净获益较好.结论 本研究基于年龄、呼吸频率、乳酸、血红蛋白、SOFA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脓毒症相关谵妄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进行早期干预.

    脓毒症相关谵妄MIMIC-Ⅲ预后预测模型

    萝卜硫素对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张俊锋葛风朱锦江王旭光...
    658-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本实验在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24头国产健康雄性大白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组、SFN组,其中Sham组6头、另两组各9头.CPR组和SFN组选择10 min心脏骤停与6 min CPR的造模参数建立猪CPR模型.SFN组在复苏后5 min时,经股静脉泵入SFN 2 mg/kg、共计10 min.在复苏后lh、2h、4h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的血清水平.然后,各组选择6头猪实施安乐死,获取回肠末端组织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肱(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ELISA 法检测过氧化物4-羟基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4-HNE)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 法检测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闭合蛋白(occludin)、核因子 E 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三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 复苏后观察期间,CPR组和SFN组肠黏膜损伤标志物IFABP和DAO的血清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P<0.05).然而,SFN组IFABP在复苏后2h、4h和24h时、DAO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均低于CPR组(均P<0.05).复苏后24 h时,CPR组和SFN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降低,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下调、Nrf2和HO-1表达上调(均P<0.05).但是,SFN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PR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升高,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降低,ZO-1、occludin、Nrf2和HO-1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 SFN具有积极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后抑制组织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有关.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萝卜硫素肠黏膜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异钩藤碱抑制Akt通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谷玉雷刘怡朱志强裴辉...
    66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H9c2细胞与Ang Ⅱ、不同浓度的IRN(0、5、10、25、50 μ,mol/L)共培养,检测细胞表面积及心肌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水平来阐述IRN对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最有效浓度.H9c2细胞与Ang Ⅱ和IRN(25 μmol/L)在不同时间(0h、6 h、12 h、24 h)共培养,研究抑制的最有效时间.检测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然后使用IRN和Akt抑制剂MK2206对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来进一步研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ng Ⅱ组H9c2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加(均P<0.05),心肌肥大标志物ANP、BNP和β-MHC 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不同浓度的IRN(5、10、25、50 μmol/L)预处理均可抑制Ang Ⅱ引起的细胞表面积增加(均P<0.05),尤其是在浓度为25 μmol/L时(P<0.01);IRN可以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ng I[诱导的ANP、BNP、β-MHC mRNA 激活(均 P<0.05).Ang Ⅱ 引起 Akt、GSK3 β、mTOR、FOXO3a 的磷酸化水平升高;IRN可以阻断Ang Ⅱ诱导的Akt信号通路磷酸化.结论 IRN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减轻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异钩藤碱血管紧张素Ⅱ心肌肥大H9c2细胞蛋白激酶B

    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

    房延儒王聪虎骁龙王兴义...
    67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验证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室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7:3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观察指标为入院24 h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预测因素构建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305例患者,建模与验证组分别为215例、90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发现,收缩压(OR=0.918,95%CI:0.860~0.980,P=0.010)、MAP(ASH)评分(OR=1.993,95%CI:1.017~3.907,P=0.045)、Child-Pugh 评 分(OR=1.999,95%CI:1.139~3.510,P=0.016)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OR=1.398,95%CI:1.037~1.886,P=0.028)是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预测模型的AUC为 0.936(95%CI:0.895~0.976),验证组预测模型的 AUC 为 0.891(95%CI:0.807~0.975),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校准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收缩压、MAP(ASH)评分、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构建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急诊室早期预测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

    肝硬化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预测模型

    血清白细胞介素-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刘慧珍王娜商娜李俊玉...
    67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T)-1与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IL-6水平;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后血清放置-80℃储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IRT-1水平.72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测量握力.根据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与无衰弱组.比较衰弱与无衰弱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6、SIRT-1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IL-6、SIRT-1对衰弱的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纳入患者316例,依据Fried FP标准,分为衰弱组(n-156)和无衰弱组(n=160).单因素分析示,衰弱组血清IL-6[33.3(13.0,69.2)ng/Lvs.20.0(9.2,41.3)ng/L,P=0.001]、SIRT-1[(9.98±1.23)μg/Lvs.(8.98±1.65)μg/L,P<0.001]均高于无衰弱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握力后,血清IL-6(OR=1.006,95%CI:1.001~1.011,P=0.036)和 SIRT-1(OR=1.838,95%CI:1.475~2.290,P<0.001)与衰弱独立相关.IL-6 预测衰弱的 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 0.671(95%CI:0.604~0.738,P<0.001),截点值为 33.8 ng/L;SIRT-1 预测衰弱的 AUC 为 0.736(95%CI:0.674~0.799,P<0.001),截点值为9.13 μg/L;二者联合模型的 AUC为0.765(95%CI:0.707~0.823,P<0.001),敏感度为0.776,特异度为0.726,其预测效能优于单独应用IL-6(Z=2.119,P=0.034).结论 血清IL-6和SIRT-1可作为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独立预测因子.

    白细胞介素-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衰弱相关性

    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朱建平许严新吴绍宏王飞瑶...
    683-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急诊收治的失血性休克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采集感染患者的穿刺部位样本及导管头端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的差异,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49例,感染组54例,无感染组195例.感染组年龄、置管位置、失血量、超声引导下穿刺、高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情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score,APACHE Ⅱ评分)、导管留置时间和应用广谱抗生素与无感染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股静脉置管、未在超声引导下穿刺、APACHE Ⅱ评分、较长的导管留置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54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4.4%,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24.1%,真菌占11.1%;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4%,其次是四环素为34.5%,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以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均为94.7%.结论 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股静脉置管、未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应用广谱抗生素;常见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失血性休克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学耐药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症患儿院际转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袁远宏张慧欧叶玉康霞艳...
    690-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重症患儿院际转运风险预测模型,识别出影响转运预后的关键性医学特征,提高转运的成功率.方法 前瞻性的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转运中心通过院际转运的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重症医学特征数据和第三代儿童死亡风险(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PRISM Ⅲ)评分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基于逻辑回归、决策树模型、Relief算法3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建转诊结局预测模型对风险预测模型所选医学特征进行验证和分析,探寻影响院际转运风险的关键医学特征.结果 在纳入的549例转诊患儿中,新生儿222例(40.44%),非新生儿327例(59.56%),院内死亡50例,病死率为9.11%.对所收集的151项重症患儿医学特征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三种模型各自选取影响转诊结局的前15项重要的特征,共有34项入选.其中决策树模型所选特征与PRISM Ⅲ指标的重叠度为72.7%,高于逻辑回归的36.4%和Relief算法的27.3%,且训练预测精确率为0.94,也高于纳入所有特征训练精确率0.90,表明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实用性的预测模型.在决策树入选的前15项重要特征中,通过量化特征的小提琴图对转诊结局影响的大小排序为:碱剩余、总胆红素、钙离子、总耗时、动脉氧分压、血液(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二氧化碳分压、血糖、收缩压、心率、器官衰竭、乳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体温、发绀,其中有8项重要特征与PRISM Ⅲ的指标重叠,分别是收缩压、心率、体温、瞳孔反射、神志状态、酸中毒、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血糖.利用决策树分别对新生儿和非新生儿两个数据集选择有高度影响的前15个医学特征,共有19项特征入选,其中新生儿与非新生儿的重要特征之间有8个差异项和11个重叠项.结论 机器学习模型可作为预测重症患儿院际转运风险的可靠工具.决策树模型具有较佳的性能,有助于识别影响院际转运风险的关键医学特征,提高重症患儿院际转运的成功率.

    院际转运重症患儿机器学习儿童死亡风险评分预测模型

    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对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早期预警价值

    郭志强蓝健邓一砾王晓川...
    698-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TcPO2/TcPCO2)监测在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早期风险预警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依次入住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监测患者在左侧卧位、仰卧位和右侧卧位时的TcPO2、TcPCO2.根据重症患者的Braden评分将入住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析TcPO2/TcPCO2监测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低危组(46例)和高危组(34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Braden评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的左侧卧位、仰卧位及右侧卧位的各时间点的Tc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除了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的第15分钟外,低危组和高危组的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其余各时间点的TcP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的左侧卧位、仰卧位及右侧卧位的各时间点的TcPO2/TcPCO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仰卧位时TcPO2、TcPO2/TcPCO2与Braden评分呈正相关(r=0.680、0.741);TcPCO2 与 Braden 评分呈负相关(r=-0.771).Braden 评分、TcPO2、TcPCO2和TcPO2/TcPCO2值均具有中等的诊断价值,其截断值分别为12.50分、41.48 mmHg、52.29 mmHg、0.91,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99、0.727、0.816 和 0.719,但 TcPO2、TcPCO2、TcPO2/TcPCO2值与Braden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PO2、TcPCO2和TcPO2/TcPCO2值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cPO2/TcPCO2监测对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早期风险预警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压力性损伤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Braden评分重症医学科

    早期肺部超声评估经鼻高流量氧疗对中重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价值

    沙俊陆胜邵杰杨晓...
    703-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早期肺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评估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对中重度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HFNC治疗的中重度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肺部超声动态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并根据HFNC治疗1周内的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HFNC成功组和HFNC失败组,对比两组患者HFNC治疗前0 h和治疗后12 h、24 h、48 h的LUS以及相关监测指标变化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肺部超声对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接受HFNC治疗的50例中重度ARF患者,其中HFNC成功组23例,HFNC失败组27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及治疗前0 h的LUS、氧合指数、休克指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US在24 h和48 h时HFNC失败组LUS均较成功组LUS升高(均P<0.001);HFNC成功组氧合指数较HFNC失败组在治疗后12 h、24 h、48 h升高(均P<0.05).两组休克指数差异在0 h、12 h、24 h及48 h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HFNC治疗失败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及48 h LUS升高均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将24h和48h的LUS分别进行ROC曲线分析,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991,截断值分别为22.5分和25.5分,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HFNC在中重度ARF患者的应用中,HFN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但在入院早期48 h内LUS>23分的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精准把握插管时间,提高患者呼吸支持舒适度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延迟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良预后.

    肺部超声评分经鼻高流量氧疗急性呼吸衰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发心肌炎、肌炎和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陶惠平邱敏珊沈利汉
    707-7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