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准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准医学杂志
精准医学杂志

双月刊

2096-529X

jzyxzz@126.com

0532-82911108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精准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查看更多>>《精准医学杂志》国内公开刊号为CN 37-1515/R,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杂志由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办。关注国内外精准医学学科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为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精准医学学科领域内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栏目设置主要有述评、专家论坛、专家笔谈、专题研究报道、论著、经验介绍、摘要、综述、生物医学工程、病例报告及热点论坛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RPC6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间质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刘丛聪张行健丁琳张瑶...
    377-382,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肾小管间质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照组(A组)和DKD组(B组)分别腹腔注射0。1 m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和10 g/L链脲佐菌素(后简称给药);DKD+生理盐水干预组(C组)和DKD+线粒体自噬激活剂干预组(D组)在B组基础上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10 mmol/L尿石素A;DKD+阴性对照慢病毒转染组(E组)和DKD+TRPC6敲降慢病毒转染组(F组)在B组基础上分别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慢病毒和TRPC6敲降慢病毒。测定各组小鼠给药后第12周时的全血空腹血糖(FBG)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PAS染色观察小鼠肾小管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MCP-1、TNF-α)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中TRPC6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RPC6、LC3B、P62、PINK1、Parkin相对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变化。将HK-2细胞分为高糖+TRPC6 siRNA+DMSO干预组(G组,TRPC6 siRNA转染+35。0 mmol/L葡萄糖+0。06%DMSO)和高糖+TRPC6 siRNA+线粒体自噬抑制剂干预组(H组,TRPC6 siRNA转染+35。0 mmol/L葡萄糖+12 μmol/L千层纸素A),RT-qPCR技术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IL-1β、MCP-1、TNF-α)mRNA的水平。结果 给药后第12周时,B组小鼠全血FBG水平、ACR、BUN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组织炎性因子mRNA水平及TRPC6、P6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t=2。77~13。61,P<0。05),肾组织 LC3B-Ⅱ/LC3B-Ⅰ 及 PINK1、Parkin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A 组(t=3。33~14。63,P<0。05),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减少;D组小鼠ACR、BUN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组织炎性因子mRNA水平及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t=2。40~23。50,P<0。05),肾组织LC3B-Ⅱ/LC3B-Ⅰ及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t=5。74~12。50,P<0。05),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增多;F组小鼠ACR、BUN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组织炎性因子mRNA水平及TRPC6、P6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E组(t=2。45~7。09,P<0。05),肾组织 LC3B-Ⅱ/LC3B-Ⅰ 及 PINK1、Parkin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E 组(t=7。91~13。18,P<0。05),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增多;H组细胞的炎性因子mRNA水平显著高于G组(t=5。40~7。27,P<0。05)。结论 TRPC6可通过上调自身表达,抑制肾小管细胞线粒体自噬,从而加重DKD小鼠的肾小管间质炎症。TRPC6抑制药物有希望用于DKD治疗。

    糖尿病肾病TRPC阳离子通道线粒体自噬肾炎,间质性疾病模型,动物小鼠,近交C57BL

    基于细胞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及其应用价值

    卿功荆雪江月萍
    38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细胞铁死亡相关的基因构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中获取PDAC及正常胰腺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PDA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等临床资料,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细胞铁死亡相关基因资料。通过R软件筛选PDAC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PDAC患者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通过该风险评分模型将TCGA数据库中PDAC病例分为高、低风险两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比较两组患者OS。通过CCK-8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验证该风险评分模型中细胞铁死亡关键基因与PDAC细胞铁死亡间的关系。结果 成功构建了由SLC6A14、DKK1、KRT19、AURKA、EMP1、ANXA2、LGALS3 7个细胞铁死亡相关基因构成的PDAC患者预后风险评分模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低风险组患者的OS显著长于高风险组(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PDAC细胞系中AsPC-1及BxPC-3细胞AURKA敲降组第3~5天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t=4。57~12。84,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AsPC-1及BxPC-3细胞的AUR-KA敲降组细胞中AURKA、SLC7A11、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t=4。22~11。79,P<0。05)。结论 AURKA基因的下调可能通过促进PDAC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导致PDAC的发生发展,基于细胞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模型对PDAC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癌,胰腺管铁死亡基因表达回归分析预后计算生物学数据库,遗传学

    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5~10mm胃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杜新菊刘福国路艳艳李秀华...
    389-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5~10 mm胃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2022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5~10 mm无蒂胃息肉并行胃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共161例(息肉313枚),依据切除术式不同分为CSP组88例(息肉162枚)和圈套器热切除术(HSP)组73例(息肉151枚)。分析两组患者胃息肉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即时出血率、术中钛夹使用率、迟发出血率、胃迟发穿孔率、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各项炎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胃息肉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即时出血率、迟发出血率、胃迟发穿孔率及术后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SP组患者术中钛夹使用率显著低于HSP组(x2=13。482,P<0。05)。结论 CSP治疗5~10 mm胃息肉与HSP同样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息肉胃镜检查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肝移植患者供肝质量及术后EAD发生的评估价值

    杨山褚夫娟张迪吴晓冬...
    393-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对肝移植患者供肝质量及术后早期同种异体移植物功能障碍(EAD)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我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受者58例,根据受者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将其分为EAD组和非EAD组。收集两组受者肝移植术前相应供肝常规超声检查及RTE测量结果、肝移植术前术后受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术前MELD评分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比较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相关因素的判断效能。结果 EAD组受者的供肝肝纤维化指数(LF Index)、术前MELD评分显著性高于非EAD组(t=4。822、2。9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者肝脏LF Index>1。645是受者肝移植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供肝LF Index预测受者术后EAD发生的AUC为0。840,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73。2%,截断值为1。645。结论 供肝肝移植术前LF Index高是受者肝移植术后发生EAD的危险因素,术前通过RTE测量供肝LF Index对供肝质量的评估及受者EAD发生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肝移植弹性成像技术肝硬化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Logistic模型危险因素敏感性与特异性

    经支撑喉镜下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刘敬邓蔚杨长亮李皓谆...
    397-399,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环杓关节脱位患者10例,均经全麻支撑喉镜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进行治疗,对其病因、手术时机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一次性复位成功,1例复位两次后好转,1例复位无效。结论 经支撑喉镜下杓状软骨拨动术是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且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关节脱位杓状软骨喉镜检查诊断,鉴别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经验学习

    股骨颈内固定系统与关节置换术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效果比较

    曲强崔鹏飞文章坤王昌耀...
    400-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股骨颈内固定系统(FNS)与关节置换术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的96例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FNS组39例和关节置换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人院及手术相关资料、术后12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与FNS组比较,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加(t=9。27,t'=92。81,P<0。05),但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可负重时间显著提前(t=14。61、23。21,P<0。05)。两组患者随访12月时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FNS组和关节置换组患者中分别有5、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能够缩短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实现患者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假体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以使患者更大获益。

    股骨颈骨折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骨折固定术,内PauwelsⅢ型治疗结果

    基于CT、MRI影像特征等对四肢伴明显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骨巨细胞瘤与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诊断的价值

    刘建辉王得志崔久法徐文坚...
    404-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MRI影像特征等对四肢伴明显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urs with prominent aneurysmal bone cysts,GABCs)和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primary aneurysmal bone cysts,PABC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四肢GABCs和21例PABCs患者的CT和MRI影像特征,并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两组不同指标间差异,并计算两组患者的年龄、包块横径/纵径比、软骨下骨受累、病变边缘深分叶、包块周围血管影对GABCs及PABC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包块横径/纵径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956、-2。985,P<0。05),两组患者的软骨下骨受累的比例、病变边缘深分叶的比例、包块周围血管影的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包块横径/纵径比、软骨下骨受累和病变边缘深分叶对GABCs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5。0%、65。0%、68。0%和80。0%,特异度分别为81。0%、66。7%、81。3%和61。3%。相反,包块周围血管影诊断PABCs的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5。0%。结论 CT和MRI影像特征中的软骨下骨受累、病变边缘深分叶、包块横径/纵径比高低以及包块周围血管影及患者年龄高低对GABCs和PABCs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巨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鉴别

    银杏内酯B对脂肪肝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黄希健赵金鑫罗礼键刘欢...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B对脂肪肝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的C57BL/6J雄性小鼠共25只,分为假手术组(开腹后缝合)、模型组(阻断肝中、左叶血流1 h后再灌注6 h)、银杏内酯B组(25 mg/kg银杏内酯B腹腔注射2次后同模型组处理)、GW9662组(1 mg/kg GW9662腹腔注射2次后同模型组处理)、GW9662+银杏内酯B组(25 mg/kg银杏内酯B+l mg/kg GW9662混合溶液腹腔注射2次后同模型组处理)。给药并行手术后6 h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Bax、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脂肪化程度,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坏死程度。结果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肝脏脂肪化程度已达脂肪肝水平。血清酶学检测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组、GW9662+银杏内酯B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银杏内酯B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GW9662+银杏内酯B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组小鼠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及GW9662+银杏内酯B组(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组小鼠肝组织Bax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Bcl-2、PPARy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及GW9662+银杏内酯B组(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可通过上调肝组织PPARy水平以减轻脂肪肝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损伤脂肪肝银杏内酯类PPARγ疾病模型,动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Ninj1、IL-1β及PGP-9.5的表达及意义

    赵丽李玉英王蕾焦今文...
    413-416,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 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行妇科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EMT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40例为A组,并获取其中20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为B组,收集同期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C组。根据有无痛经将A组分为痛经亚组与非痛经亚组,每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B、C组内膜组织中Ninj1、IL-1β及PGP-9。5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组与C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t=-4。184,P<0。05);与C组相比,A、B组内膜组织中3种蛋白阳性表达构成比均明显升高(x2=4。286~19。394,P<0。05),与B组相比,A组内膜组织中3种蛋白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升高(x2=4。149~5。272,P<0。05)。痛经亚组内膜组织中Ninj1与PGP-9。5蛋白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非痛经亚组(x2=8。533、11。905,P<0。05)。A组内膜组织中Njnj1与PGP-9。5、IL-1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3、0。628,P<0。05)。结论 Ninj1、IL-1β及PGP-9。5在异位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比例较高,可能参与EMT的发生与发展;痛经亚组内膜组织中Ninj1与PGP-9。5蛋白的阳性表达构成比高于非痛经亚组,可能与EMT疼痛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黏附分子,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β神经组织蛋白质类痛经

    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植入剂Ozurdex?对不同OCT分型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王一博孟旭霞刘鹏辉杨静...
    417-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Ozurdex®对不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眼科行眼底检查并确诊为难治性DME患者38例(41眼),根据不同OCT特征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型(DRT)组、囊样黄斑水肿型(CME)组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SRD)组,对所有患眼按需行玻璃体腔内注射Ozurdex®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和OCT检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BCVA、黄斑中央厚度(CFT)及外界膜(ELM)完整性、椭圆体带完整性及高反射灶(HRDs)数量。结果 治疗后第1、3、6个月,三组患者BCV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F组内=15。334~42。187,P<0。05);DRT、CME组治疗后第3个月CFT较治疗后第1个月显著降低(F组内=4。009、7。946,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CFT均显著低于治疗后第6个月(F组内=5。591~12。498,P<0。05)。治疗后第1、3、6个月,三组患者间△ BCVA、△CFT相比均有显著差异(F组间=7。020~20。553,P<0。05),其中SRD组改善最明显,其次为CME组,DRT组改善最小。三组患眼各时间点HRDs数量分段患眼构成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每组患眼治疗后第1、3、6个月HRDs数量分段患眼构成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H=23。645~39。117,P<0。001)。所有患眼治疗后第6个月ELM及椭圆体带完整的患眼数量较治疗前增加(x2=15。814、8。264,P<0。05)。结论 Ozurdex®可持续缓解不同OCT分型难治性DME患者黄斑水肿,明显改善其视功能,减少炎症物质产生,其中对SRD患者的改善尤为明显。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注射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