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勘察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勘察科学技术
勘察科学技术

杨书涛

双月刊

1001-3946

kckxjs@126.com;kckxjs@163.com

0312-3020887;3094054

071069

河北保定市东风中路1285号

勘察科学技术/Journal Site Investig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勘察科学技术》是由冶金勘察研究总院主办的学术—技术类双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地质文摘引用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科技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主要栏目有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工程测量及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物探、岩土测试、工程检测及地下管网探测等专业的科研成果、生产经验、工程实录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岩土工程及勘察的广大科研、设计、施工、监理、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学生阅读、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饱和土边坡在相对高吸力条件下与降雨相关的渗透行为特征

    贾豫蓉邵云海李育红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根据双渗透模型,将孔隙发育的土壤在相对高吸力条件下的吸水和排水过程中体积含水率和孔隙压力的变化分为大孔隙和基质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开始时体积含水率低于土壤持水量且孔隙压力低于相应值的区域,计算了土壤持水量最大值处基质流的临界排水曲线;沿临界排水曲线状态下的吸水排水过程与测试曲线相对应.此外,当大孔隙流动发生时,体积含水率和孔隙压力的分布变得极不均匀,即使将测量仪器数值设置为0.4m的间距,计算出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压力的同步性也被损坏,在研究测量结果时必须考虑测量间隔的影响.

    原位试验不饱和度降雨孔隙土水特征曲线

    感潮河岸潜流带非饱和土水分运移实验模拟研究

    周念清乙东泽蔡奕周宇鹏...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岸潜流带是河流系统与岸滩地下水系统的过渡带,系统之间不断通过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来维系河流的生态健康.为了探讨感潮河岸潜流带水分运移特征和变化规律,该文以感潮河岸潜流带为原始模型,设计了一套模拟实验装置,通过测定不同波幅条件下不同渗透性土体含水率变化和基质势大小,研究河水水位波动幅度和沉积物渗透性对岸滩潜流带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感潮河流潜流带非饱和土含水率对河道水位波动的响应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水分运移具有显著的垂向和横向差异性,且非饱和土中水分迁移受潮汐驱动的河道水位波动幅度、沉积物类型及土水特征滞后性的影响显著.

    感潮河流潜流带非饱和土水分运移滞后性

    欢迎订阅《勘察科学技术》

    13页

    承压含水层完整井降水回灌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赵刚马健韩玉珍于天飞...
    14-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承压含水层降水回灌水位线方程,推导得出降水回灌相互耦合作用下,承压含水层水量理论求解公式.并通过数值分析与公式计算对比,分析了公式精度和适用范围,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给出了承压含水层一体化降水回灌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降水回灌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水量计算

    基于自由设站与导线传递结合的多测站基准网建网与复核方法

    吴乃龙陈状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介绍了常见的基准网组建方法存在的缺陷,针对地铁隧道内监测区域较大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设站与导线传递结合的多测站基准网组建方法,并以福州地铁 6 号线保护性监测工程为例,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其坐标中误差均小于 2mm,满足规范要求,对城市地铁等地下工程建设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基准网稳定性分析自由设站法长区间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杨杰赵磊李凯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振冲碎石法作为一种环保的地基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下软土地基,该方法在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该文主要分析了振冲碎石桩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桩体动探击数-密度-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桩体抗剪强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密实电流、施工顺序是影响碎石桩成桩密实度和均匀性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桩体重型动探击数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现场试验得到其抗剪强度,便于对岸坡整体稳定性的定量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借鉴.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稳定性

    山西沁水管道某滑坡变形特征及预警分析

    刘振新李金朋桂名薇李行...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滑坡变形特征分析及预警的准确评价,该文以沁水县晋侯三期JP11+100 处管道滑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先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再通过累计变形判据、速率变形判据和加速度判据综合开展滑坡预警分级研究.实例分析表明:滑坡不同位置处的累计变形虽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变形特征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且4 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亦不一致,其中,有1 个监测点预警等级为Ⅱ级,其余均为Ⅲ级,得出滑坡综合预警等级为Ⅲ级,因此,该管道滑坡的治理必要性较强,建议尽快开展该滑坡的防治处理.

    滑坡变形特征分析变形预测预警分级

    滑坡倾角对安全系数及下滑推力的影响规律分析

    朱有禄刘海亭
    34-3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某地杏树沟滑坡工程为例,在对滑坡各要素及变形特征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的滑壁倾角、滑壁与紧邻滑面夹角、剪出口位置的滑面倾角为基准,以单因素的角度变化计算滑坡的安全系数和剩余下滑力数值,以此分析各角度变化对滑坡安全系数和剩余下滑力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的影响系数,对准确识别滑坡和治理工程设计抗滑桩支挡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滑坡倾角推力规律

    某弱胶结含砾砂岩地基承载力取值探讨

    李守明张鑫全王猛曾洪贤...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对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基础的勘察,针对该桥基底普遍分布的第三系半成岩层中的弱胶结含砾砂岩,分析了规范中对半成岩地层地基承载力取值的局限性.基于现场原位试验及现有理论和经验,综合对比了多种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结果.归纳了第三系半成岩地基承载力的综合取值方法,对规范中其取值提出了经验补充方法,即对半成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中密角砾的范围提高10%或按密实砾砂进行取值.

    半成岩地基承载力锚碇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大跨径双索塔斜拉桥运营期GNSS动态形变特征分析

    邢丹丹刘志强岳东杰张强...
    44-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桥梁运营年限的增加,其结构性能退化、索力松弛、基础沉降等引起的永久形变及长期性能变化是当前大跨径桥梁运营安全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以苏通大桥为例,采用连续准静态处理模式法获取 16 个关键部位GNSS高精度动态形变结果,分析了2021~2022 年日常运营期不同监测断面三维位移特征,包括连续位移幅值变化及温度相关性、同时段不同监测点位移差异、监测点位移分布及月度均值变化、周日可恢复性等,对比了两次半幅封闭集约化养护施工期间上下游跨中监测点平面和高程变化受施工影响情况.相关结果可为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结构安全监测、长期性能分析、科学管养等提供参考.

    大跨径斜拉桥GNSS形变监测连续准静态处理模式经验模态分解位移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