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与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贾国相

双月刊

1001-5663

1363347932@qq.com 769469157@qq.com

0773-5839564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2号

矿产与地质/Journ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1986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现已出版17卷94期。《矿产与地质》紧密围绕办刊宗旨,及时准确报道有色金属行业动态,围绕期刊所开辟的栏目,报道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科研进度及最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次荣获广西区优秀科技期刊,二次荣获有色金属工业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砂矿勘查中基本分析项目与地质品位的确定——讨论及建议

    阚靖赵京涛宋维宇黄龙...
    939-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分析项目与地质品位的确定是金属砂矿勘查中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对我国金属类砂矿开发与利用产生直接影响.我国现有砂矿地质品位确定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性,模糊性或矛盾性,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讨论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多年来滨浅海金属类砂矿调查经验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介绍目前勘查中砂矿品位的主流表示与计算方法,分析其优缺点,继而提出面向新一轮找矿突破要求的改进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金属砂矿勘查品位确定应遵循与时俱进、正确对待误差、综合评价原则,并寻求勘查成本与勘查风险的最佳结合点.建议不采用传统重矿物淘洗+鉴定方法作为基本分析获得矿物品位,推荐视勘查阶段、勘查主要目的、勘查类型灵活选用重矿物含量(THM%)测定、化学分析法换算、自动矿物分析(如MLA)3种方法作为基本分析项目.圈定矿体的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可直接利用"重矿物含量"或采用"综合圈矿指标".应选取重点研究区,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与验证,同时对砂矿勘查技术规范体系相关内容进行广泛深入讨论,寻求共识,以求加快补充修订.

    金属砂矿滨海砂矿重矿物基本分析项目地质品位

    残差分析在河南嵩县庙岭金矿模型验证中的应用研究

    王哲赵战锋
    949-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差分析是通过分析已知值与预测值之差来检验模型准确性的统计学方法.本文以河南省嵩县庙岭金矿为例,对矿体块模型进行残差分析,用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收集矿区勘查工程分析数据,构建钻孔三维模型、矿体实体模型和块模型.其次,利用剖面观察验证、整体分布验证和切片验证等方法对矿体块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最后,利用残差分析的方法对矿体块模型进一步验证.勘查工程数据和块模型的残差分析显示,残差平均值为-0.049× 10-6,直方图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值处于累计分布50%附近,说明矿体块模型精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同时,残差均值为负数,偏态系数为0.231,直方图负值位置偏高,累计分布中负值25%处和对应的正值没有对称分布,宽度大于正值,显示模型估值仍存在不足.为进一步优化模型,依据勘查工程样品空间的分布特征,设置6套不同的估值参数进行实验,并分别对比残差平均值、偏态系数和直方图形态,使建模估值参数达到最优.

    残差分析模型验证块体模型模型优化庙岭金矿

    剖面法与三维建模方法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差异分析——以印尼某金矿为例

    汪昌亮肖小高徐萍
    959-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源储量估算中,剖面法与三维建模方法处于并行使用的状态.本文选取印度尼西亚某金矿床资源量估算实例,对几何法中的剖面法和三维建模法资源量估算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两种方法产生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主要的误差存在于投影、体积、地形、夹石剔除及品位计算等方面.

    资源量估算剖面法三维地质建模法印尼金矿

    吉林省云峰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安玉伟李春成杨力烽李富强...
    967-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峰岩体分布于吉林省东部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鸭绿江断裂成矿带内,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类.对云峰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锆石U—Pb测年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资料表明,岩石侵位年龄为(120.9±1.8)Ma,属于早白垩世(晚于鸭绿江断裂活动时间).云峰钾长花岗岩富SiO2、K2O、贫Al2O3,富集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Sr等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亏损明显,属于典型非造山带A型花岗岩.岩浆来源较浅且以壳源物质为主,表明地层可能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欧亚板块碰撞影响,具有强烈的碰撞伸展构造背景,断裂带附近局部发生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过程,岩浆沿已形成的断裂通道上升并冷凝成岩.

    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早白垩世鸭绿江断裂云峰岩体吉林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判别隐伏陷落柱特征研究——以梧桐庄五采区井田为例

    袁增翔索林娜
    975-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梧桐庄井田的煤系地层中发育有较多隐伏陷落柱,它们易导致奥陶系灰岩水的涌入而发生多次突水事故.为探明梧桐庄井田五采区发育隐伏陷落柱的分布规律,避免工作面误揭露隐伏陷落柱导致矿井水害发生,本文通过测区整体采用"两宽一高"设计,使用时频空间补偿法和全三维处理质量监控法进行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结果表明,梧桐庄井田五采区西南中部方向存有3个隐伏陷落柱异常体大致呈串珠状NE向分布,基本与F1断层走向一致.

    高密度三维勘探隐伏陷落柱时频空间补偿法全三维处理质量监控法梧桐庄

    印尼北马鲁古省某红土型镍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靶区优选

    李杰
    983-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土型镍矿因探明储量多和易开采的特点成为全球镍开发利用重点.本文以印尼北马鲁古省哈马黑拉岛北部某红土型镍矿为研究对象,通过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5处Ni、Co、Cr、Cu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基础上,开展异常查证,进而圈定找矿靶区.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成矿元素垂向分带性(5个分带),分布的成矿元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强风化残余型红土中最为富集.

    红土型镍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成矿元素分带性北马鲁古印尼

    "双碳"背景下漓江流域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谢廷勇郭尚其陶悦廖建雄...
    990-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是"双碳"背景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方向.以兴安县川江、斧子口水利枢纽工程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探讨该工程的生态修复工程及其碳汇和增汇管理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边坡生态修复、土壤配制、植物选配、养护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提高废弃采石场土壤碳汇量并促进林草植被的高效生长,减少区域水土流失;加强土壤修复可以减少碳汇损失.减少生态修复过程可计量碳汇量提升、生态修复及后期管理中碳损失,可以实现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碳汇提升最大化.

    "双碳"生态修复综合利用废弃采石场

    气量法测定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的方法改进

    黄环王朝晖谷娟平何金洋...
    996-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简化测定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的方法流程,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气量法装置,用于批量化测定土壤中的碳酸盐含量.该方法将土壤样品置于带有搅拌子的锥形瓶中,通过真空泵对整个脱气装置抽真空至-0.1 MPa,并继续抽真空3 min,随后缓慢加入10 mL盐酸溶液并启动搅拌器.样品中的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通过管路经盛水的脱气管进入脱气管上端,当脱气管中的水柱不再变化,通过反应瓶上端的管路将水注入反应瓶及脱气管中,二氧化碳气体被驱赶至脱气管上端,通过注射器抽取并记录气体体积,将记录的体积换算成碳酸钙含量.本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并通过回收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为1.42%~4.46%,回收率为97.3%~101.0%,且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和重现性好.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分析效率高,适用于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气量法碳酸盐脱气装置抽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