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陈炳炎

双月刊

1000-6532

kczl@chinajournal.net.cn

028-8559232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

矿产综合利用/Journal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矿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1992-2000年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产资源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研究及成果介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矿反浮选回水体系中难免离子对浮选行为的影响

    周兴杰梁欢朱倪胡大勇...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氟磷灰石及白云石在反浮选酸性介质中易溶解出Ca2+及Mg2+,并在回水循环过程中存在"累积效应",对浮选指标造成不良影响.本实验以氟磷灰石、白云石及石英三种单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循环次数的回水对三种单矿物浮选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H值为5,循环次数达到3次后,白云石与氟磷灰石回收率差值由72.21%降低为64.19%,石英的回收率基本维持10%左右;而循环次数达到5次时,白云石与氟磷灰石回收率差值略微回升为69.74%,石英的回收率略微降至11.22%.本研究通过测定回水循环体系下离子溶出量、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以及矿物表面的离子吸附量等分析手段,揭示了不同循环次数的回水中溶解离子对三种单矿物的作用机理.

    矿业工程氟磷灰石反浮选回水难免离子

    FeCl3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研究

    胡谦刘然赵俊吕庆...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实验采用浸渍法,以FeCl3作为改性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其脱硫能力.实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改性溶液浓度的增加,活性炭表面附着的Fe2O3随之增加,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降低,平均孔径增加;随着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炭表面附着的Fe2O3数量持续增加,焙烧温度超过300 ℃时,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出现烧结现象,降低改性活性炭的脱硫性能;随着反应温度升高,FeCl3/AC-0.15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再降低.当FeCl3改性溶液浓度为0.15mol/L,焙烧温度300 ℃,反应温度为60 ℃时,改性活性炭的脱硫效率最高.

    环境工程活性炭改性脱硫浸渍法

    水淬硅锰渣的机械粉磨特性

    邢质冰韩凤兰李茂辉杨保国...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根据机械力化学原理,采用振动磨的方式对水淬硅锰渣进行粉磨,通过研究粉磨时间对水淬硅锰渣粉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活性评价等影响,并使用比表面积和激光粒度分析仪、XRD和SEM等表征方法对水淬硅锰渣粉的比表面积、粒径分布、难磨物相和颗粒形貌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的水淬硅锰渣粉作掺合料对地聚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延长,硅锰渣粒度分布逐渐左移,颗粒粒径逐步细化,石英相逐渐向无定形结构转变.从成本角度考虑,当粉磨时间为25 min、比表面积为1.8281 m2/g时作粉煤灰地聚物掺合料时,28d抗压强度可达26.79 MPa.并确定出难磨物相为直锰辉石晶体结构,以及不同的含锰物相.

    矿物加工工程水淬硅锰渣颗粒粒径抗压强度

    沥青炭包覆对球形石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刘淮亮张凌燕邱杨率丁大发...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材料领域的论文.通过沥青包覆球形晶质石墨和炭化处理制备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系统探究了沥青软化点对沥青炭化包覆球形晶质石墨负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炭化包覆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一层无定形炭,改善了球形晶质石墨的表面形貌,但未改变其晶体结构;高沥青软化点包覆后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温度为280 ℃条件下,经过3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没有明显的衰减,容量保持率为85.07%,比未处理的试样提高了 4.74%.

    矿物材料锂离子电池沥青球形晶质石墨电化学性能

    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实验

    李松良刘荣荣张伟东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高岭土对含有Cu2+和Pb2+污水吸附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高岭土掺量和pH值作用下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并分析了高岭土对Cu2+和Pb2+共同吸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高岭土吸附金属Pb2+离子的效果要好于高岭土吸附金属Cu2+离子的效果.结合实验结果和经济效益而言,在初始浓度为200mg/L,pH值为6、温度为30 ℃,高岭土掺量为1.5 g,吸附时间为2.0 h时,高岭土对金属Pb2+和Cu2+离子的吸附效果较优,其中金属Pb2+离子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56.38、56.22、58.76、35.75、和 42.42 mg/g,金属 Cu2+离子的吸附量 45.99、47.45、47.27、25.26、22.52 mg/g.整体上,高岭土对共同吸附金属离子(Cu2+、Pb2+)的吸附量要小于单一离子的吸附量,这是由于两个金属离子在吸附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对方的吸附过程.Langmuir模型对实验曲线的拟合度要远远高于Freundlich模型对实验曲线的拟合度,这就说明了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加适用于高岭土吸附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变化规律,进而证明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属于表面吸附,被吸附的重金属离子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环境工程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高岭土掺量pH值等温吸附模型

    纳米气泡浮选细粒煤的效果及机理

    郭思瑶董红卫赵通林张明泽...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本研究通过改变浮选捕收剂的用量、起泡剂的用量、给矿速度和充气量等可控因素,针对细粒煤在有纳米气泡和常规气泡条件下进行了浮选柱对比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纳米气泡对细粒煤的回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气泡能够有效提高超细煤颗粒的回收率,保持产品灰分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省约1/2药剂的用量.此外,较低的充气量条件下,浮选体系中引入纳米气泡依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分选指标.纳米气泡能够优先吸附在疏水颗粒表面使得细颗粒煤团聚成较大的颗粒,增强了气泡与煤颗粒的碰撞概率从而达到强化浮选的效果.

    矿物加工工程纳米气泡浮选浮选柱机理

    锂渣物化特性及其碱激发制备人造集料实验

    邹周宋亮谢晓东侯璐璐...
    199-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伴随着我国锂矿冶炼规模增长,锂渣产量逐年增加,其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日趋凸显.为探明锂渣的物化性能及其作为胶凝材料制备人造集料的潜力,首先通过实验表征了宜春市锂云母锂渣和澳大利亚锂辉石锂渣的组成和性能,并分析其对碱激发性能的影响.其次,以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采用圆盘冷造粒法制备了两种锂渣人造集料,并测试了其抗压强度.最后,通过玻璃电极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实验论证了人造集料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锂云母锂渣的物化性质较锂辉石锂渣更适合用于碱激发制备人造集料,所制得的人造集料强度更高,液体浸出物也不具有环境危害性.

    陶瓷及复合材料锂云母锂渣锂辉石锂渣碱激发人造集料

    贵州某钡渣酸浸渣浮选实验

    李德伟代文治李杰李嘉欣...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钡渣为有毒固废,大量钡渣堆存严重危害环境且对国土资源造成巨大浪费.酸性浸出钡渣中酸溶钡是钡渣无害处理及回收钡最佳途径之一.论文采用浮选工艺回收富集钡渣酸浸尾渣中硫酸钡,以期实现综合回收钡渣中钡资源.浮选回收钡渣酸浸渣实验研究,在碳酸钠用量2000 g/t,硅酸钠用量500 g/t以及油酸钠用量3000 g/t的条件下,通过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两次扫选的浮选闭路流程,获得重晶石精矿品位85.38%、回收率69.35%的浮选指标,精矿产品达到工业生产碳酸钡用料重晶石标准.

    矿物加工工程钡渣酸浸渣浮选重晶石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