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陈炳炎

双月刊

1000-6532

kczl@chinajournal.net.cn

028-8559232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

矿产综合利用/Journal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矿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1992-2000年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产资源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研究及成果介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掺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和微观结构性的影响

    杨琼李悦
    67-7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采用不同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阻率、抗压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不同铁尾矿掺量和不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了同时掺加不同比例铁尾矿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和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极大值.而粉煤灰掺量比例越大、铁尾矿掺量比例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就越差,故在实际制备混凝土时应该采用大掺量铁尾矿砂、少掺量粉煤灰的配合比.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在同一水化时间作用下铁尾矿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也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这说明了掺加铁尾矿和粉煤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随着铁尾矿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孔径分布曲线峰值点对应的孔径值也是不断增大的,但是增大的幅度却越来越小.

    陶瓷及复合材料抗渗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速率总放热量孔径分布

    钢渣细度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

    靳晶何文飞李志强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研究以不同粒径的钢渣粉为掺合料,制备了 C30混凝土,研究了钢渣粉粒径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孔隙主要集中在100~1000nm,且孔的数量随着钢渣粉的细化而不断减少,其10~100 nm左右的孔隙随着钢渣的细化而增多.钢渣的掺入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钢渣不断细化,混凝土的7、28及56 d抗压强度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56d抗压强度由50.4 MPa降低到了 37.8 MPa又不断增加到40.32、42.84、45.36及48.4 MPa,随着钢渣细度由23.1 μm不断减小到16.8、12.2、10.1、4.2 μm钢渣活性由75%增加到了 96%.冻融循环100次后,未掺钢渣组的混凝土质量损失为7.6%,当掺入30%钢渣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减弱,随着钢渣细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断增强,当细度为10.1、4.2μm时其质量损失降低到了 7.4%及6.1%.钢渣的掺入能够促进混凝土对CO2的固化封存能力,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渣越细混凝土抗碳化能力越强.

    陶瓷及复合材料钢渣工作性耐久性孔隙率

    活化煤废料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冯娜崔自治李永琴袁飞...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探索煤废料替代水泥进行混凝土制备的可行性,利用活性化处理的煤渣粉和煤矸石粉按照0、10%、20%、30%和40%的比例替代水泥进行混凝土试样的制备并对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抗压和抗折强度进行测试,同时耐高温性能实验,结果证明:随着替代比的增加,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先增后减;煤废料的较优替代比为20%~30%.活化煤渣粉试样的早期强度增长率大;而活化煤矸石粉试样的长期强度增长率较大.当水灰比=0.45时,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后减,在100℃时达到极大值;当水灰比=0.5时,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活性煤渣粉试样界面区域的水合胶结构较最多,对照组次之,活化煤矸石粉试样较少.随着温度升高,试样表面的孔隙和裂缝明显增多且破坏面的破碎程度逐渐加剧.

    陶瓷及复合材料混凝土煤废料坍落度强度耐高温特性

    铁尾矿混凝土力学性质及耐久性

    龚新亚刘颖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铁尾矿混凝土在受硫酸钠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开展了受硫酸钠溶液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抗氯离子侵蚀实验、抗冻实验和水化特性实验,分析不同铁尾矿掺量、干湿循环次数、溶液浓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尾矿掺量为30%、干湿循环次数为60次和硫酸钠浓度为5%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较小而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较大.随着铁尾矿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冻性能越好,水化反应放热量不断减小.

    陶瓷及复合材料铁尾矿干湿循环次数质量损失率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水化反应

    贵州某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研究

    陈漫郜林丽侯凤陈鹏...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探索玄武岩纤维耐酸碱腐蚀性,分别利用3mol/L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有无浸润剂的玄武岩纤维,并测试了纤维的质量损失率、断裂力保留率及纤维表面SEM.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在硫酸溶液浸泡下,有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1.42%增加到7.33%,断裂力保留率由95.34%降至66.49%,无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3.69%增加到9.40%,断裂力保留率由88.39%降至53.64%;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下,有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0.40%增加到5.41%,断裂力保留率由97.37%降至79.82%,无浸润剂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率由1.50%增加到7.08%,断裂力保留率由93.42%降至69.85%;酸碱腐蚀均造成纤维质量损失,增加纤维表面缺陷,降低纤维断裂力,且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比氢氧化钠溶液,对所用玄武岩纤维的腐蚀更严重.浸润剂对纤维具有保护作用,能减缓酸碱对纤维的腐蚀.

    陶瓷及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质量损失率断裂力保留率表面特性

    C-CNF表面改性电气石及其分散稳定性

    庞宝宝胡应模张震崔奎...
    100-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电气石具有自发极化效应、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负离子释放等效应被广泛应用.为了增加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改善其在水性涂料中的使用性能,本实验采用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CNF)对电气石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C-CNF的添加量为2 g、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 h、固液比为1∶5时,改性电气石的性能达到较佳值,其浊度达到1361 ntu,接触角达到了 53°.通过对改性电气石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C-CNF成功接枝到了电气石表面,改性电气石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较大的提升.

    矿物加工工程电气石表面改性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分散稳定性

    强吸附预脱水对蒙脱石有机凝胶脱水能耗的影响

    刘宇航任子杰席奂高惠民...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蒙脱石有机凝胶是一种触变性凝胶,一般采用湿法工艺生产,需经喷雾干燥获得凝胶产品,但因喷雾干燥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干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进行降低脱水过程能耗的研究意义重大.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能耗预脱水工艺,预先在脱水池内充填比表面积大、吸水性能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然后将蒙脱石有机凝胶注入其中,充分搅拌,达到预脱水目的,再经喷雾干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凝胶产品.对预脱水流程设计专用工艺,并通过热量计算比较了经过预脱水过程及未经预脱水过程喷雾干燥的能量消耗.结果表明,经过预脱水工艺后比现有工艺节能约58%.

    陶瓷及复合材料膨润土蒙脱石有机凝胶矿物加工喷雾干燥热力计算

    石墨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

    王涛韩士斌鞠成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石墨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在化工、电气等行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国防、高技术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由于石墨矿开采的同时会伴随遗留大量尾矿,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目前石墨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对石墨尾矿大量堆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助于其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矿业工程石墨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

    某锌矿中锌及稀散元素镓、锗的赋存状态

    张莉莉李波梁冬云蒋英...
    118-12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工艺矿物学领域的论文.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对国内某锌矿石中锌及伴生稀散元素镓、锗的赋存状态和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锌矿石中含Zn4.87%、Ga4.10g/t、Ge 59.00 g/t,未发现稀散元素镓、锗的独立矿物,镓、锗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从该矿石中分选闪锌矿(包含异极矿),锌、镓、锗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95%、56%、93%左右.少部分微细粒状胶态闪锌矿不易获得解离,易损失于尾矿中,对锌的回收率有一定影响.

    工艺矿物学锌矿稀散元素镓锗MLA赋存状态

    磷化工副产物磷铁渣绿色循环真空脱硅

    白倩荆碧李秋霞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绿色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渣,本文对磷化工副产物磷铁添加CaO进行脱硅热力学计算并开展实验研究.在温度为900~1700 K范围内,SiO2和CaO的摩尔比为1∶1~3时,反应生成CaO·SiO2、2CaO·SiO2、3CaO·SiO2和3CaO·2SiO2的△GT值均小于0,说明添加适量的CaO可以脱除磷化工副产磷铁中的SiO2.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压力为10~40 Pa,温度为1573 K时,加入适量氧化钙,使原料磷铁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的摩尔比为1∶1,得到的上层产物主要是以硅酸盐Ca2SiO4、Ca3SiO5的形式存在,下层产物主要以Fe2P存在,脱硅磷铁经检测ω(Si)<0.07%,可以作为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前驱体,为磷铁绿色循环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冶金工程磷铁渣脱硅金属磷化物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