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陈炳炎

双月刊

1000-6532

kczl@chinajournal.net.cn

028-8559232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

矿产综合利用/Journal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矿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1992-2000年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产资源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研究及成果介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某选冶厂原生金矿全泥氰化浸出实验

    陈艳波李光胜朱幸福许青...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某选冶厂处理原生矿和氧化矿两种金矿石,原生矿采用常规浮选工艺处理,浮选精矿金回收率85%左右,外售至省外冶炼企业氰化浸出;氧化矿采用搅拌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载金炭解析电积-金泥熔炼铸锭工艺处理,产出金锭外售,金选冶总回收率90%左右.目前,随着开采深度加深,矿石性质发生变化,氧化矿矿量逐渐降低,原生矿矿量逐渐增加,使浮选系统来矿量过大,浸出系统处理量不足,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此,企业考虑将浮选系统处理不了的原生矿混入现有氧化矿全泥氰化浸出系统,增加企业金锭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使现有全泥氰化浸出系统能够浸出原生矿,基于现场调研,针对原生矿开展了磨矿细度、药剂用量、溶氧量条件实验,并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碱浸预处理实验、混合氧化矿浸出实验.基于这些实验研究结果,给生产现场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和措施.

    冶金工程原生矿氧化矿全泥氰化浸出碱浸

    低品位硼镁矿机械活化特性

    晁庆阳史培阳刘宇哲刘承军...
    145-15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本文通过SEM-EDS、XRD、FT-IR、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对机械活化后的硼镁矿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硼镁矿的晶体结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变,由规则有序的晶态结构向无序的非晶态结构转变.矿粉粒度分布受机械力的影响作用较大,在球磨机转速200 r/min和球料比10:1的实验条件下,较佳活化时间为6 h,此时90%的矿粉粒径小于21.5 μm;硼镁矿活性与活化后的活性键的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活化时间内,硼镁矿活性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活化时间过长矿粉颗粒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发生团聚,反而导致活性降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够降低硼镁矿浸出反应中对硫酸浓度和温度的依赖,显著提高硼镁矿中元素浸出率,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25 ℃、硫酸浓度1.48mol/L条件下,活化6 h的硼镁矿浸出率较硼镁矿原矿提高了 50%,且在较为友好的条件下可制备得到非晶态SiO2.经活化后的硼镁矿与硫酸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23.54 kJ/mol减小为9.41 kJ/mol,浸出过程中固体产物层的内扩散是影响硼镁矿与硫酸反应的限制性环节.

    矿业工程低品位硼镁矿机械活化粒度分布活化能

    基于第一性原理分析氯化胆碱-草酸对氧化锌浸出作用机理

    张晋霞杨超高淑玲牛福生...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探究氯化胆碱-草酸对含锌尘泥中氧化锌的浸出机理,运用量子力学手段,模拟氯化胆碱-草酸1∶1、1∶2低共熔溶剂在氧化锌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草酸形成的分子间氢键对低共熔溶剂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电子得失情况为Ch+得到电子,OA、Cl-失去电子.ZnO(001)面为氧化锌完全解理面,氧与锌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在与外界发生反应过程中氧原子容易得电子,锌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氯化胆碱-草酸和氧化锌相互作用过程中氧化锌失去电子,氯化胆碱-草酸得到电子.ChCl-2OA和ZnO相互作用能△E=-819.6896Ha较小,说明氧化锌更容易与ChCl-2OA发生反应.径向分布函数表明氯化胆碱-草酸在与氧化锌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化学吸附形成的Cl-Zn比O-Zn贡献较大.通过纯矿物实验验证可知,ChCl-2OA对氧化锌的浸出效果较好,验证了利用分子模拟氯化胆碱-草酸与氧化锌相互作用机理的准确性,为低共熔溶剂浸出含锌尘泥提供理论基础.

    冶金工程氯化胆碱-草酸第一性原理电荷布居相互作用能径向分布

    柴达木盆地砂砾型孔隙卤水夏季自然蒸发实验

    靳芳贾建团郭敏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柴达木盆地深层砂砾型孔隙卤水属高钙、高钠、低钾的不饱和氯化物型卤水,尚未开发.选取大浪滩矿区地下1 000~2 000 m处砂砾型孔隙卤水480 kg,在夏季自然状态下蒸发结晶,分析各离子在固、液相中的分布规律及盐类结晶规律、结晶形态,研究钾的主要析出特点.结果表明:在室外自然状态下蒸发时,析盐过程主要分为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溢晶石四个阶段,其中石盐阶段析盐规律符合Na+,K+,Mg2+//Cl-—H2O体系25 ℃相图,光卤石、水氯镁石阶段符合K+,Ca2+,Mg2+//Cl-—H2O体系25 ℃相图;钾有单独的析出阶段,该阶段钾主要以光卤石形态析出,钾的回收率达85.76%,钾混盐中K+含量9.27%,是生产钾肥的优质原料;钙在水氯镁石阶段之后析出.实验结果可为该类型卤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矿业工程砂砾型孔隙卤水自然蒸发实验光卤石K+Ca2+Mg2+//Cl-—H2O相图

    包钢高炉渣中特殊成分对钢渣自粉化行为的影响

    陈银胜罗果萍郝帅任杰...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我国钢渣累计堆存量大,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本文提出"应用熔融高炉渣与钢渣混合以实现钢渣自粉化"的新思路,就包钢高炉渣中特殊成分(CaF2和CeO2)对钢渣自粉化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研究.以分析纯CaO、SiO2、CaF2、CeO2为原料,按n(CaO)∶n(SiO2)=2∶1的配料制备了纯C2S试样,接着分别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CaF2和CeO2,将试样在1 450 ℃恒温焙烧1 h后随炉冷却,探究CaF2和CeO2对C2S自粉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将CaF2掺入C2S中,当CaF2含量低于2.5%时,对C2S的自粉化几乎没有影响,但在CaF2含量超过2.5%时,试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块现象,影响了 C2S的自粉化,考虑到过量的CaF2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CaF2的掺入量应控制在2.5%以下;将CeO2掺入C2S中,当CeO2含量为0.25%时,C2S仍能完全自粉化,但CeO2含量超过0.5%时,C2S不再出现自粉化现象,因此CeO2含量必须低于0.25%,C2S自粉化效果较好.

    冶金工程炼钢渣高炉渣特殊成分硅酸二钙自粉化

    东鞍山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及选矿实验

    刘树永杨光袁立宾丛树双...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为准确掌握各类型矿石对现场生产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测试手段对各类型矿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矿方案拟定,并按照较佳的配矿比进行了全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各类型矿石为高硅、贫铁低硫磷贫铁矿石.各类型矿石的嵌部特性较复杂,对矿石可磨度及单体解离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采区各类型矿石可选性实验结果等条件,确定综合配矿比为:(磁性矿∶亚铁矿∶东部红矿∶混合矿∶绿泥矿∶碳酸铁矿)=(25∶25∶25∶10∶10∶5).综合配矿经过弱磁-强磁-混磁精阴离子反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综合精矿品位66.06%,产率34.60%,综合尾矿品位15.20%,产率65.40%的较好指标.

    矿物加工工程东鞍山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综合配矿磁选阴离子反浮选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改性及其混凝土性能

    马维何兆益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ASFG)具有早期强度高、耐酸碱等优异性能,但脆性大、韧性差等缺陷影响其推广应用.为改善ASFG的性能且拓宽可应用于ASFG改性的矿物掺合料种类,以偏高岭土、沸石粉、膨润土、硅灰石粉、轻质碳酸钙和硅灰六种矿物掺合料作为改性材料,研究了其对ASFG力学性能的改性效果,并确定了硅灰为较佳改性材料.为深入探索硅灰对ASFG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研究了硅灰掺量对ASFG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硅灰的较佳掺量.最后,制备了碱激发矿渣-粉煤灰-硅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ASFSGC),并研究了其工作性、准静态力学性能和抗渗性.结果表明:膨润土、硅灰石粉、轻质碳酸钙、硅灰四种矿物掺合料对ASFG的抗折强度具有明显增强效果.硅灰石粉、硅灰两种矿物掺合料对ASFG的抗压强度具有明显增强效果.对ASFG而言,硅灰是一种优质矿物掺合料.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大,ASFG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硅灰的较佳掺量为4%.ASFSGC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优异的抗渗性能,且ASFSGC的延性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提高了 14.1%.

    陶瓷及复合材料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硅灰

    沥青胶结磷石膏对其性能影响及微观分析

    毛润何东升杨帆张泽强...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探索磷石膏在道路材料应用新途径,采用磷石膏粉与沥青胶浆搅拌混合,制备磷石膏改性沥青混料.研究搅拌温度、粉胶比及多聚磷酸掺入量对磷石膏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温度的增加,软化点也随之提升,延度先升高随后不再提升,考虑能效及老化温度,沥青的加工温度应在135~145 ℃之间;增大粉胶比可以提升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同时会使沥青的延度下降,故以磷石膏为改性剂改性沥青时粉胶比不应大于0.9;多聚磷酸掺入改性沥青对软化点有较大的提升,但会使其延度和针入度下降,多聚磷酸较佳掺入量应为1.5%;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DSC)表明,磷石膏与沥青仅为物理胶结,多聚磷酸掺入沥青时会与沥青发生化学反应.研究结果可为磷石膏在道路材料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陶瓷及复合材料磷石膏改性沥青粉胶比三大指标

    资源化利用粉煤灰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

    王茜冯红春周凯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粉煤灰的可资源化利用以及准确评估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于机器学习建模技术,构建了三个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其抗压性能进行建模预测和对比分析.首先建立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库,输入参数为水泥、粉煤灰、减水剂、粗骨料、细骨料、水和养护龄期等七个参数,抗压强度为输出参数.基于10折交叉验证,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评估了上述三个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性能,并对比各个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表明:养护龄期与抗压强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0.60),粉煤灰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高于水泥.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MSE分别为7.27和5.91,决策树模型分别为2.72和9.23,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为5.34和4.09.综合来看,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预测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健性能.研究可为采用粉煤灰的混凝土提供强度设计指导以及推进粉煤灰的可资源化利用.

    陶瓷及复合材料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

    纤维增强铁尾矿砂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实验

    张海军李涛展猛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详细研究和讨论了铁尾矿砂和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四点抗弯强度、弯曲韧性、孔隙结构.此外,建立了抗压强度与四点抗弯强度之间换算关系.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掺入对力学性能有增强效果,并且这种增强效果随着取代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而PVA纤维掺入后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并且呈现出良好韧性.此外,铁尾矿砂取代率40%和PVA纤维复合时,基体内部孔隙明显降低.因此,认为当铁尾矿砂取代率为40%与PVA纤维结合,水泥基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陶瓷及复合材料PVA纤维铁尾矿砂力学性能孔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