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厢记》中"犬儿"之溯源

    陈德华
    2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厢记》中第一本第四折"沈醉东风"一曲中提到了"犬儿"这一形象,使其与红娘、老夫人成并列之势,传达张生追求崔莺莺的艰难,不禁耐人寻味,翻遍全书上下均未提及.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处的"犬儿"是作者的用典,即化用《国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无使尨也吠".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读者进一步理解"犬儿"提供借鉴.

    《西厢记》犬儿《诗经》意象

    论高唐意象群在宋词中的雅化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文韬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宋词中,词人们大规模使用高唐意象群来描写男女情事.高唐意象群在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内涵近乎俗艳.而经柳永、晏几道、吴文英三位词人的努力,完成了对该意象群的雅化,使之变得含蓄委婉.由于宋人对高唐意象群的使用更加频繁且直接,其艳情内涵在有宋一代得到了固化,以致后世文人在描写类似题材时,都喜欢选择高唐意象群.

    高唐意象群雅化意义

    社会与人性双重视角下的女性世界——读苏童小说《妇女生活》与《另一种妇女生活》

    王艳冰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童是当代男性作家里表现女性的"圣手",《妇女生活》与《另一种妇女生活》即是其从女性视角写作的作品.《妇女生活》描写了男权社会里的女性悲剧,女性依附男性的意识根深蒂固,相互之间却又充满仇视.《另一种妇女生活》则表现了女性自身的人性弱点造成的自身和他人的悲剧命运.

    女性世界依附意识仇视悲剧

    论梁晓声亲情小说中的苦难叙事

    江紫娟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晓声的亲情小说《父亲》《母亲》《黑纽扣》《白发卡》《表弟》《老师》等,既有对主人公物质生存状态的苦难书写,也有对主人公精神生存状态的苦难描摹,还有对苦难中优美人性的礼赞,它们共同构成了梁晓声亲情小说中的苦难叙事,体现了梁晓声贴近生活、贴近平民、贴近苦难的写作立场和姿态.

    梁晓声亲情小说苦难叙事

    浅析川端康成对莫言文学的影响

    李云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短时间内,世界文坛刮起了一股"莫言风".莫言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也受到了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两人作品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最大的不同则是莫言将其技巧与写作风格本土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莫言文化.本文将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对莫言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莫言作品的文化底蕴.

    川端康成莫言寻根文学

    《逃离》中女性人物的身份建构研究

    王晓宇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起,身份建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领域.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身份被看作一种可调用的语用资源,身份建构理论的应用大多是在机构话语、学术话语、课堂话语等非文学语篇中,而文学语篇鲜有涉猎.文学语篇,尤其是小说语篇的交际不仅存在于角色与角色之间,也存在于作者和读者以及叙述者和读者之间.因此,本文从家庭身份、社会身份、自我身份三个层面来分析《逃离》中女性人物的身份建构.

    《逃离》女性人物身份构建语言学

    从《从天明开始》和《莱蒂西娅·巴耶回忆录》的互文看女性自我之追寻

    归溢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西班牙著名女作家罗莎·查塞尔的自传《从天明开始》和小说《莱蒂西娅·巴耶回忆录》作为研究对象,从解构男性霸权形象、质疑女性传统角色和对根的追寻三方面剖析两部作品内容上的互文关系,进而探讨作者通过记忆书写来寻找女性自我、实现女性身份建构的意图.

    《从天明开始》《莱蒂西娅·巴耶回忆录》互文性女性主义身份建构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当代英国儿童文学研究

    王学瑞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批评主义理论在儿童文学中的应用是当代英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女性主义者认为,儿童文学作品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首先会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上.女性主义儿童文学作者致力于拆解过去童话文本中体现的传统价值体系,她们通过重新解读和改写传统童话而改变以崇拜男性为主的故事结构,促进小读者发挥主体能动性,解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真正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女性主义理论英国儿童文学

    从肯尼斯·伯克认同的视角看中英政府话语——基于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

    叶洁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同是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从同情、对立、模糊认同三个方面对2018年度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分析,回答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是如何运用认同理论达到宣传政治执政理念的目的以及两国在运用该理论时的异同点.

    肯尼斯·伯克认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美国国情咨文新修辞学理论

    晚清报人翻译家研究——以包天笑为例

    汤霞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演进中,翻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晚清报刊上的文学翻译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最大外源动力.从科举考试制度中解放出来的一大批文人知识分子转型为报人翻译家,身兼编辑、记者、译者以及撰稿人等多重身份.他们依托报馆,经营报刊,既写作又翻译,凭借新兴报刊平台,借鉴域外经验,创新小说创作方式,推动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以晚清著名报人翻译家包天笑为例,其从传播角度将翻译与报刊传播相结合,为报刊研究、报人研究、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报人翻译文学包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