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佛界与魔界的共舞——浅谈川端康成《雪国》与《睡美人》中的少女神性

    刘一明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佛界易,入魔界难."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典礼上提及的一句话.在《雪国》与《睡美人》这两部作品中,川端康成分别展现了其文学世界中的"佛界"与"魔界".而驹子、叶子以及没有名字的睡美人,正是这两个世界中的少女使者,她们以其少女的神性,拯救了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彰显了灵魂的极致之美.

    川端康成佛界魔界少女神性

    试析《在切瑟尔海滩上》中弗洛伦斯的焦虑心理

    高嘉仪齐雪艳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讲述了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初,爱德华和弗洛伦斯这一对夫妇在新婚初夜因对性爱的不同理解导致两人婚姻破裂的故事.从弗洛伦斯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出她存在严重的焦虑心理,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压抑的性恐惧、疏远的朋友关系、传统观念和新思潮的冲突.

    伊恩·麦克尤恩弗洛伦斯焦虑心理《在切瑟尔海滩上》

    毛姆笔下的"堂吉诃德"——论施特略夫的喜剧性与悲剧性

    林欣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前人从主题、人物形象和女性主义等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笔者在文本中发现了施特略夫的独特魅力:他由于对"美"的坚持而选择"月亮",最后回故乡荷兰捡起"六便士".这一转折过程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斗争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性格中的喜剧、悲剧双重性也十分引人注目.

    《月亮和六便士》施特略夫喜剧性悲剧性矛盾失落英雄

    基于语料库的新闻标题语言特点研究——以"人民网"新闻标题为例

    刘莹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标题不仅可以展示新闻内容,还可以吸引读者,使其产生阅读欲望.因此,本文通过语料库的方法研究人民网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即缩略词的使用、数词的使用、旧词新用和网络新词的使用,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语料库新闻标题语言特点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人体词喻义对比研究

    胡文婷张传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体词的多义性是人类认知的结果,通过转喻、隐喻和概念的整合,人体词实现语义的转移.人体是人类最为熟悉的范畴之一.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其中包含大量的人体词.本文以英汉权威词典中的人体词为语料,发掘英汉两种语言人体词喻义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灵感,为词汇教学提供新思路.

    英汉人体词语义转移喻义对比认知语言学

    浅议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

    蒋蓉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属于语言艺术.新闻是通过媒介对事实进行传播;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或者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二者的社会功用是不同的.作为新闻信息传播和文学作品创作载体,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属于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从客观性和主观性、单义性和多义性、大众化和个性化以及实用性和审美性等方面,对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新闻语言文学语言差异性

    21世纪以来汉维语隐喻对比研究综述

    田会峰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采用文献检索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知网上搜集有关汉维语言隐喻对比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汉维语言隐喻研究呈现出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发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汉语维吾尔语对比隐喻研究

    辽宁翻译史的内容构建研究

    王海艳成昭伟范旭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翻译史研究成绩斐然,但地域翻译史研究却未取得同等的丰硕成果.本文拟以辽宁为区域范围,以历史分期为主线、以原著国别为主线、以翻译活动为主线,探讨辽宁翻译史的内容构建,并指出构建辽宁翻译史的内容时必须史料翔实、兼史兼论,以期为区域翻译史研究提供借鉴.

    辽宁翻译史内容构建

    "众包方式"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金丹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包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创造性地汇集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是一种具有协同性、高效率的创新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将"众包方式"应用于词典编纂中的实践并非偶然,其发展历史漫长,经历了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的转变.文章主要讨论"众包方式"在传统纸质词典编纂以及当代网络在线词典编纂中的体现,并展望其与融媒体词典编纂的结合.

    "众包方式"词典编纂传统模式网络模式

    电影《绿皮书》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

    槐超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字幕翻译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影片《绿皮书》中的字幕翻译展开讨论,提出翻译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意义,并且采取多维度的结合分析方式,如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以期为给今后的字幕翻译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

    生态翻译学《绿皮书》字幕翻译"三维"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