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和厚朴酚抗造血系统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313-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外实验表明,和厚朴酚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早幼粒细胞、HL-60细胞、NB4细胞、U937细胞、THP-1 细胞、SUP-B15 细胞、Kasumi-1 细胞、CEM 细胞、KG-1a 细胞、Raji 细胞、KM3 细胞、SP2/0 细胞和 RBMI8226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和/或诱导凋亡的作用.和厚朴酚与化疗药联用能提高化疗药的药效,也能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整体实验发现,和厚朴酚能延长静脉或腹腔接种HL-60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也能抑制皮下Kasumi-1细胞移植瘤在小鼠体内生长.和厚朴酚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上调胱天蛋白酶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也可通过上调亲环蛋白D的表达,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而诱导癌细胞非凋亡性死亡;还可上调癌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受体(NKG2D)的配体表达,以提高癌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的敏感性而杀伤癌细胞.该文综述了和厚朴酚抗造血系统肿瘤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和厚朴酚抗造血系统肿瘤作用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老年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防治策略

    殷晋伟黄永刚锁星星徐翠丽...
    319-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的大流行,彻底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群的生活,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老年人群更易受到继发于COVID-19的感染和病死的风险.针对疫情采取的包括戴口罩、居家隔离、保存社交距离等非药物预防措施,可能对老年人群的生活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该文从COVID-19流行以来老年人群面临的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综述,探究对切实可行的防控COVID-19的解决办法,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人群预防措施解决办法心理压力

    大面积烧伤患者万古霉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静脉血和水疱液中的药物浓度及其他药动学参数

    郭培红
    324-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面积烧伤患者万古霉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和水疱液中的药物浓度及其他药动学参数.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烧伤面积大于5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万古霉素用药前和第1次用药后0.5、1.0、2.0、4.0、8.0、12.0、24.0和48.0 h肘静脉血和水疱液中的药物浓度及其他药动学参数.结果:万古霉素用药后1h时,其在血液和水疱液中药物浓度均达峰值;用药后0.5和1.0h时,血液中万古霉素浓度高于水疱液(P<0.05);血液中万古霉素的分布相混杂参数(α)、消除相混杂参数(β)、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10)、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均大于水疱液(P<0.05),而其分布相半衰期(t1/2α)和消除相半衰期(t1/2β)短于水疱液,曲线下面积(AUC0~∝)小于水疱液,总清除率(CLs)大于水疱液(P<0.05);用药48h后均无肾功能损伤和听力异常.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使用万古霉素后水疱液中药物的半衰期长于血液中,其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差异较大,临床应加强对其血药浓度的监测,根据患者药动学参数的变化调整给药剂量.

    大面积烧伤万古霉素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

    正交实验法优选升清祛湿汤提取工艺的研究

    陈彤万梅玲贾先红关承真...
    327-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正交实验法建立升清祛湿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实验法从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等维度考察升清祛湿汤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升清祛湿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为8倍、单次煎煮时间为1h,即第1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h.结论:优化后升清祛湿汤的提取工艺可以提高提取效率,节省制备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求.

    升清祛湿汤工艺优化正交实验葛根素

    血液病并发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疾病致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乔
    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并发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疾病致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血液病合并BSI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血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探究疾病致死的危险因素.结果:95例并发BSI患者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60.20%)、革兰阳性菌36株(占36.74%)和真菌3株(占3.0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5.00%),人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病并发BSI患者病亡与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抗菌药物未合理使用和SOFA评分值≥5分具有相关性,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并发BSI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定期监测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同时,还要注意是否存在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抗菌药物未合理使用和SOFA评分值过高等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规避相应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液病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某院21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大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李朝卫
    335-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菌性肠炎患儿大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患儿大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21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大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5株(占77.0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沙门菌属)和革兰阳性菌55株(占22.92%,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沙门菌属等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炎病原菌耐药性

    某院ICU 116例新生患儿肛拭子标本中多重耐药菌的筛查与耐药情况分析

    闫丽梅
    338-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ICU新生患儿肛拭子标本中多重耐药菌的筛查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1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ICU收治的116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肛拭子标本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耐药特点.结果:116例新生患儿的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出多重耐药菌25株,其中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ESBLs-E)13 株(占 52.0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10株(占40.00%);ESBLs-E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0.00%;VRE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医院ICU新生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较为严峻,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以ESBLs-E和VRE为主,临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根据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新生儿ICU多重耐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

    某院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张玉霞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患儿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60例PM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60例PM患儿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2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6株(占71.07%,以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5株(占28.9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主要检出 自<28日龄和28日龄~1岁的患儿;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00%,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无乳链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为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20.00%).结论:PM患儿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但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的分布各有差异,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疗效.

    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某院2020年度骨伤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周军鹏吴延涛张艳锋李孝文...
    34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医院度骨伤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月巩义瑞康医院骨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医院骨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销售金额等情况.结果:2020年度医院骨科使用到的16种抗菌药物主要涉及头孢菌素类7种、碳青霉烯类4种和青霉素类3种,其中口服剂型5种、注射剂型11种,用量最大的3个单品依次为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呋辛酯片,用药量分别为9 238.95 g、8 567.42 g和7 876.78 g;DDDs最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则依次为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注射用美罗培南;在销售金额方面,头孢菌素类的金额合计为267.50万元,碳青霉烯类的金额合计为180.33万元,青霉素类的金额合计为43.78万元,销售金额最高的3个单品依次为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注射用美罗培南,金额分别为87.89万元、74.57万元和65.64万元.结论:2020年度医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昂贵品种用量过大的情况,医院仍有必要继续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骨科抗菌药物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某院2017年—2020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袁世新梁雪珍刘恒冯应聪...
    347-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2017年—2020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和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碳青霉烯类药物医嘱,统计和分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DDDc)等指标;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以每年500条医嘱的标准,合计抽取2 000条碳青霉烯类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7年—2020年医院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DDDs、DDDc和总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历年的DUI均>1;2 000条碳青霉烯类药物医嘱中,共发现不合理医嘱127条,不合理率为6.35%,其中2020年的医嘱不合理率最低(为3.20%);127条不合理医嘱的不合理原因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49条,占38.58%)和药物选择不适宜(30条,占23.62%).结论:近年医院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欠佳,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用量不断增加,美罗培南尤为突出,且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医院应加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监管力度,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限定日费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