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安徽和江苏省部分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检出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宋翌琰殷亚娟顾国林胥萍...
    39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和分析河南、安徽和江苏省部分地区门诊参检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亚型的检出和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河南、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医院门诊 73567 例参检患者的HPV检查样本作为研究资料,其中河南 47206 例、安徽14848 例、江苏 11513 例;比较和分析 3 个地区地区门诊参检患者HPV亚型的检出和分布情况。结果:河南、安徽和江苏省部分地区门诊参检者HPV检出率分别为 16。24%、13。52%和 19。60%,3 省门诊参检者感染率最高的5 种HPV亚型均为HPV52、HPV16、HPV58、HPV53 和HPV51;江苏省苏州市参检者感染率最高的 5 种HPV亚型分别为HPV52、HPV16、HPV58、HPV56 和HPV53,无锡市为HPV52、HPV58、HPV16、HPV6 和HPV43,常州市为HPV52、HPV53、HPV58、HPV16 和 HPV81,徐州市为HPV52、HPV16、HPV58、HPV42 和 HPV51,宿迁市为HPV52、HPV16、HPV58、HPV53 和 HPV51,盐城市为HPV42、HPV58、HPV52、HPV81 和 HPV53,淮安市为HPV52、HPV16、HPV58、HPV53 和 HPV51,连云港市为HPV52、HPV16、HPV39、HPV43、HPV51 和 HPV58。结论:河南、安徽和江苏省部分地区参检者感染率最高的 5 种 HPV亚型为 HPV52、HPV16、HPV58、HPV53 和HPV51,江苏省内各市感染率最高的 5 种HPV亚型各不相同,存在地区差异,此可为HPV疫苗接种种类的选择和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地区差异疫苗

    某院202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的合理用药点评与分析

    杨宪梅李小丽杨平英谭丹枫...
    396-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点评与分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的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随机抽取 2023 年 1 月—12 月习水县人民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病历 600 份(每月 50 份)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 52 版)》和相关疾病诊疗指南等资料对抗菌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状况及其原因。结果:600 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历 83 份,不合理率为 13。83%;不合理用药医嘱共 103 条,不合理用药频次 117 次;不合理问题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9。91%)、遴选药物不适宜(占 19。66%)、无指征用药(占 15。38%)、联合用药不适宜(占 12。82%)、用药疗程不适宜(占 11。97%)等。结论:虽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已达国家要求,但临床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改变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思路,全方位提升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合理用药

    某院集采前后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的用量与费用情况分析

    陈美娇蒋婷婷
    399-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集采前后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的用量与费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和辅助治疗药,以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2022 年 6 月集采中选的 12 种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药物的品种、规格、单价、用量等资料,计算集采中选品种和非集采中选品种各自的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DDDc)等,分析集采后医院在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上的费用节省状况。结果:进入集采后医院 12 种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中选品种的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DDDc)值均大幅下降,平均降幅约为 53。68%,最高降幅约为 82。92%;总体上中选品种销售量大于非中选品种,使用中选品种的倾向性更大,12 种抗肿瘤药和辅助治疗药进入集采前上年度药品总费用为 410。68 万元,进入集采后药品总费用为 107。82 万元,同比降低 73。75%,按照集采前价格计算,预计年节省费用约为 291。97 万元。结论: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降低了药品价格,促进了中选品种的使用,降低了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

    抗肿瘤药辅助治疗药集采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剥除术后血糖波动与盆腔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李怡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剥除术后血糖波动与盆腔感染的相关性,为降低腹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2月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血糖变异性指标水平,根据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MAGE)与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波动异常组(n=33)与血糖波动正常组(n=35),比较 2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即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囊肿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感染情况,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分析IL-6、CRP与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腹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行术后血糖波动对盆腔感染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分析。结果:血糖波动异常组患者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血糖波动正常组(P<0。05),盆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波动正常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发现,IL-6、CRP水平与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盆腔感染情况呈正相关(r>0,P<0。05);将可能影响卵巢囊肿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IL-6、CRP、血糖波动情况均和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相关(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上述 3 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IL-6、CRP、血糖波动情况与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相关(P<0。05);将盆腔感染发生情况作为状态变量,MAGE、SDBG值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显示,MAGE、SDBG值预测盆腔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大于 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较高。结论: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血糖波动幅度、IL-6、CRP与术后盆腔感染相关,且血糖波动情况对术后盆腔感染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需要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

    卵巢囊肿血糖波动盆腔感染

    某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李源刘建平
    409-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10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358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病原学检查结果、基础疾病等信息,分析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358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RSV检出率为 9。78%(35/358),男性患儿的RSV检出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岁患儿的 RSV检出率(13。99%)高于 1~<7 岁(6。95%)和 7~14 岁(2。00%)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RSV检出率存在季节差异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患儿的RSV检出率最高(为 17。58%);RSV感染患儿中合并基础疾病的 16 例(占 45。71%),包括合并腹泻 7 例、合并肺炎 4 例、合并肝炎综合征 2 例、合并其他疾病 2 例、合并 2 种以上疾病 1 例;RS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的患儿 7 例(占 20。00%)。结论:RSV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于<1 岁的患儿,秋季多发且易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RSV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针对此类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

    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儿童

    某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唐晓荣
    41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广昌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的阳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型肝炎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居住于广昌县的 500 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HBsAb阴性的儿童设为HBsAb阴性组,将HBsAb阳性的儿童设为HBsAb阳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广昌地区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500 例学龄前儿童中共检出HBsAb阳性 342 例,HBsAb阳性率为 68。40%;3~6 岁儿童的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是否被动吸烟、家属是否知晓乙肝传播途径、针灸治疗史、家属是否知晓乙肝疫苗作用与HBsAb阳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城区、未被动吸烟、家属知晓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无针灸治疗史、家属知晓乙肝疫苗作用是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 3。758、3。532、4。233、4。187、3。518,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为城区、未被动吸烟、家属知晓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无针灸治疗史、家属知晓乙肝疫苗作用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的危险因素,提高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率。

    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影响因素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期间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骆名智余义
    415-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期间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此类患者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3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 105 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营养状况、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05 例患者中有 43 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 40。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营养不良、导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与其发生尿路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 岁、合并糖尿病、合并营养不良、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期间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3 例尿路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 5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32 株(占 59。26%),检出前 3 位的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 22 株(占 40。74%),检出前 3 位的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期间易并发尿路感染,与年龄≥65 岁、合并糖尿病、合并营养不良、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关系密切,且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需高度重视,做好尿路感染的防治。

    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阴鹰
    419-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9 月于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 70 例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0 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中,11 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5。71%,切口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 14 株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6 株(占 42。86%)、化脓性链球菌 4 株(占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基础疾病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切口感染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年龄<18 岁(OR=1。842)、BMI<24(OR=2。037)、手术时间≥30 min(OR=2。376)、术中出血量≥50 mL(OR=2。750)、住院时间≥7d(OR=1。914)、未使用抗菌药物(OR=2。258)、合并基础疾病(OR=3。127)是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18 岁、BMI<24、手术时间≥30 min、术中出血量≥50 mL、住院时间≥7 d、未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基础疾病等,应根据上述因素与优势病原菌,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

    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某妇幼保健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周雅阁
    423-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该类产妇产褥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 245 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的血液、尿液、阴道或宫颈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统计和分析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结果:245 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有 49 例发生产褥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20。00%;49 例产褥感染产妇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 58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35 株(占 60。3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道加德纳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23 株(占 39。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阿奇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莫西沙星、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较低(≤20。00%)。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且无论是革兰阴性菌或是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瘢痕子宫剖宫产产褥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肖冠群曾海兵肖国辉
    426-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 68 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68 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 105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62 株(占 59。0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6 株(占 34。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7 株(占 6。67%);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率(>80。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 9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10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 100。00%。结论:医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抗菌药物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