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本挖掘的青年群体互联网怀旧实践动机研究

    杜辉费婷婷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豆瓣中怀旧小组的互动文本进行分析,以探究互联网中青年群体的怀旧实践动机.研究发现,怀旧小组成员存在自我确认、身份认同、互动社交、自我修复这四类动机,这些动机为参与怀旧实践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需求满足.

    豆瓣小组怀旧动机语义网络聚类分析

    "抖音短剧"平台的网络微短剧叙事特征、传播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

    陈泽泉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微短剧在叙事特征上具有压缩叙事时空、"独立"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叙事题材来源网络等特征,同时还存在内容格调不高,缺乏社会价值、资本裹挟短剧,桎梏传播圈层、平台监管缺位,碰触传播红线等传播困境.为了更好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文章提出了引领正确价值,培育健康审美、弘扬中华文化,打造时代精品、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平台责任、设置政府奖项,引导发展方向等发展策略,为网络微短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思路,以期助力抖音短剧等平台的网络微短剧行业良性发展.

    网络微短剧抖音平台叙事特征传播困境发展策略

    互动视频内容模式及发展趋势探究——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

    丁季麟张佳晶罗嘉豪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进行探究,发现其互动内容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文本弹幕,而是逐渐向视觉、听觉、游戏和交互等方向拓展.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背景下,未来的互动视频平台将会拥有更强的能力,呈现出越来越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期待在合规合法、有序的前提下,互动视频产业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和更好的体验.

    互动视频B站内容模式发展趋势

    农产品直播电商主客互动模式研究——以东方甄选直播间为例

    招景凤邹嘉玥罗允淇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作为理论工具,以"东方甄选"为案例,分析农产品直播中"互动仪式链"的组成与结果,以此探索直播间的主客互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直播间的互动仪式链分为进入—互动—购买—退出这四个环节,结合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转变,最终形成互动仪式的良性循环.

    互动仪式链主客互动农产品直播

    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蕊蒋璐璐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维度建立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全国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类公众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在新的舆论场牢牢占据宣传主动性.

    健康传播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指标

    "全华班":英雄联盟电竞文化的国家认同观念塑造

    柳集文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对英雄联盟粉丝深入探究,发现粉丝在线上、线下双重渠道交流沟通,建立了群体符号等仪式效果,在社交论坛的冲突和对撞中产生了强烈的共享情感体验,这种多情境下的互动促进了电竞粉丝的紧密联系,更强化了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

    电竞电竞粉丝国家认同

    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之中文刊的国际传播力现状及建议

    刘燕珍宋歌闫红霞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排行榜中数量较少的中文刊国际传播力,为中文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思考.利用文献调研、编辑部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岩石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生态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农业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物理化学学报》7 种中文刊基本概况、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引证指标、国际传播平台合作模式、论文的国际推送方法、双语出版、论文结构的英文信息情况等.这 7 种中文刊虽位于TOP5%排行榜中,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受文种、办刊经费及人力资源等的限制,其国际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仍较少.优秀中文刊应积极加入国际重要数据库和实施英文长摘要或全文双语出版,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仍能争夺科技话语权.拓展中文刊国际传播力,还需要期刊出版管理部门、科学家群体、编辑人员和期刊出版单位等中国科学共同体的支持.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力双语出版中英文对照英文长摘要

    投稿要求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