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变迁(1921-1939)

    邵绿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民国时期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大力发展图片新闻,成为其特色.本研究考察《时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图片,认为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古典美到现代美,从名媛闺秀到女学生、女明星,从安静到活泼,从害羞到大方的变迁.这也折射出当时上海社会的变迁.

    《时报》图片新闻女性形象

    数字时代新闻价值嬗变下新闻媒体提升"四力"的策略探析

    闫珂铭李秋华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发展使得新闻价值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标志着主流媒体新闻实践所依据的新闻价值准则发生变化,影响着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研究基于数字时代新闻价值嬗变的表征,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探新闻价值要素的特征,并对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四力"进行策略探析.

    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新闻舆论"四力"媒体话语权

    媒体构建与壮族文化传播: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报道研究

    黄紫玥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性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是壮族传统节日,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的发展和新的传播技术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民族节庆报道时,能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本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媒体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专题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媒体时代广西媒体"三月三"系列报道内容特征,探究媒体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实践和创新.

    "三月三"壮族文化节日报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用户评论对媒体可信度的影响研究

    陈其文何志芳熊宸琳
    104-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评论对媒体可信度的影响,以及探索质量感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以新闻材料类型为被试内变量,评论效价为被试间变量,探究评论效价对媒体可信度的影响;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目的进行探索,包括质量感知问卷、媒体可信度问卷、共调查 200 名大学生.结果:评论效价能够正向预测媒体可信度,新闻质量感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用户的批评性评论可能是导致用户对网络媒体可信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其中用户对新闻的质量感知起中介作用.

    用户评论质量感知媒体可信度中介作用

    "爆改挑战"的网络呈现、心理动因与理性哲思

    周巧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头换面"式的华丽转变掀起了短视频平台一阵"爆改"之风,在明星的带头参与之下,全民参与式地加入到爆改狂欢中.爆改不仅是形象的转变,同样也是心态的转换.在网络呈现的爆改热潮中,不仅要称赞这场以"我"为单位的英雄主义式改造,同样也要警惕沉浸在虚拟世界的自我价值迷失.

    短视频全民参与爆改

    融媒时代地方主流媒体的网络时评研究——以广西新闻网2023年时评板块为例

    艾红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新闻网 2023 年时评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爬取工具收集 999 条数据,从时评议题分布、选题来源、地域分布、表现形式等多维度探寻其时评特征,并结合地方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使命和宗旨得出其在未来更好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功能的启示.

    新闻评论广西新闻网内容分析网络媒体

    网络舆论中的愤怒情绪表达研究——以新浪微博"带怒党"现象为例

    吴彤成乔明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浪微博舆论场中出现以"带怒党"为代表的个人或网络机构通过断章取义、炮制谣言等方式裹挟民意,进一步推动舆论走向极化.本研究从舆论研究视角出发,探讨愤怒情绪在舆论中的形成背景、表达形态,在此基础上,用情绪感染理论分析"带怒党"的愤怒狂欢景观的生成机制,以"徐州丰县八孩女子"为例进行分析佐证;最后,针对"带怒党"愤怒情绪的负面效应提出疏导策略,以期为提升愤怒表达中的理性声音创造良好的表达空间.

    网络舆论公众愤怒情绪表达"带怒党"情绪感染

    电商平台游戏中的绿色广告行为及其规制研究

    陈元硕谢薇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商平台游戏将游戏化与绿色理念相融合进行运营,蕴含着基于用户视觉、行为和情感体验的绿色广告行为,并伴随游戏奖励和用户参与的双重机制影响着用户对电商平台游戏的持续参与意愿.研究分析电商平台游戏中绿色广告行为的行为及机制,并从企业角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路径,以促进电商平台游戏及绿色广告的纵深发展.

    电商平台游戏绿色广告游戏化电商企业用户

    模因理论视角下"梗营销"的广告效果研究

    康耘钒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模因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AISAS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在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营销效果.研究发现,广告营销所采用的模因类型对营销效果影响较小,模因强度的影响因素对营销效果存在显著影响,保真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营销效果.

    模因理论"梗营销"营销效果AISAS模型

    技术崇拜与数据操控:"发包式"短视频平台的数字劳动研究

    夏凌峰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XZ平台创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法进行研究,发现短视频产业的繁荣发展为网民提供了商业变现的机会,平台利用网民心中的技术崇拜,引诱他们陷入商业迷思的陷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加入短视频平台参与内容生产,成为推动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工.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包式"运营模式实现对生产内容与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并运用平台策略,吸纳网民参与其中.高流量、高收益的后台数据营造了短视频产业繁荣的景象,使网民深陷短视频的商业迷思.同时,去技能化的内容生产使创作者完全沦为每日进行低专业技能与高重复性短视频生产的数字劳动者.

    短视频平台数据操控数字劳工去技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