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图书馆新媒体平台运营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小红书为例

    王巨琳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红书平台凭借优质的内容与高效的互动转化模式积累了约 2.6 亿的庞大活跃用户体量.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这是一片新媒体营销的新蓝海.文章对此平台上现有的公共图书馆账号内容进行了汇总分析,针对平台特性、结合案例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策略,为公共图书馆小红书平台运营提供参考.

    公共图书馆小红书平台运营新媒体

    媒介地理学视角下的网红空间建构——以"橘子洲头"的短视频打卡现象为例

    李佳宁
    152-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橘子洲头"网红空间为例,在媒介地理学视域下,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媒介地方感的具体要素构成与机制形成.研究认为,媒介地方感的形成机制主要通过媒介叙事、空间想象和行动反馈三个方面构成.这一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对于"媒介地方感"概念的认知,进一步凸显人在媒介地方感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网红空间媒介地方感短视频长沙橘子洲头

    网红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梗阻及纾解路径

    解孝妍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红文化的多元影响下,受数字技术的非理性应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负面价值理念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环境失序、教育内容偏离、价值观念异变等现实梗阻.为消除网红文化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平台筑建和课程升级为切入点,以正向引导和心理疏解为突破点,以思想正见和时代赋能为基本点,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网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消费主义

    新时代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及政府精准化应对策略

    刘文虎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明确其涉及的要素及内在发展逻辑,为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提供理论参考.在界定网络舆情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中利益相关者、网民、媒体、政府、平台 5 个要素所扮演的角色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演化机制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利益相关者为点火器、网民为助燃剂、媒体为鼓风机、政府为控制阀,5个要素相互博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网络舆情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外在发展方向.

    网络舆情演化要素演化机制精准化应对

    网络直播带货热下的情感传播研究——以抖音助农直播间的带货行为为例

    吴辉张英杰王晓旭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商直播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异军突起和火速发展引起了各界关注,电商直播助农活动中存在的情感传播逻辑值得深思.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情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互动仪式、拟剧理论等视角切入,探求以抖音助农直播间带货活动为例的电商直播活动的传播逻辑,以期助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盘活农村经济活力.

    网络直播直播带货情感传播乡村经济

    场景传播视阈下B站云自习直播的网络构成与动因分析

    孔利利文莉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B站云自习为研究对象,梳理概况、剖析原因,观照参与者的心理动因.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辅之线上观察与自习体验对云自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基于陪伴和监督的心理满足而塑造了参与者的自我认同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网络亚文化特征和视觉文化色彩,是场景传播视域下缺席和在场的新范例,后台学习行为前台化的新延伸.

    B站云自习直播身份认同

    符号消费、算法互动与情感沉浸:玩家群体的同人创作实践研究——以二次元手游玩家为例

    丁皓天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元手游玩家的情感体验与游戏活动之间存在双重张力,它们共同成为同人创作的情感动因:符号消费与欲望解放的张力构成同人创作的触发因素,而算法控制与情感沉浸的张力成为同人创作的内在驱动.由此,玩家们主动跨越虚实界限,基于自身经验和情感需求对游戏内容进行再诠释,以同人创作这种非异化的劳动——情动劳动的方式,来重塑和延伸人机互动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圈层内的交流与触碰,玩家社群中形成了可供情动不断生成与连接的空间,构建起了玩家的自我认同.

    人机交互电子游戏同人情动劳动

    广西"三月三"域内外推广传播现状

    孟繁旭梁勇杰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三月三"节日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民族习俗和非遗文化,是广西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的新闻为研究素材,分析"三月三"的域内外传播现状,探寻更有效的"三月三"传播举措.

    三月三传播节日文化

    投稿要求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