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考古学——物质性转向思潮下的媒介历史研究

    杨思永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传播领域的物质性转向思潮影响着每一个议题的研究,包括极具时间维度与史学风度的新闻传播史方向研究.在这一趋势下,媒介考古学诞生了.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于2002年著作出版首部明确以"媒介考古学"命名的著作,回溯这一学科的起源、发展与应用现状,发掘其存在的"无学科"倾向、视角简单化、脱离关系背景等风险,对其在新闻传播史领域的研究应用有着更多启示.

    媒介考古学物质性跨学科新闻传播史

    影像符号学视域下城市体育赛事宣传片研究——以成都大运会《哪吒蓉宝奇遇记》为例

    秦廷健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大运会宣传片《哪吒蓉宝奇遇记》在短时长内通过影像创造出丰富的符号意指,跌宕的故事情节,成功地传播了成都的城市形象,有效地宣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为城市体育赛事宣传片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影像符号学为理论视角,对《哪吒蓉宝奇遇记》展开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阐释其如何组接叙事段落、编织影像符码实现宣传城市形象和体育赛事的目的和意图.

    影像符号学城市体育赛事宣传片叙事结构符号编码

    场景理论视域下科普类电视节目传播策略与创新路径——以《嗨放派》为例

    宁薇包颜铭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场景理论,以中国首档奇趣实验科普电视节目《嗨放派》为例,从人物、内容、渠道、情感、互动五个维度总结其科学场景传播策略,并为同类型科普类节目提出了深耕科学符号、聚焦场景叙事,联结扩散渠道、多元立体传播,回归生活场景、重视受众参与,打造IP形象、品牌创新营销以及借力智能技术、强化场景连接的突围路径.

    场景理论趣味科普电视节目科学传播

    音声和谐 致远求新:播音主持发声的时代特征

    周金锦
    94-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播音主持需要通过转型与时代保持同步,来更好地实现与观众的连接,打造出独特而受欢迎的声音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节目的收听率和影响力,更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和创造力.笔者从播音主持发声的新时代范式需求出发,围绕"音声和谐 致远求新"高需求下播音主持发声的转型展开论述,以期为行业提供相关借鉴.

    音声和谐致远求新播音主持发声时代特征

    社交媒体中抗美援朝集体记忆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肖珊李日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抓取新浪微博中有关"抗美援朝"微博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社交媒体中书写抗美援朝的记忆主体、内容主题及其文本所展现出的情感特征.发现在社交媒体中,个体形成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需主流媒体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符号化表达是集体记忆保温的重要形式;社交媒体中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同样存在扭曲和遗忘的问题.因此,集体记忆若想长久保存,需将过去的事情融入今天公众的需求之中,形成情感共鸣,构建国家认同.

    抗美援朝集体记忆社交媒体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解读——以《咬文嚼字》"2022年流行语"为例

    范丽群刘舟
    103-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体现与反映,网络流行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真实面貌,深入观察社会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从原型语体基础上的语体跨用、原型语义基础上的语义变异以及原型构式基础上的框架提取三个方面对《咬文嚼字》所发布的"2022年流行语"进行分析,并探析其背后的社会心态.

    原型范畴理论网络流行语语体跨用语义变异框架提取生成机制

    城市语言文明建设与政务微信中的字母词使用漫谈

    颜娜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际交流的日趋活跃,以及全球范围内先进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致使部分以字母形式所构成的新词语,越来越频繁地见诸各大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之中.字母词"拿来主义"表述风格的背后是母语运用创新能力的不足,"泛化使用"现象背后是母语运用自净能力的欠缺.政务微信在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鉴于字母词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务媒介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语用创新有效提升科技术语的孕育能力,如何通过语用自觉有效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语言文明政务微信字母词

    社交媒体平台抑郁群体的自我表露特征——基于微博抑郁症超话的网络文本分析

    宋子涵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微博"抑郁症"超话中抑郁群体的发帖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发帖量的高频词、情感倾向以及语义网络,总结出该群体整体"压抑式中心聚焦""消极式自我表露"以及"过度式人际关注"的同质化特征.希望通过概括抑郁群体线上言说的特征,分析该群体自我表露的话语构成,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的抑郁症话语图景,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与正视抑郁症.

    抑郁症自我表露社交文本文本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实践

    蒋英彭宗波
    118-12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上,可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及其附带功能,让流程简便易行,需要管理者深入研究其信息化开发特点,并结合图书馆管理实际,开发它的新功能、新用途.

    信息化管理图书馆管理微信移动服务

    网络圈群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何冰翟中杰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圈群文化具有信息壁垒化、去个性化、价值观多元化和交互关系层级化等文化表征,在一定意义上搭建了主流价值观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新桥梁,巩固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理念,帮助大学生找到了精神归属,也使得主流价值观培育面临着被"分离""消解"和"压缩"的后果.因此,应借助多方主体的力量来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网络圈群文化.

    网络圈群文化价值观双重影响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