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期刊编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探讨

    宋文婷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编校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充分利用文本编辑软件和格式自动化检查工具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编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学科素养,并建立畅通的作者沟通和反馈机制;完善期刊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规范审稿制度、建立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持续改进.文章可对推动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为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提供有益参考.

    科技期刊编校工作常见问题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版权问题——基于学术研究的视角

    郭梦征纪方方张小利范晨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使传统的版权制度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学术界正面临一系列与版权相关的新挑战.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探讨了开放科学环境下关于版权归属、标准及出版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其对学术研究带来的传播与共享、研究合作与成本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开放科学版权学术研究

    视觉修辞视角下纪录片互文实践中的意义生成——以《我的兵团岁月》为例

    杜娟牛绿林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修辞学视角研究互文性概念有其学理依据,借由大众媒介产品纪录片的互文实践,分析纪录片如何通过视觉文本互文结构生成意义表达,达到主题认同的劝服效果.文章结合视觉修辞分析模型和视觉文本符号表征的互文结构,对兵团纪录片《我的兵团岁月》的互文实践展开分析,探讨兵团故事意义的生成.

    视觉修辞互文性纪录片

    科技类出版社服务全民阅读探索

    徐银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化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文章总结梳理了出版社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并着重阐述了科技类出版社在专业图书全民阅读推广中,持续深化行业全民阅读的路径.

    全民阅读文化建设科技出版

    浅析匿名社交中的"网络厕所"用户自我呈现——基于拟剧理论

    谢雨卉程士元
    64-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拟剧理论分析"网络厕所"用户匿名投稿行为,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匿名状态下用户可以自由真实地呈现自己,摆脱了印象管理的负担.账号的分发功能将不同类的观众隔离在外,用户只需和有着相同特质的群体进行交流,披着共性外壳的用户可以获得情感宣泄的自由.

    拟剧理论微博bot网络厕所

    从他者到自我定型者:病友社群在微信平台上的身份认同及其情感互助

    赖黎捷石海林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不同时间、空间而罹患同一类型疾病的患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病友"身份抱团成群,在微信这一私密性、互动性更强的平台上逐渐形成病友社群.身份认同则是病友社群连接的纽带.通过对病友社群身份认知的研究发现,身份认同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和情感慰藉,成为病友从消极的"他者"向积极的"自我定型者"转变的良药,并最终促进病友社群的健康传播.

    病友群体身份认同微信

    拟像视角下旅拍图像真实问题的批判性研究——以小红书为例

    李宇涵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小红书的旅拍图像出发,对数字时代小红书平台的旅拍图像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并对旅拍拟像对于真实观的改造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图像使用者的视角进行辨析,探讨拟像世界形成的具体环境,并逐步分析从旅拍照片到精修图片再到平台拟像的拟像生产过程,解构旅拍图像的媒介生产逻辑.研究认为,小红书的旅拍图像主导了一种由符码控制的全新旅游规范,对真实世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旅拍"拟像"构筑的"超真实"世界展现出对现实的遮蔽,模糊了真实的界限,最终带来了图像生产的困境.

    旅拍图像拟像真实观超真实

    深度参与社会治理 提升舆论传播"四力"——社会民生类节目《向前一步》创新启示

    罗君柳
    77-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前一步》为一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民生类节目,把握时代脉搏,打造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的平台,开拓民生节目的新视角.文章探讨《向前一步》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提升舆论传播"四力"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以期为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共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向前一步》社会治理舆论"四力"媒介角色

    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地方典型人物报道"个性"塑造——以《光明日报》记者王瑟相关报道为例

    卫宇悦张泰琦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的社会空间与该地方典型人物报道内容紧密关联.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共性与个性在媒介地理学视域下有了新的延伸,地方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和典型人物报道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共性个性内涵拓展,探究人物报道的创新路径.

    典型人物报道个性共性新疆媒介地理学

    新世纪中国工业题材纪录片工人形象塑造与视听叙事研究——以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为例

    徐艺欣黄鑫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 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因其独特的切入角度、新颖的题材、高质量的制作,备受广大观众好评.《大国工匠》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向全社会传播了"工匠之风",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文章从《大国工匠》对工人形象的塑造和对国家形象的传播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画面语言、声音、光影等影像化叙事手法的成功之处.

    纪录片工人形象工匠精神视听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