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广西少数民族科普成效路径浅析

    吕游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科普成效,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文章以提升广西少数民族科普成效为研究重点,分析当前广西少数民族科普情况,发现存在科普资源不足、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活动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开展不同形式的广西少数民族科普内容,打造广西少数民族科普宣传模式,凝聚广大社会科普力量,形成广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合力的有效对策建议,为提升广西少数民族科普成效提供参考.

    广西少数民族科普科普资源

    健康科普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孙茹曹荟李晶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科普的全媒体传播对公众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一种具备多渠道、多元化以及强互动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着传播渠道多元、受众需求增长、传播主体多样、互动性增强等显著特点,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度不强、深度沟通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健康科普的全媒体传播需以严格审核为基础,奠定良好的用户信任度,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以互动式体验为关键,激发用户参与其中,提升用户热情;以技术创新为传播动力,拓展传播多样形式,增强用户吸引力;以严格规范监管为保障,守护公序良俗,提升用户安全感.

    健康科普全媒体传播用户

    数字化转型中传统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曾育林
    60-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的关键问题,探讨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分销的物流和成本问题,以及消费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等挑战.同时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传统出版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多元化内容形式、分发渠道和全球化市场拓展等机遇.基于此,提出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建议,包括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版权保护与安全管理、推动内容创新与多元化发展以及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新兴技术应用.通过全面探讨这些挑战与机遇,旨在为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成功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版权保护人工智能区块链

    林草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的探索

    李文军李慧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林草学术期刊办刊单位多、办刊力量分散的现状,分析林草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的紧迫性;借助马库森的产业集群理论,采纳各产业集群类型的架构优点,选择将林草学术期刊集群建成学会支持式期刊集群;提出依托中国林学会林草科技期刊分会,分3个阶段逐步建成林草学术期刊集群的设想.希望通过林草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优化整合现有林草学术期刊资源,有效提升林草领域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林草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林草学术期刊集群化产业集群理论数字出版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非共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蒋建斌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行评议作为科技期刊筛选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核心机制,目的是利用其专业性和高效性确保学术质量.然而,实践中常因专家审稿意见分歧产生非共识问题与困惑,这不仅降低了审稿效率,还可能损害学术公正性,影响论文质量.文章探讨了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非共识问题的成因,涵盖观点差异、内容解读多样性及潜在利益冲突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改进同行评议,降低非共识问题带来的负面困扰,提升科技期刊的审稿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非共识审稿质量

    技术影响下的我国童书出版业态创新、伦理反思与未来进路

    李晶晶李琳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童书出版向深度融合迈进,童书的内容分布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应用场景.但在此过程中也引发了出版不公、数字茧房、隐私夺取等伦理问题,因而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规避其失序发展,持续发挥技术对童书出版的正向驱动.

    童书融合出版出版业态伦理问题

    2014-2023年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郭昊陈强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的文献量在过去10年中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等期刊中,形成了以任胜利等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体和以《中国科学》杂志社等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研究内容方面,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经历了从早期关注"语言质量提升"逐步转向"期刊国际化发展",并逐渐聚焦学术质量、出版伦理和开放获取等新兴话题.展望未来,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将重点关注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文期刊的国际化传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出版领域的应用,探索开放获取的出版运营模式,并加强对出版诚信问题的防范与治理,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科技期刊国际化传播英文摘要开放获取出版诚信

    古籍数字出版的困境分析

    王梦圆潘梓介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籍数字化出版面临多重困境:资源整合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协调,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资源封闭性显著,古籍数字资源被限制在特定机构或平台内,难以实现广泛共享;盈利机制不健全,古籍数字化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受到质疑;盗版现象频发,严重损害了古籍数字化出版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古籍数字出版需要业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创新,推动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源知识生产共享古籍数字出版古籍数字化

    编舟术:论数字时代口述历史图书的整合性编辑策略

    王琳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拢细分学术领域此前较少被合并讨论的智化编辑行为,以"编舟术"指称口述历史编者将数字文本转化为印刷文本,在书籍秩序内外建立包容性叙述的整合性编辑策略;以广州美术学院"987 口述史工程"的衍生丛书编辑为例,展示"编舟术"的一种实践尝试.

    口述历史图书书籍的秩序整合性编辑策略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研究进展

    李江波牛士航侯扬张会增...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和研究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实现转变的关键举措,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Web of Science和CNKI检索人文社科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的相关文献,从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指标体系三个方面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总结国内外的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研究现状.结果/结论:以往的学术专著评价均以同行评议为主流方法,但这无法避免地受到审稿专家的局限.传统学术评价基于Web of Science、CNKI等平台的数据,而新型学术评价基于各种社交平台及网站的Altmetrics指标,即被评价或转发的相关信息.此外,国外相关研究注重数据采集和聚合平台建设,而国内研究更多地侧重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学术评价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