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交媒体对健康行动意图的影响: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回顾

    刘晓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回顾和分析相关理论模型,发现社交媒体在健康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受众的行为态度和意向.实证研究显示,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健康信息的采纳和行动意向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在宫颈癌疫苗接种和健康信息共享等方面表现显著.此外,个体的易感性、感知利益和社交媒体接触都对健康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未来进一步深入探究社交媒体在不同健康领域的传播效果和影响机制,以及研究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

    社交媒体健康行动意图实证研究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苗寨八年》中的生态文明影像表达

    梁静芸李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苗寨八年》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村苗寨为背景,记录了苗寨人民八年里的生活变迁和奋斗历程,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及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文章对该片中的生态文明影像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纪录片如何讲好广西生态故事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启迪.

    纪录片《苗寨八年》生态文明

    基于Python分析的健身类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宋杰张娇阳张弘瑞柴苇...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健身类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推动其规范化发展,对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推广全面健身理念大有裨益.研究由新媒体视域出发,基于Python数据统计和深度访谈结果,对主流媒体平台B站中典型的健身类新媒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情感分析、关键词分析和访谈结果三个维度的考察,多方面展示健身类新媒体传播的效果及反馈,并结合其内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最终为其传播路径提供一定发展性建议与参考,希望提升健身类新媒体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Python健身传播

    基于Reality Capture的古代佛龛数字建模技术研究

    崔阿敏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eality Capture建模技术对响堂山石窟和华严寺佛龛进行照片采集与模型构建,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与保护,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永久性的图像资料,为文物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古代佛龛照片建模南响堂千佛洞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数字化研究

    基于网络评价文本的岭南乡村民宿住客体验感知研究

    陈秀刘祥瑞任欣鹭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广州增城乡村民宿为案例地,通过网络爬取住客评价文本,借助ROSTCM 6.0 软件和UCINET软件进行高频特征词获取和分析、社会网络语义分析、高频词中心性分析和情感倾向分析,分析总结出住客的关注焦点,挖掘出住客情感体验倾向及各情感倾向占比,并为增城乡村民宿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网络评价文本乡村民宿住客体验

    城市文化空间建构的媒介实践逻辑研究——基于重庆特色街区的考察

    周继青
    25-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城市改造更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被进一步运用到当地街区的改造更新中,使城市街区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空间.文章基于重庆特色街区的考察和相关访谈结果,思考城市特色街区之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功能,并探析重庆城市文化空间建构的媒介实践逻辑.

    城市文化空间媒介实践城市特色街区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类图书的编创实践——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解说手册"为例

    赵福生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充分发挥出版社的职责和出版优势,在策划准备、架构设计等环节深耕细作,同时结合图书出版中的新技术、新形式,编创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解说手册"图书.这不仅是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自然生态环保故事,同时也是在努力打造我国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范本,通过发挥图书的传播功能,满足国家公园自然和文化资源全民共享的需要,进而提高全民生态素养.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编创三江源图书出版

    浅析六自由度动感平台在科普展项中的应用——以上海天文馆"飞越银河系"为例

    高俊文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天文馆的"飞越银河系"展项为例,介绍了六自由度动感平台的原理和结构,并分析了该展项在空间、机械、电气和安全性方面的设计特点,展望了六自由度动感平台在科技馆和其他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前景.

    六自由度科技馆应用机电展项虚拟技术

    诗以载道:短视频视域下的气象科普——以《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为例

    黄奕廷王亮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让科研成果与防灾减灾服务双双"飞入"百姓家.细观当下,短视频加速发展,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掀起复兴热潮,为气象科普的"破圈"传播带来广阔空间.2023年,微信公众号"@江西气象"联合微信公众号"@中国气象"平台,推出《古诗词里的气象密码》系列短视频,该栏目以传播气象知识为根本,以品鉴诗词文化为线索,结合现代视听技术,构建融媒体矩阵,推介本地景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气象基本知识、节气物候特征、时令农事活动和古诗词相结合,探赜传统文化与气象科普的契合点,更好地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对在融媒体语境下的气象科普手段与形式创新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气象科普短视频古诗词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小众"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路径探究——以湛江糖祖文化为例

    吴若贤李羡张瑜家周威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湛江市遂溪县糖祖文化面临着传播传承发展源头力量薄弱(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文化传承人才断层)、传播传承发展创新势头不强(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创意贫乏)、传播传承发展效果不佳(传承渠道受限、经济文化价值有待深层发挥)的多重困境.文章采用tableau数据可视化仪表板、实地调查、人物访谈多种方法结合,对糖祖文化传播传承困境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以期探索出其传播传承的有效路径.

    非遗文化糖祖文化新媒体小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