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

冯长根

旬刊

1000-7857

kjdbbjb@cast.org.cn

010-62103282;621381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导报/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的重要学术出版单位                 ——科技导报社   科技导报社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主要承担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学术活动评选、编辑论文文集、组织学术会议、编制科普挂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等任务的学术性出版机构;目前主办或组织编辑的学术出版物包括:《科技导报》(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半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双月刊),以及《学科发展蓝皮书》(每年一卷)。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1980 年创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快速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 1994 年创刊,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科技类文摘中文检索学术期刊,每期登载 3 000 多条学术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并列有作者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料性、工具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 2006 年 2 月创刊,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旨在促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水平的了解,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学科发展蓝皮书》是一本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现已出版 2002 卷、 2003 卷、 2004 卷、 2005 卷共 4 卷,可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科技导报社还承担了下述几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1 )承办“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评选出 100-200 篇左右的优秀学术论文,每年 4-5 月启动,当年年底评选完毕,《科技导报》次年第 1 期公布获奖论文名单,中国科协在第二年的全委会工作会议上颁奖表彰。( 2 )承办“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评选工作。每 3-4 年评选颁发一次,从中国科协系统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或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有关渠道报送的,已被各级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实施,且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建议中评选产生。( 3 )参与年度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工作。该项工作 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共同主办,科技导报社承办 。( 4 ) 负责承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有关分会场等学术会议。( 5 )组织出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部分分会场学术论文集。( 6 )编辑、绘制并发行中国科协下达的科普挂图任务。( 7 )承担中国科协下达的有关课题研究、科普专项等任务。( 8 )负责“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建设、维护工作。( 9 )参与筹建“中国科技学术网”的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导报社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济济、组织健全的优势,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出版建设平台,以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努力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赋能新污染物治理,创新保障人民饮水健康

    侯立安
    1页

    河湖水体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去除技术及防控对策

    王斌李文嘉王涛李江...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河湖水体中新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检出频率和类型逐渐增多,新污染物治理已成为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相较于传统污染物,新污染物具有隐蔽性、广泛性、环境持久性及慢性健康效应等,对河湖水生态环境安全和饮水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我国针对新污染物治理总体上起步较晚,面临监测技术手段较少、污染物质底数不清和相关防控法规不完善等难题.通过梳理新污染物的政策与行动计划发展情况,分析了河湖水体中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总结了河湖水体中新污染物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河湖水体新污染物防控策略和健康风险效应评价方法.

    河湖水体新污染物风险评估污染物去除技术

    我国城镇污泥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治理现状及防控策略

    李江邹晓爽王斌侯立安...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我国城镇污泥中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梳理了污泥处理处置对新污染物的去除特征,提出了污泥中新污染物治理现状的不足,凝练了污泥新污染物治理研究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由此提出了防控策略.从各类新污染物在污泥中的存在水平来看,抗生素检出率较高,浓度高达μg/g dw;全氟化合物和内分泌干扰物浓度处于ng/g dw级别;微塑料存在水平普遍较高,丰度范围为1600.00~56400.00个/kg dw.污泥厌氧消化和好氧堆肥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泥中存在的新污染物.不同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利用性等污染物自身条件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多种新污染物共存体系的去除路径及降解机制,可采用优化堆肥条件和引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相结合的策略来提高新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获得较安全的堆肥产物.土地利用是污泥堆肥产物的最终去向,我国亟须开展对污泥土地利用过程中各类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并建立相应的限量控制标准,以便为污泥土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城镇污泥新污染物赋存特征控制技术防控策略

    新污染物抗生素菌渣环境污染防控策略

    周睫雅侯立安田书磊王旭明...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抗生素菌渣环境风险管控需求与当前的处理现状,讨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抗生素菌渣环境污染防控管理的重点和思路.为实现抗生素菌渣的环境风险长效管理,针对菌渣中污染物质的有效控制,提出了 3项关键策略:开展生产信息调查和危害筛查,持续调查评估,明确风险状况,并进行抗生素耐药风险评估;支持科技研究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抗生素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产学研用"一体化,建立科技专项、加速监测预警方法的开发,并推动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及其工程化应用;完善菌渣安全利用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实验室及大田试验探究抗性风险传播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资源化产品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以及资源化产物的流向管理与长期安全性监测制度,以全面推动抗生素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源头污染的有效防控.

    抗生素菌渣抗生素耐药风险源头防控

    城镇污水厂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封涛涛王斌李江王涛...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新污染物的重要源和汇,是控制新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屏障.城镇污水中新污染物赋存特征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污水中新污染物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与区域环境条件、服务区域人口密度、污水来源、社会经济状况和产业布局等因素密切相关;解析了新污染物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各单元的迁移转化规律,明晰了污水处理厂新污染物去除受污水处理工艺、新污染物种类等关键因子影响;阐明了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新污染物面临法规标准空白、监测技术短板明显、风险评估体系建设难度大、去除技术时效性低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防控对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污染物赋存特征污染物去除技术

    苯并[a]芘厌氧降解菌群的富集及其条件优化

    易倩文肖芳邹晓爽李江...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污泥-秸秆联合厌氧污泥体系中富集出以BaP为唯一碳源的菌群——YQ-BaP菌群,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菌群降解能力的影响,采用GC-MS分析苯并[a]芘降解的中间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该菌群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和Methyloversatilis.该菌群在培养14 d后对30 mg/L BaP的降解率稳定在38.69%±6.24%,对菲和芘的降解效果更佳.YQ-BaP菌群在pH=7和35~40℃时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当BaP初始浓度为20 mg/L时,对BaP降解率达到46.89%.GC-MS分析表明,BaP在降解过程中产生菲、蒽和萘等羟化和甲基化代谢产物.研究显示,该菌群具有较强的BaP降解能力,可为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苯并[a]芘厌氧污泥厌氧降解菌群降解产物微生物群落结构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关节炎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梁家铭陈欣马志燕张颖煜...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由机械损伤、炎症和代谢紊乱等因素导致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延缓关节炎症进程的临床物理治疗方法.从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中收集并整理体外冲击波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进而总结体外冲击波治疗受损软骨和重塑软骨下骨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改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提供依据.

    体外冲击波骨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

    抗炎类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马志燕贺子晔梁家铭赵琳琳...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关节囊的炎症.关节软骨炎症反应通常与OA微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阐述了炎症反应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探讨了应用环氧化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抗炎类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炎症反应软骨损伤氧化应激抗炎类药物

    柑橘黄龙病检测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

    张天宇杨钙仁何寻阳刘秋梅...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黄龙病是在柑橘产业中最具危害的细菌传染性病害,是柑橘产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大威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以纳米孔测序和图像数据集为主的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梳理了目前防控柑橘黄龙病的主要手段,包括传统防控方法、抗病育种、药物制剂防控和生物防控等.结合目前柑橘黄龙病抗(耐)病性与防控、检测技术的基本现状,提出可在建立黄龙病菌体外培养技术、发展田间快速检测技术、抗(耐)病新品种的规模化产出创新技术、柑橘黄龙病菌致病机理和绿色防控等方向深入研究.

    柑橘黄龙病黄龙病病原菌致病机理检测方法防控方法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王波丁海涛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从细胞、蛋白和基因3个层面综述了布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细胞水平的研究提示布鲁氏菌感染后的外周血巨噬细胞、T细胞的亚群特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巨噬细胞特殊能量代谢途径可辅助诊断布病;蛋白水平的研究提示重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2b可辅助诊断布病;基因水平的研究提示某些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可辅助诊断布病.从疫苗研发和新型蛋白质靶点2个层面综述了布病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二磷酸脲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是疫苗研发和药物制备的重要靶点,布鲁氏菌感染后的某些功能性效应蛋白可成为布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布鲁氏杆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志物传染病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