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

冯长根

旬刊

1000-7857

kjdbbjb@cast.org.cn

010-62103282;621381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导报/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的重要学术出版单位                 ——科技导报社   科技导报社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主要承担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学术活动评选、编辑论文文集、组织学术会议、编制科普挂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等任务的学术性出版机构;目前主办或组织编辑的学术出版物包括:《科技导报》(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半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双月刊),以及《学科发展蓝皮书》(每年一卷)。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1980 年创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快速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 1994 年创刊,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科技类文摘中文检索学术期刊,每期登载 3 000 多条学术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并列有作者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料性、工具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 2006 年 2 月创刊,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旨在促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水平的了解,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学科发展蓝皮书》是一本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现已出版 2002 卷、 2003 卷、 2004 卷、 2005 卷共 4 卷,可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科技导报社还承担了下述几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1 )承办“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评选出 100-200 篇左右的优秀学术论文,每年 4-5 月启动,当年年底评选完毕,《科技导报》次年第 1 期公布获奖论文名单,中国科协在第二年的全委会工作会议上颁奖表彰。( 2 )承办“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评选工作。每 3-4 年评选颁发一次,从中国科协系统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或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有关渠道报送的,已被各级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实施,且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建议中评选产生。( 3 )参与年度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工作。该项工作 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共同主办,科技导报社承办 。( 4 ) 负责承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有关分会场等学术会议。( 5 )组织出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部分分会场学术论文集。( 6 )编辑、绘制并发行中国科协下达的科普挂图任务。( 7 )承担中国科协下达的有关课题研究、科普专项等任务。( 8 )负责“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建设、维护工作。( 9 )参与筹建“中国科技学术网”的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导报社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济济、组织健全的优势,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出版建设平台,以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努力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粒子物理的主旋律——希格斯粒子

    王贻芳
    1-2页

    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素质和成长路径——基于"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对象样本的画像分析

    刘雅琦韩思嘉白麒钰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表彰对象的相关信息,围绕群体特征、能力素质和成长路径开展画像分析,以挖掘工程师群体成长的共性规律.研究发现,卓越工程师以良好的工程技术知识技能为前提、以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为使命、以极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国家需求和产业发展为牵引,通过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学习、重大任务团队协同攻关、潜心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而实现成长.基于此,通过剖析当前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工程师科技奖励人才培养

    欧洲守望者号日地L5点空间天气卫星布局进展及启示

    王赤李明魏海燕时蓬...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空间局在空间安全领域布局守望者号空间天气专用业务卫星,成为全球空间天气研究预报和服务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之一.指出利用日地拉格朗日L5点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具有独特优势,简述了守望者号任务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回顾了其漫长的推进历程、未来实施计划及美国积极参与守望者号任务的情况.提出中国须高度重视空间天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安全的影响,努力抢占空间科技制高点,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积极推进中国自主空间天气天基监测系统的发展.

    空间天气太阳爆发监测预警空间安全

    美国芯片补贴"护栏条款"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丁如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护栏条款"是美国芯片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目的是限制拥有领先芯片技术的企业在中国投资、扩产或提供技术授权,同时限制美国掌握先进技术的研究机构与中国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已实施的芯片基金追回机制的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护栏条款"下追回机制的适用范围、例外情形和惩戒措施.梳理了"护栏条款"的三重护栏机制,包括对申请主体的限制、对申请企业在中国进行扩产的限制以及对企业与中国主体合作研究的限制,分析了"护栏条款"对芯片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影响,并立足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了中国在国内法规完善以及国际规则运用和构建方面应对"护栏条款"的建议.

    美国芯片补贴护栏条款扩产追回技术追回补贴规则

    服务型老年公寓的国际发展态势及启发

    周燕珉郑远伟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服务型老年公寓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辨析了有关概念、体系定位和主要特征,概括其作用和影响并归纳了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发现:服务型老年公寓是介于普通住宅和专业照护设施之间的多种建筑的统称,住房和养老服务灵活组合是其标志性特征;该类建筑的发展可以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合适居住选择、降低平均生活成本,促进市场多元主体介入、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近年来该类型在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呈现出城区化、小型化、服务能力强化等趋势.我国现阶段老年公寓建设面临术语混乱、标准缺失等问题,上述国际经验能够从定位、作用和趋势上帮助厘清老年公寓的概念,回应发展必要性和方向性问题.

    服务型老年公寓老年人养老建筑老年人公寓养老服务

    认知友好社区建设研究进展

    董慰赵月镭董禹蔡佳淇...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认知友好社区的理念与意义,挖掘了认知障碍群体的群体属性、行为特征与环境需求,探讨了认知友好社区在物质环境(安全寻路、环境刺激、需求满足)与社会环境(社会资本、社会认同)方面的建设要点,提出了挖掘认知障碍群体需求与偏好、探索环境因素刺激类别与作用机制、量化分析环境影响效用、构建认知友好社区评估体系等建议.

    认知障碍群体认知友好社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广义无障碍视角下的感官花园研究进展

    冯天仪贾巍杨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义无障碍理论视角,总结了关于感官花园相关研究,发现其逐渐向服务群体、涉及空间和设计性能方面的广义无障碍方向转变.从研究方法、健康效益、通行设计与感官设计策略等方向梳理了感官花园的学术动态,提出广义无障碍景观是感官花园的发展趋势,未来感官花园研究应扎实拓展循证依据,并转译为精细化、可实施的设计导则.

    感官花园广义无障碍健康残疾人老年人

    中国能源贫困的统计测度、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丁煜莹高志刚克甝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了能源贫困指数,利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分析了中国能源贫困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分析表明:中国能源贫困整体有所缓解,地区间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收敛态势,区域间差异最为明显,用能结构差异程度最大;能源贫困具有持续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

    能源贫困统计测度区域差异

    基于网络舆情的大城市全龄空间问题识别及规划应对策略——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贺慧张庆昊刘畅谢楚婷...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不足、"龄群一空间"失配等问题,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网络舆情大数据,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识别与各年龄群体相关的重要空间问题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龄空间问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老旧社区、学校及其周边街区、商业办公区等空间类型容易集中产生与特定龄群有关的问题;城市交通空间、实施更新后的居住空间等容易产生与全龄人群有关的问题;蓝绿公共空间是产生问题最少的空间类型.建议从"支持特定龄群使用"和"包容全龄人群共享"两方面优化我国全龄友好型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全龄友好规划策略

    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能源系统技术推广应用评价方法

    梁琛马喜平董晓阳李亚昕...
    9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打破了各种终端能源网络间的界限,对其技术推广应用进行综合评价是推动IES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IES技术范畴广、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繁杂的问题,结合运筹学综合评价理论和数字画像技术,建立IES技术推广应用评价模型和方法.该评价模型以海量监测数据及IES运行数据为基础,从环境、性能、经济、社会等维度生成多源特征评价标签体系,融合多方面IES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构建完整、多维的IES技术画像;根据专家打分、IES原始数据重要信息特征筛选,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对标签赋权,精细化计算权重形成精准刻画IES技术画像的轮廓.选取上海临港国家级IES示范项目以及北方某园区级IES项目为算例进行评估验证,结果证明本模型和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适用性,可为IES设计建设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综合能源系统画像技术技术推广应用评价体系标签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