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

冯长根

旬刊

1000-7857

kjdbbjb@cast.org.cn

010-62103282;621381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导报/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的重要学术出版单位                 ——科技导报社   科技导报社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主要承担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学术活动评选、编辑论文文集、组织学术会议、编制科普挂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等任务的学术性出版机构;目前主办或组织编辑的学术出版物包括:《科技导报》(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半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双月刊),以及《学科发展蓝皮书》(每年一卷)。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1980 年创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快速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 1994 年创刊,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科技类文摘中文检索学术期刊,每期登载 3 000 多条学术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并列有作者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料性、工具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 2006 年 2 月创刊,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旨在促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水平的了解,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学科发展蓝皮书》是一本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现已出版 2002 卷、 2003 卷、 2004 卷、 2005 卷共 4 卷,可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科技导报社还承担了下述几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1 )承办“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评选出 100-200 篇左右的优秀学术论文,每年 4-5 月启动,当年年底评选完毕,《科技导报》次年第 1 期公布获奖论文名单,中国科协在第二年的全委会工作会议上颁奖表彰。( 2 )承办“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评选工作。每 3-4 年评选颁发一次,从中国科协系统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或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有关渠道报送的,已被各级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实施,且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建议中评选产生。( 3 )参与年度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工作。该项工作 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共同主办,科技导报社承办 。( 4 ) 负责承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有关分会场等学术会议。( 5 )组织出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部分分会场学术论文集。( 6 )编辑、绘制并发行中国科协下达的科普挂图任务。( 7 )承担中国科协下达的有关课题研究、科普专项等任务。( 8 )负责“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建设、维护工作。( 9 )参与筹建“中国科技学术网”的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导报社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济济、组织健全的优势,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出版建设平台,以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努力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速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符淙斌
    1页

    智能电网的网络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

    岳芳王雪珍姜山
    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电网将网络和信息技术与电网融合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但在高度信息化和互联环境下,智能电网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风险.概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架构,指出其双向可交互性是与传统电网最大的区别.总结了智能电网的安全漏洞和面临的网络攻击,主要分为机密性攻击、完整性攻击和可用性攻击3类.总结回顾了机器学习、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增强智能电网网络安全的新策略,机器学习算法可增强电网故障检测和攻击识别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和防篡改特性为智能电网提供身份验证、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解决方案,量子计算在电网故障诊断和数据传输安全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提出了未来的主要挑战和研究方向.

    智能电网网络攻击机器学习区块链量子计算

    边缘计算与区块链在智慧用电中的应用

    赵志宇谢林江耿贞伟杨本富...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平台的逐步构建,用电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也有了实质性进展.介绍了边缘计算在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智能充电的研究及应用情况,阐述了区块链在电费结算、电力交易和电动车充电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智慧用电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面向边缘侧的区块链技术、云边协同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平台与数据集成设计、多方对账业务的应用等.

    边缘计算区块链智慧用电融合应用

    基于边缘计算与区块链融合的智慧用电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杨开兴满红任刘秀陈晨...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力行业大力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从电网用电侧实际业务需求出发,设计了基于边缘计算与区块链融合的智慧用电平台,该平台在传统平台上将区块链技术与边缘计算进行融合应用,将原有中心化的模式向去中心化模式转变,通过下沉采集和计算压力,减轻云端计算负荷、降低网络压力,提升用电数据采集和高效应用能力;同时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边缘计算,实现协同、安全可信和数据共享.阐述了智慧用电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以及云端、边端边缘节点、边端区块链的具体技术架构、平台逻辑架构、业务应用架构和总体数据架构.在完成平台架构设计的基础上,梳理了用电平台中智能费控、多方电费对账、智慧台区的具体业务逻辑,并提出了对应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流程.该平台可以满足高实时性电费计算、用电检查、线损分析、电压质量监测等精益化用电管理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和多样互动的用电体系建设.

    边缘计算区块链融合架构业务应用智慧用电

    云边协同与区块链融合架构研究与设计

    李申章杨铮宇李力马鑫堃...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理论、关键技术、具体架构设计等层面研究了云边协同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云边协同与区块链融合架构研究与设计包括了总体融合应用研究与设计、云边协同与区块链交互应用设计、基于云边协同的区块链管理功能设计、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合约管理设计、基于云边协同的区块链数据管理设计.通过研究云边协同与区块链融合的可行性和优势,设计出两者互相融合的通用性架构,该架构可以应用于智慧用电、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管网、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

    云边协同区块链智能合约Docker容器架构设计

    基于容器化的云边高效应用管控方法及应用

    张建文毛正雄姜莹黄世锋...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边缘计算需求激增,云边协同成为未来重要演进方向,云边协同发展的难点之一是对边缘端及运行于其上的应用的部署、管理和更新升级,而容器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思路.基于容器技术轻量化、部署快、易移植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容器化的云边高效应用管控方法,包括在云边协同的总体架构中增加容器设计、基于容器进行应用协同设计;研究了云端部署更新管理机制;对容器的应用部署及更新、容器及应用下发等设计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和实现.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系统能耗、效率、计算时延和云端CPU(中央处理器)使用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进而使系统更新速率、服务器可用边缘节点数量以及处理的数据容量都有所提升,能够大幅度对云边协同系统进行优化,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整体系统的计算能力.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智慧用电平台边缘侧计算资源紧张、边缘设备异源异构、服务管理需求复杂多样等问题,实现了智慧用电云边协同平台的高效应用管控.

    云边协同容器设计Docker基于容器的应用协同

    运行于边侧物联网设备的区块链轻型应用研究与实现

    衡星辰普钢李零陈达...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目前解决区块链存储问题的研究进展及解决方案.结合智慧用电平台边缘侧区块链的部署情况,在区块链轻型应用方面,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分布式区块链存储方式实现边侧区块链数据存储.通过边侧区块链节点历史区块数据定时备份、共识算法多样选择和区块链镜像裁剪等方法配合实现边侧区块链节点的轻量化.指出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持续发展,仍需持续深入研究,以寻找更加优化的算法模型和解决方案.

    区块链边缘节点分布式哈希表链下存储智慧用电

    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风电叶片内腔缺陷检测

    张成义郭贺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叶片轻微裂纹难于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检测方法:通过在主干网络部分使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代替空间金字塔池化(SPP)以适应不同大小和比例的目标,将注意力机制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SE)插入主干网络中以增加网络对微小缺陷的敏感度,使用结构化交并比损失(SIoU-Loss)代替完全交并比损失(CIoU-Loss),以进一步提高新网络的准确性和训练速度.针对以上检测方法采用自建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5s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4.29%,与YOLOv5s模型相比提升了 7.03个百分点,检测精度与其他的主流模型对比依然具有优势,检测速度为42.78 f/s.该方法在风电叶片内腔缺陷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和效果.

    YOLOv5s模型风电叶片缺陷检测

    基于改进SSD模型的风电叶片内腔缺陷检测

    郭贺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叶片内腔结构复杂、缺陷种类多样、难以准确检测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单次多边界框检测器(SSD)缺陷检测算法,并提出3方面改进:通过将SSD基础网络由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VGG-16)变成残差网络(ResNet101)以优化预测边界框的回归和分类任务的输入特征;通过加入全卷积空间注意力模块(FCSE)使模型更加关注重要特征,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在损失函数中添加超参数来控制平滑区域,使模型更加稳定.在自建风电叶片内腔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的SSD模型平均精度(mAP)值为83.6%,比原始SSD模型提升了 9.4个百分点,检测精度优于其他基于SSD框架的主流模型,同时该模型大幅减少了模型参数量,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和存储需求,检测速度为31.6 f/s,可满足实际生产工作中的检测速度需要.

    风电叶片单次多边界框检测器缺陷检测

    碳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研究进展

    廉兆龙李晓屿陈鹏孙彬...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近年利用碳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的研究进展,根据引入碳纳米材料的不同方式将增强方法分为内部掺杂法和外保护层法,探讨了 2种方法的作用机理与改性效果;分析了碳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存在的不足,认为改性操作简单、降低填料团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聚氨酯泡沫碳纳米材料压缩强度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