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空军工程大学科研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空军工程大学科研部

于雷

双月刊

2097-1915

kgdbjb@163.com

029-84786434

710051

西安市空军工程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空军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航空工程、地空导弹、电子信息以及相关基础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本刊为2004、2008、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本刊被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力-电耦合下天线罩电性能仿真及分析

    吉建民王伟余慧龙刘涓...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飞行工况下,热力载荷会改变高速飞行器天线罩原有的电磁特性,从而影响制导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六面体网格划分的热-力-电耦合模型及仿真方法,可准确表征高速飞行工况下天线罩介电温漂和结构变形对电性能的影响.基于天线罩热-力-电共享网格模型,首先通过瞬态热仿真得到天线罩响应温度场,通过静力分析得到天线罩结构变形场.然后,将天线罩介电温漂和结构变形准确传递到其电磁仿真模型中,并采用三维射线跟踪法计算其电性能.最后通过一个典型算例对高速飞行工况下天线罩电性能的变化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电性能变化非常明显,也进一步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高速飞行器天线罩热-力-电耦合介电温漂结构变形电性能

    二极管选型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的性能影响

    李安淇吴雄斌徐一昊周永金...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量选择表面技术主要通过周期结构加载非线性器件可自适应实现对高功率入射波的非线性响应,即"低通高阻".以二极管选型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首先,通过注入实验评估不同型号二极管在高功率信号输入时的功率毁伤阈值,并进行相应的毁伤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达到 47 dBm时,BAP65 二极管内部电流过载引发热失控,导致毁伤;其次,选择 4 种不同型号的二极管评估它们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的插入损耗和屏蔽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0.75~0.9 GHz,加载MMP4401 二极管的能量选择表面具有低于 0.5 dB的插入损耗和大于 15 dB的屏蔽效能.此外,双管并联的能量选择表面表现出较好的屏蔽效果,而单管则具有更低的插入损耗.

    能量选择表面高功率微波PIN二极管毁伤阈值

    天线罩针刺织物根部结构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

    吴焘苑贺楠李阳秦高磊...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耐高温天线罩对根部强度及根部材料与金属连接件热膨胀系数匹配性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多种针刺结构石英纤维天线罩织物,并在罩体根部引入氧化铝纤维,系统研究了罩体根部材料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网毡含量可以提升材料的拉伸性能,但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会有所下降,压缩强度在网毡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有所降低.通过在根部引入氧化铝纤维,罩体根部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提升,但材料的高温拉伸强度随氧化铝纤维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文中对相关工艺及材料性能研究为耐高温天线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针刺织物结构设计天线罩氧化铝纤维热膨胀

    不可展曲面功能结构激光刻蚀实验研究

    汪建姜开宇秦傲梁化斌...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结构在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对大曲率不可展曲面电磁功能结构的加工是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提出将激光控制软件与导轨运动控制软件进行集成开发,结合分区加工的方法,实现球形不可展曲面电磁功能结构的激光刻蚀.通过将直径 100 mm的 304 不锈钢半球面划分为 2 个区域,在 2个区域内分别采用 3D投影和旋转加工 2 种不同加工方式,更好地保证了单元结构的加工质量.3D投影应用于切平面夹角β<45°的区域,可以一次性形成激光加工轨迹,省略了分层加工的多次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单元加工效率,保证了加工精度.在β>45°区域内采用样件旋转方式,同步调整激光束与球面待加工单元位置,以保证激光束与球面待加工单元法向相重合,减小激光入射角,有效地提高了加工单元的精度.分别利用去除率和样点均方根差评估加工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约为 1.00~1.03,样点均方根差约为10~35 μm,整体加工效果显著.

    不可展曲面激光标刻功能性结构分区加工

    含LaPO4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钟文丽刘一畅秦高磊马新洲...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高温抗氧化、耐腐蚀、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做于天线罩耐高温透波功能材料.以氧化铝纤维为增强体,以氧化铝浆料、莫来石溶胶为基体,磷酸镧作为界面层材料,制备出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在室温以及 1 200℃的拉伸强度进行表征,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引入 LaPO4 界面相的复合材料,室温下的拉伸强度为148.3 MPa,1 200℃下的拉伸强度为 129.6 MPa,与无界面相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相比分别提高了 20.1%和24.9%.无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断口平整,呈现脆性断裂,存在 LaPO4 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断口有大量纤维拔出,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含有 LaPO4 界面的复合材料在10 GHz、常温下介电常数均值为 5.77,介电损耗为 0.001 8.在 1 300℃下材料的介电常数均值为 6.18,介电损耗为 0.002 0.相对于常温条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变化率分别为 7.10%和 11.1%,满足变化率小于 15%的要求,有望用于透波复合材料领域.

    氧化铝磷酸镧界面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透波率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防除冰系统流场与传热特性分析

    陈晓宇司源陈龙
    36-4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与其内/外流场的流体流动行为及传热特性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微流道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流场-传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以气热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微流道实现手段,进行了典型翼面前缘电磁功能结构的流场与传热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15℃的外部条件下,基于微流道的防除冰方案具备满足防除冰需求的潜力,为后续进行气热防除冰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防除冰微流道流-热耦合传热分析

    限制负载角的永磁同步电机序列模型预测控制

    刘亮亮张庆超钱坤王浩然...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中增加负载角限制函数可以避免电机失步但会导致模型预测控制权重系数调节更加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限制负载角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权重系数模型预测控制.该方法基于字典法实现模型预测控制,对目标函数进行分层序列优化,实现无权重系数下的多目标优化.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实现负载角限制且动静态性能与传统方法一致,与传统方法相比,转矩与磁链的稳态误差相近,约为 0.3 N·m 和 0.005 V·s,但省去了权重系数的调整,减少了计算负担.

    负载角限制永磁同步电机序列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

    沈堤张仁猛齐铎余付平...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战斗搜救任务场景中,空中搜索救援等待区至跳伞区之间的往返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首先,针对基本蚁群算法易出现局部极值及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对启发函数、状态转移策略、信息素更新策略进行了改进.然后,针对单起点多目标点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设置分航点以生成共用航段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并以总路径长度表征任务准备负荷量与分别规划航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测试环境下,改进蚁群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分别缩减 15.4%和 14.2%,搜索救援通道的任务准备负荷量减少 25.4%.所提出的搜索救援通道规划方法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蚁群算法战斗搜救搜索救援通道规划共用航段

    涡扇发动机装机条件雨天环境使用能力试验验证技术

    梁言刘涛马争胜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验证国产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雨天环境下使用能力,以装机条件下该型动力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装机条件下发动机吞水试验、模拟雨天滑跑溅水试验以及雨中适应性试飞 3 项试验研究了该动力装置雨天环境使用能力.经试验发现,发动机在装机吞水条件下发生喘振,在溅水试验和雨中适应性试飞过程中工作正常.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发动机雨天环境验证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该型发动机吞水后喘振故障,系统验证发动机雨天环境使用能力.

    涡扇发动机装机条件吞水试验溅水试验雨中适应性试飞

    结构-功能一体化异种复合材料壁板优化与验证

    钟小平刘斌张纯李斐...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航空壁板结构承载-电气功能的一体化需求,对适用于智能蒙皮的异种复合材料壁板开展了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通过在高模量碳纤维蒙皮的外侧增加玻璃纤维层,进行了以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结构单元阵列-玻璃纤维复合顺序的壁板承载-电气功能一体化设计.针对异种复合材料结构的铺层优化需要考虑共胶接的分区域及铺层连续性的工艺要求,发展了基于丢层序列的优化方法,并对于加筋壁板的几何外形、筋条数量、筋条几何参数以及筋条与蒙皮的铺层角度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压缩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结构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收益,明晰了其压缩载荷下的屈曲模态及后屈曲失效机理.

    壁板结构-电气功能一体化屈曲失效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