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联合体EF-SECI知识创造模型的构建——基于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单案例研究

    张宏艳罗晓光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面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严峻挑战,还有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来解决.自主创新不是各创新主体孤立开展创新,而是发挥举国体制机制作用促进创新联合体各主体协同合作共同创造知识以解决技术难题.基于SECI知识创造模型,结合创新联合体的特征,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创新联合体知识转化途径,构建了EF-SECI知识创造模型,即创新联合体成员通过显性元素知识、显性架构知识、隐性架构知识、隐性元素知识之间的转化,能够形成持续上升的知识创造螺旋,实现创新联合体知识创造的目的.基于该模型研究发现:创新联合体的知识持续创造源于合作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创新联合体知识创造离不开成员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创新联合体的突破性创新是由渐进性创新转化而来的.因此,创新联合体组织者应该通过建立宽松的组织结构、良好的学习机制、有效的激励制度等手段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转化,进而实现知识创造的目的.

    创新联合体知识转化SECI知识创造模型

    基于哈肯模型的"才富"与"财富"对绿色技术创新共轭效应研究

    孙慧张若威
    20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科技人才集聚与绿色金融发展的共轭关系及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分析影响共轭效应水平的因素.选取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利用熵权法测度科技人才集聚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通过识别二者间共轭关系、判断共轭效应存在性并借助哈肯模型将其量化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首先,科技人才集聚与绿色金融发展两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其次,两系统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存在直接促进作用;最后,科技人才集聚与绿色金融发展各自也在对方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表明存在共轭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共轭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在中部地区和信息化水平高的地区更加显著,而在环境规制水平高、人口规模小的地区却难以发挥赋能作用.(3)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共轭效应均表现出积极影响,而能源结构的贡献显著为负,城镇化水平与环境规制存在不显著正影响.因此,从"才富"与"财富"两大要素非独立性角度,回答了二者在共轭驱动下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问题,强调各地区应兼顾"聚才"与"积财",为实现绿色低碳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才富""财富"科技人才集聚绿色金融发展共轭效应哈肯模型

    海上运输碳排放量评估与碳减排建议——以进口水果运输为例

    张雨龙廖翠萍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实有效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而进口水果涉及海上运输环节,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会比购买本地水果增加碳排放.为探究进口水果海上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实证分析从菲律宾、美国、南非、瑞典、泰国、新西兰、意大利、印度尼西亚、越南、智利10个国家购买1 kg水果,通过海上运输到中国上海港、广州港分别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菲律宾马尼拉港到中国广州港产生的CO2最少,为30g;从瑞典斯德哥尔摩港口到中国上海港产生的CO2最多,为660 g;以植树造林来抵消2019年中国因购买进口水果而产生的碳排放,最少需要种植20 853 hm的竹林,而以购买低碳亚洲有限公司的水力或生物能碳配额来抵消因此产生的碳排放,则需要花费4 821万元.因此,应建立碳标签制度,告知消费者购买商品碳排放量,推进全球碳足迹核算标准互认机制,推动消费者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碳排放碳抵消海上运输"双碳"碳配额进口水果

    中国高影响力论文的国内外合作特征——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

    武瑞敏张志强
    22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高影响力论文合作特征对国家、机构、研究人员寻求合适科研合作伙伴以及制定高效合作策略具有参考价值.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论文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值前1%的论文作为高影响力论文,筛得2003-2022年5 997篇中国地球科学领域高影响力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合作方式、合作分布以及合作主导性3个维度为表征的嵌入性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从节点个体行为和网络社区结构模型的无监督识别视角识别分析国内外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约99%的高影响力论文出自合作,且国际合作比例(53.68%)要高于国内合作比例(46.32%);高影响力论文的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均呈现不均衡的集中分布特征,国际合作集中程度更高;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性不断增强,但与不同国家合作的主导性角色有所不同,国内各机构的合作主导性角色差异也较明显,其中国内外科研合作网络均具有典型的"多核心-边缘"结构,美国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是国际和国内合作网络中最重要且最靠近几何中心的节点,同时扮演科研合作网络中最重要的中介枢纽角色.为推动中国科研合作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放矢地制定个性化的国际合作政策以提高科技合作效率,同时支持鼓励国内合作网络中心圈层的节点机构继续深入开展跨机构科研合作.

    高影响力论文科研合作合作特征嵌入性合作网络

    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自动化偏差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杨惠丽周蕾张慧君谭玲...
    24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I)辅助决策给管理者带来决策效能的提高,但当AI出现错误,决策者如不加以验证A1建议准确性就采纳其建议,将会导致严重错误.对人类使用AI过程中的自动化偏差的概念、行为规律、作用机制、影响要素等进行系统述评发现,自动化偏差具有跨领域发展的趋势,呈现过度依赖、降低警觉性和忽视验证、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可以从系统、环境、组织和个体等4个方面归纳影响自动化偏差的主要因素,分别涉及包括智能系统能否提供预测性信息以及系统能否即时反馈错误,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任务难度、工作量、任务复杂性、时间限制、对整体表现或决策准确性负责、信任和信心、知识水平的高低、能力等.未来应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受AI自动化偏差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要综合系统、环境、组织和个体要素揭示自动化偏差的形成机制,并制定出有效的去偏方案,帮助决策者正确利用AI辅助决策.

    人工智能自动化偏差自动化系统辅助决策文献综述研究现状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