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原航线飞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黄萌吴俊杰任佳莉庞毅...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垂直过载增量法,结合使用飞机颠簸数据统计分析 2014 年四条高原航线飞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即高原航线的飞机颠簸频率在 55%以上,拉萨航线高达 78.8%.进离场阶段遭遇颠簸的频率高于巡航阶段.发生飞机颠簸频率表现夏秋季节低,冬春季节高.巡航阶段发生飞机颠簸的高度集中在 6 900~8 700 m.进离场阶段发生飞机颠簸的频次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增加.飞机颠簸空间分布呈长条形,发生飞机颠簸高频区域是拉萨航线 91°E~93°E和 97°E~99°E区域以及九寨航线 31°N~33°N.

    垂直过载增量飞机颠簸时空分布

    顶管施工防渗漏技术研究——以锦江再生水顶管工程为例

    胡中华刘卫华张勇罗利...
    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管道防渗能力,从管网的使用场景及自身构造分析了顶管防渗的关键技术难题.引入张开角与张开值参数描述管节接头张开情况,说明了提高管节线形精度对于顶管防渗的作用.介绍了激光测量的线形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应用全天候线形监测控制系统提高顶管线形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从顶管精度的角度分析了该系统在顶管防渗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管节接头承载能力与张开长度之间的关系.针对锦江再生水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管节接头,提出了基于举升装置与密封性测试的管节对接优化方法,并在该项目进行了成功地应用,以上研究说明全天候监控系统与基于举升装置的密封测试方法对顶管防渗是有效的.

    再生水顶管施工防渗激光测量管节对接

    基于混合交通的机非交互秩序评价——以南浔泰安西路为例

    陆昆敏庄一舟詹小丽周子健...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渗透路网,对不同断面特性造成的机非交互情境差异性干扰交通流的情况进行秩序评价.以南浔泰安西路为例,引入 CAV 渗透比例,统计分析路段高峰期的交通流数据,提出了遗传算法校正CAV跟驰模型仿真参数,搭建 VISSIM仿真平台,以效率和安全两个角度为指标进行秩序评价.结果表明,路幅板块增多和渗透率的升高利于城市道路路网的运行,机非物理隔离可有效保证路面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机非交互渗透率跟驰模型断面类型秩序评价

    遥感技术在新疆双河市南部地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齐志龙呼冬强陆建国喜英...
    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地域辽阔,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地热资源丰富,亟须开展地热资源勘查.采用最新的 GF-2、Landsat-8 卫星数据,对双河市南部地区进行 1∶5万水文地质遥感解译,着重解译区内地貌、地质构造、泉点及泄出带的分布情况,采用 landsat-8 卫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圈定地热异常点.结合野外验证,对各种地质和地热信息进行动态对比分析,论述了工作区内地热地质演化及趋势变化与地热地质要素的空间分布特性及相互联系,圈地了有效的地热靶区,为该区后期地热勘查提供依据,为新疆开展地热勘查寻找有效的技术方法提供了借鉴.

    新疆遥感地热

    岩石矿物成分对酸岩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研究

    张海龙杨玉才范立华陈延祯...
    23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酸液与岩石的化学反应速率规律是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改造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岩石矿物成分是酸岩反应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探索岩石中矿物成分对酸岩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既有助于揭示各类矿物之间竞争反应机理,又可以优化各类型碳酸盐岩改造思路.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与酸岩反应实验,定量测试了不同矿物成分及含量组成下,酸液与岩石的反应速率.研究表明:①碳酸盐岩各类矿物中方解石、白云石与反应速率呈正比,其他矿物与反应速率呈反比;方解石比白云石反应速率更快.②在灰岩中,当白云石含量为 0%~15%与 15%~40%时,酸岩反应速率随方解石含量增加升高幅度下降 51.4%;当其他矿物含量为 0%~15%与 15%~30%时,酸岩反应速率随方解石含量增加升高幅度下降 61%.在白云岩中,当方解石含量为 0%~4%与 4%~8%时,酸岩反应速率随白云石含量增加升高幅度上升 23%;当其他矿物含量为 0%~15%与 15%~35%时,酸岩反应速率随白云石含量增加升高幅度减小 99%.

    碳酸盐岩X射线衍射矿物成分酸岩反应酸岩反应速率

    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驱动氮循环过程分析

    廖敏辉刘彦鹏毛战坡付昆明...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湿地生态系统,针对微生物驱动氮循环过程,从菌属水平上分析总结关键环节的发生特点、分布情况、氮去除贡献,综合对比分析各环节的协同和竞争关系,酶水平上微生物的差异以及 N2O 释放特征.对比分析认为,微生物驱动氮循环过程可分别以 N2、N2 O的形式实现氮去除,后者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驱动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微生物在酶水平上的差异;有待开展系统性的量化评价,以推动湿地生态系统 N2O释放调控机制的建立.

    湿地生态系统全程氨氧化微生物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厌氧氨氧化N2O

    不同降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及破坏机理

    葛若鑫李嘉正段进睿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现场勘察、应用改进 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稳定性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增加,在坡脚处形成暂态饱和区,导致坡体应力场和位移范围发生变化,表层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推断出该滑坡为蠕滑-拉裂型滑坡.

    黄土滑坡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降雨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岩体结构探测

    李勇王佳龙黄小林
    25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岩体结构探测存在水下、地形复杂多变、对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要求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强、稳定性高、成果信息丰富,可满足大坝地下岩体结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要求的一种高密度电阻率探测方法.该方法对地下低阻异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探明地下破碎发育带和断层等构造优势显著.通过对西藏永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布设的 3 条高密度电法剖面进行分析,推断该地段基覆界线、破碎带、断层等分布情况,结合现场钻探验证结果,发现高密度电法反演解译结果与钻孔资料吻合较好,为下一步进行全区断裂划分、基覆界线确认和综合地质解释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在查明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岩体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抽水蓄能电站高密度电法低阻异常岩体结构综合地质解释

    基于AirTOP的终端区及航路空域仿真

    杨超张磊
    258-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航局仿真模拟技术指南仅给出了总体流程,并未给出具体方法和细节.为实现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空域容量评估,运用 AirTOP软件,以乌鲁木齐终端区和新疆地区航路空域为例,给出了从明确研究目标到模型输出分析全流程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技术细节,论述了其他空域用户共同活动和未来多跑道运行等特殊场景应考虑的要素和注意事项,研究表明运用上述方法得到的仿真模型符合实际,输出的指标具备参考意义,以期为其他项目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仿真模拟空域仿真终端区扇区乌鲁木齐

    《科技和产业》征稿启事

    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