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OM的民用大飞机全生命周期业务贯通方法

    刘湘川王辉葛磊雷帅...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物料清单(BOM)在民用大飞机全生命周期业务活动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比较不同BOM数据结构的优势和劣势,研究民用大飞机设计、工艺、制造、服务业务下BOM之间的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民用大飞机全生命周期业务贯通,从而为突破民用大飞机全生命周期业务壁垒、促进民用飞机运营商高效运作提供了新思路.

    物料清单(BOM)全生命周期业务贯通

    基于CiteSpace的近10年国内保险科技研究进展图谱化分析

    李博然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中保险科技领域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文章数量、研究主题词与团队的分析,总结国内保险科技研究的总体特征,进一步加深对保险科技研究领域的认识和把握,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国内保险科技领域的期刊文章数量总体呈趋势性增长,成为新兴交叉领域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保险科技研究则呈现分散化的特点,主要包括金融科技技术运用、数字化转型、产品研究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相对独立,但仍然存在相互印证关系.

    文献计量保险科技金融科技图谱量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现状与动态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向莉熊肖雷
    159-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5-2023年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核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以及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合作团队;研究热点可归纳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返乡创业研究3个方面;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迁移、回流意愿、内生增长、城乡融合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于LSBoost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陈雨秋梁凯豪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LSBoost(最小二乘提升)模型,以广东省农业历年林业、牧业、渔业、粮食种植业各产业产值增长率为自变量、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粮食产量外,其余各产业均保持正增长,其中渔业产值最高达到年均11.55%.从LSBoost模型的相关性参数分析可以得出渔业对广东省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占比最大,约为34%;而林业、牧业、粮食种植业则分别占比23.06%、33.8%、9.15%.说明渔业与牧业为广东省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通过与其他4种模型进行比较,LSBoost模型的5项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模型.实验验证了LSBoost对于广东省农业产业产值增长率数据的拟合以及特征相关性分析的高精度以及鲁棒性,为农业产业产值结构分析预测提供了 一个较好的评价以及回归拟合模型.

    农业产业增长率LSBoost(最小二乘提升)模型回归分析特征性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曾强李琼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地区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

    人口老龄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上市旅游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分析的影响因素——以9家上市旅游企业为例

    王玲张薇薇徐舟红陈秋米...
    180-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市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对企业的健康经营十分重要.企业的发展极易受市场环境、政策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影响,产生明显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基于财务风险评价理论,以9家上市旅游企业的财务数据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实现对数据的降维提取.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最大.从风险评价的角度提出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上市旅游企业有效地识别风险、合理地规避风险、妥善地处理风险提供有益的指导.

    财务风险上市旅游企业因子分析法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和后备资源潜力评价

    潘明伟王发艳杨舒迪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都匀市201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遥感影像解译生成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选定评价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和后备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5.84%、15.76%、24.09%、28.89%、25.43%,适宜性等级以不适宜区为主;在空间分布上,适宜区分布在老城区中心区、匀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甘塘工业园区的中心区和各乡镇的政府驻地,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布在高程较高、坡度较大,林地、草地集中分布的山区;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61 982.1 hm2,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分别占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10.34%、34.6%、55.04%;适宜区规模最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实际分布相符,对区域的规划建设用地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后备资源分析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

    贵州省2020年植被NDVI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邢愿代仁丽
    196-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2020年贵州省逐月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0年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辅以同期气象数据、相关分析及滞后性分析等方法,深入解析贵州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表明:2020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度良好,且非喀斯特地区高于喀斯特地区,其中喀斯特区域中等覆盖度及以上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6.78%;贵州省的NDVI与同期降雨量、气温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而植被生长对气温变化敏感性高于降水变化;2020年贵州省植被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间为1个月.

    贵州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候因子相关分析滞后分析

    乳源1965-2022年汛期降水的时空特征

    邓月珍肖芳进张婷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乳源国家气象观测站1965-2022年和1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4-2022年的降水资料,采用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8 a乳源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乳源年均降水量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5月和6月;乳源汛期降水量总体是较为明显增加的趋势,存在6、15、34 a 3个振荡周期,34 a周期是汛期降水量变化的第一主振荡周期;汛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乳源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

    降水汛期时空变化周期乳源

    基于ASTER GDEM的黑龙江省地形起伏度分析

    岳志铖戴长雷周洋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形起伏度是描述地貌形态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研究区域内地势起伏特征.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30 m分辨率的ASTER 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上利用领域分析法分析不同窗口大小下的地形起伏度,通过均值变点法得出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0.396 9 km2.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地势起伏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地形起伏可分为4类,主要以台地、丘陵为主,平原占比次之.

    地形起伏度ASTER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均值变点分析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