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人才研究特征与热点态势——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析

    王琳黄娜张朴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突出地位和作用.以 1983-2023 年 295 项国家社科基金人才研究项目为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立项数量方面,人才研究的年度立项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分为平稳阶段、波动增长阶段、平稳增长阶段;学科分布方面,人才研究的交叉学科属性突出,广泛分布于 23 个基础学科中,主要集中在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学 3 个学科;研究热点方面,以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后备人才、国际人才,形成了人才培养、人才体制机制、人才流动、人才评价等热点研究版块.存在研究力量区域分布不均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服务和推动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仍需不断调整和创新等问题.未来,国家社科基金应加大对人才项目的支持,人才研究将朝着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解决我国人才难题等新的热点相结合的方向拓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才学多维特征热点分析

    基于组态视角的物流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林沅林翊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基础-企业-市场(groudings-enterprises-markets,GEM)模型和复杂系统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组态视角出发,对 31 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物流竞争力提升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体、资源、环境、需求、技术、创新 6 个要素对物流竞争力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单个要素并不是强物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存在环境-需求-技术-创新驱动型、全面均衡综合驱动型以及资源-环境-技术驱动型 3 条等效路径;各地应根据资源禀赋情况,选择差异化提升路径.

    物流竞争力组态视角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的空管运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唐卫贞成昌浩于千容彭峻德...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用航空高速发展时期,空管运行过程为重要一环.为研究影响空管运行的关键因素,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个层面,利用DEMATEL-ISM方法构建研究模型,以确定空管运行关键因素.结果显示,空管运行影响因素分为八层,其中,设备的稳定性、设备系统工作环境、本单位扇区开放情况、机场气象信息、危险天气保障能力、安全管理资源投入为关键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与优化措施,为空管运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空管运行关键影响因素DEMATEL-ISM方法

    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飞机监造工作定量评价方法

    倪辰旖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飞机监造工作评估标准模糊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形成客户检查项目评估体系,引入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对飞机监造工作进行准确定量评估.该模型以贴近度代替关联度,将评估体系中各个客户检查项目评价指标定量化,提高评估准确性.经实例分析,评估结果与运营人反馈信息一致,验证其可行性.通过对监造工作的准确定量评估,为运营人实施监造工作提供参考,为飞机交付提供支持,为提高制造质量提供指导.

    飞机监造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定量评价层次分析法

    基于Logit模型的视频流媒体用户付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爱奇艺为例

    曾逸婷梁榆烽王月萍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奇艺作为国内头部视频流媒体之一,面临用户付费意愿薄弱的困境.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UTAUT)和感知价值理论(CPV)的相关变量提出假设,构建研究模型.通过 Logit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社会影响、个人付费意识对爱奇艺用户的付费意愿有显著影响.对此,提出深耕优质内容 IP、丰富价格体系、打造口碑营销、聚焦年轻人的情绪价值四点建议,为爱奇艺探索新的战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流媒体付费意愿Logit模型UTAUT模型CPV理论

    基于偏离份额及其拓展分析法的湖南省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

    宋梦佳朱玉林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制造业产业变迁,为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对策,基于湖南省和地区五省份 2010-2020 年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分析湖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演变.运用传统偏离份额、动态偏离份额等方法,对 2011-2020 年湖南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量不断减少;竞争力逐渐增强,但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优势产业相对固定等.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合理高效配置和优化资源;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

    动态偏离份额及拓展湖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

    基于前景理论和混合加权距离的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模糊多属性决策

    何望琳王琦峰叶梦依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毕达哥拉斯模糊评价通常会忽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风险规避的问题,引入前景理论来反映决策者的主观感受,同时将毕达哥拉斯模糊数改进为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模糊数,以避免决策者无法使用准确数值进行评价的情况,并引用基于均衡视角的权重修正系数,防止仅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而造成的权重确定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将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混合加权距离引入TOPSIS,以实现对多样性信息的有序集结.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区间值毕达哥拉斯模糊集前景理论混合加权距离

    基于收益途径的有色金属采矿权评估方法

    李云煜刘春学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收益途径评估采矿权价值的三种方法进行阐述,比较其不同之处,并结合有色金属采矿权评估的特点,分析有色金属采矿权评估中不同情况下评估方法的选择,并说明有色金属价格剧烈波动,需要结合相应有色金属产业链传导机制并使用合适的价格预测模型预测有色金属价格,同时根据不同矿种引入特有风险计算折现率.此外可以将有色金属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成本内部化,更好地平衡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开采之间的关系.

    有色金属采矿权折现现金流量法剩余利润法收入权益法

    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与减污降碳耦合协调研究

    易佳敏王金龙杨伶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通过测度企业技术创新与减污降碳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其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以厘清重污染企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012-2021 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在勉强协调和中级协调间浮动,主要集中在初级协调阶段,其耦合协调效应良好.环境规制和数字化程度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显著为正,能够促进耦合协调发展.

    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PVAR模型

    西部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动态演进及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

    宋晨雨付伟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方面,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西部地区畜牧业发达,食物资源丰富,研究西部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有重要意义.通过各食物类型的碳排放系数,对中国西部地区 12 个省份(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2015-2021 年居民的食物消费碳排放进行计算,通过空间关联网络分析法对各个省份食物消费碳排放进行动态演进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2015-2021 年西部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有增有减,在 2015-2016 年大体呈现上升趋势,之后2017-2020 年呈现下降趋势,2020-2021 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②西部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呈现周期性波动趋势,网络关联数量和网络密度平均值仅为 37.3 和 0.28,西部各省份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紧密程度不高,网络结构相对松散,网络等级差异特征较为明显;③个体网络结构特征中,甘肃、贵州、内蒙古、陕西和四川等省份在西部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对碳排放相关要素的掌控与支配作用较强,西北部的新疆、青海和宁夏位于网络边缘,另外,甘肃、贵州、内蒙古和陕西不仅与其他省份空间关联紧密,还扮演着"中介"角色.

    西部地区食物消费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