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

    李欣阳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又称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作为新兴企业报告体系,在经济市场中发挥不可或缺的治理作用.以 2009-2022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 ESG 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媒体监督程度下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行业竞争程度更高、受更强媒体监督的企业,ESG披露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更强.

    ESG披露企业违规行业竞争媒体监督

    技术转移现状及分层对接方法分析

    李绍初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成果"转出去"是发挥创新驱动效能与缓解技术转移困境的重要举措.技术转移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技术需求内在层次的有效把握和管理.基于分层次管理理论,从技术需求微观层次视角出发,构建以技术需求精细化分层体系为核心,以精准识别、分层靶向、精准反馈、为关键要点的技术转移分层靶向机制,以建立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技术转移分层靶向机制重要举措.依托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大数据驱动的有效支撑,技术转移分层靶向机制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供需主体之间的精准对接,引导技术创新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组合和配置,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移和应用.

    技术转移分层靶向机制华南技术转移中心

    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韩悦然
    16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运输具有快速、高效益和长距离运输的特点,可打破地理限制,促进人员、技术、资金和商品等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能将单个城市串联为城市网络,降低往来成本,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通过分析 2010-2020 年的航空客运班次数据所构建的航空网络,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航空网络的空间结构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3 年欧美地区占据航空网络霸主地位,芝加哥、纽约一直霸榜;2013 年中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开始崛起为航空枢纽;2018 年得益于旅游政策与经济崛起,东亚、东南亚和东非地区航空地位不断提升,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地位下降,全球航空布局趋于均衡.2020 年全球航空布局更加均衡,中国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航空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特点,可以促进城市间的互动和连接,打破地理和距离的限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我国航空网络,提升航空客货流的通达性和可靠性,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

    国际航线通达性世界城市网络航线网络分析

    装配式扶壁生态挡墙结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六横线明月大道挡墙项目为例

    陈然王寒生褚肖肖卢志政...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重庆六横线明月大道项目的装配式扶壁生态挡墙,通过对该挡墙立板和扶壁迎土面的土压力计检测的原位试验,以及现浇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计的测试,分析该挡墙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模式,并提出应用于装配式生态扶壁挡墙结构的简化结构计算的方法,为将来应用该新型挡墙结构提供依据.

    装配式生态挡墙原位试验受力分析简化计算法

    新疆火电企业节能减排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曼丽丹·泽尔民别克丁杨杨王松江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疆 26 家年综合能耗在 20 万吨标准煤以上火电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松弛量测算的数据包络分析(SBM-DEA)模型测算了 26 家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值,通过Tobit模型实证探索了各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新疆火电企业总体节能减排效率较低,其中北疆地区平均节能减排效率低于南疆地区;企业技术进步、成立时间、政府补贴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均可显著提高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针对研究结果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节能减排效率非期望产出DEA技术进步

    输电线路牦牛造型景观塔设计与优化研究

    廖邢军蒲凡甘小平刘洪昌...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景观塔结构设计缺乏统一的原则和标准,造型设计突破性不强,塔重指标偏重和经济性欠佳的问题,以藏区牦牛造型景观塔为例,分析总结了景观融合思路、造型深化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构布置和节点优化方法,为后续景观塔设计提供思路.重点对牦牛造型景观塔的结构布置方案进行了介绍;结合真型试验数据,基于虚功原理,对酒杯塔曲臂K节点的变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曲臂结构;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优化了曲臂K节点构造.提出的一种新的曲臂结构,K节点相对变形小,避免了瓶口节点正侧面受力不均,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输电线路景观塔造型设计曲臂K节点结构优化

    基于组合赋权关联规则的塔吊事故成因分析

    陈莹綦春明张伟豪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高我国塔吊安全水平,揭示塔吊事故内在联系,利用改进 Apriori算法,挖掘塔吊事故关联规则.首先,收集 210 份塔吊事故调查报告,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文献分析提炼塔吊事故基本属性和致因属性.然后,基于不同的事故阶段,提出组合赋权和定向约束的改进关联规则算法,并对塔吊作业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挖掘潜在映射关系.最后,根据挖掘结果,分析塔吊事故关键关联规则,为塔吊事故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并提出相关建议.

    塔吊事故属性关联规则AHP-DEMATAL

    基于集成DEMATEL-ISM的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徐佳刘宗芹周卓丹林雍雅...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飞行安全风险研究是飞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飞行安全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在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决策式实验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联合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DEMATEL-ISM)的算法构建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模型,对因素的属性、重要度、作用机理等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系统性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编程仿真实现,对结果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为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帮助和理论指导,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管理水平.

    飞行安全风险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DEMATELISM集成DEMATEL-ISM

    产业链视角下未来园区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以智能家电为例

    胡海鹏刘沛吴寿盛周嘉豪...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园规划逻辑加速从空间视角向产业与空间互动需求转变.在深刻把握产业需求导向、产业链重塑等未来园区发展趋势下,以智能家电未来园区为切入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智能家电园区与企业调研现实情况,凝练智能家电产业智能化、场景化、小型化、稳定化等趋势特征,从产业链视角探讨智能家电未来园区布局需求.以中山某园区场景为实证案例,把深入的产业研究转化成园区空间模式配给,构建研发生产、消费体验、使用反馈、检验检测等 4 个空间模块,并开展场景设计.

    未来园区产业链智能家电空间布局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数字化及虚拟展示——以敦煌莫高窟96窟为例

    李克恭汪万福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数字化不仅可抢救性记录文物现状,而且还可实现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为数字时代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走向公众,参与教育和价值观建构、走向世界参与文明互鉴奠定基础,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数字化及虚拟展示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以敦煌莫高窟 96 窟为例,对形成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数字化及虚拟展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数字化虚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