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法勘探新技术在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运用实践

    王安平尹小康余长恒张旭林...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体发育等特点,一直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查明隧道轴线穿越的岩溶、断层破碎带、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体,划分隧道轴线附近围岩级别,对隧道选线及钻孔布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电法勘探新技术(高密度电法-分布式、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全航空大地电磁法、广域电磁法)对于不良地质体探测的电性异常特征,判释了隧道轴线附近的围岩级别.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电法勘探新技术,研究隧址区范围内不良地质体与地球物理电性异常特征之间的关系,可有效查明不良地质体的产状、规模及性质,划分围岩级别是有效可行的,可为隧道设计提供科学的地质资料.

    电法勘探新技术隧道工程地质不良地质体电性异常特征围岩级别

    基于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的舟山梅雨期暴雨关键指标研究

    王琼马恩点胡潇杰张鑫...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舟山梅雨期(6-7月)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形势特征.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70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的温度和露点温度、500 hPa温度以及强天气威胁指数等共8个物理量与舟山梅雨期暴雨序列的相关性,计算得到各物理量相关性,筛选出前6个物理量建立预报方程,通过逻辑回归方法可得舟山梅雨期暴雨预报模型,用来判断暴雨是否发生,对舟山梅雨期发生暴雨的概率可提供参考依据.

    舟山梅雨暴雨指标随机森林逻辑回归

    基于随机骨料的混凝土构件损伤模拟

    顾凯欣梁诗雪吴君宁高佳辉...
    13-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模拟混凝土骨料随机分布这一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球形骨料的随机骨料投放算法和干涉判断算法,利用该算法生成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并给出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设计球形骨料的投放算法和干涉判断算法,使用Python编程生成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将随机骨料模型导入ABAQUS进行损伤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随机骨料模型满足随机性要求,投放算法简明适用,能够控制不同粒径骨料的投放比例,并实现了基于Python对ABAQUS的二次开发,提高了随机骨料的投放效率,同时使得混凝土构件更具通用性.该随机骨料模型的网格划分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混凝土构件随机骨料ABAQUS非线性分析损伤

    小直径钢管桩Q-s曲线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郭琦仲伟秋申永康卜延渭...
    18-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小直径钢管桩在工程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为确定小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力,通常需要采用静力荷载试验获取其荷载-沉降曲线作为其判断依据,然而原位试验不仅过程复杂,而且耗时较长,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理论模型推导获得小直径钢管桩的Q-s曲线,不仅可以省去现场试验的必要性,而且能提高设计和施工的效率.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在桩土接触面单元的建立过程中参考了无厚度Goodman界面单元法,理论推导小直径钢管桩的Q-s曲线,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了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鉴于较小的沉降对小直径钢管桩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工程实践中可以通过理论方法获取Q-s曲线.

    小直径钢管桩Q-s曲线静载荷试验刚度矩阵沉降

    红黏土压实度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邓凌燕杨水生吴迪杨柏...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红黏土压实度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本文进行桩基础室内模型载荷试验,分析不同压实度下桩基的侧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结果表明:试桩的荷载-桩顶位移曲线整体表现为陡变型,在加载初期,桩顶位移量随荷载呈近水平的线性.缓慢增加的特征;桩身轴力随着荷载的增加逐步增大,随着埋置深度增加逐渐衰减;侧阻力和端阻力随着荷载的增加不断变大,且端阻力的增长速率远高于侧阻力的增长;同一级荷载作用下,桩身侧阻力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逐渐增长;随着荷载的增加,桩端阻力逐渐发挥,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也逐步增大;试桩的极限承载力随着红黏土压实度从86%逐步增加至92%,表现出逐步增大的特点,但是桩侧所承担的荷载比例从54.8%逐步提高至67.8%,桩端所承担的荷载比例则从45.2%逐步降低至32.2%,桩端承担荷载值与桩侧承担荷载比值也从0.825逐步降低至0.476.

    红黏土压实度抗压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

    硅灰对水泥胶砂耐硫酸侵蚀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杨光滕梦丹陈晨胡家兴...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研究硅灰对水泥胶砂耐硫酸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将硅灰按不同配合比进行试验,将水泥胶砂置于pH=1的硫酸侵蚀环境中.通过探究试样的外观、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硫酸侵蚀下的生成物、微观结构,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硅灰对水泥胶砂抗硫酸侵蚀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的抗硫酸侵蚀能力增强,XRD(x-ray diffraction)衍射表明,在硫酸侵蚀下表面生成物为二水石膏(CaSO4·2H2O),反应时会消耗Ca(OH)2,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检测表明,掺入硅灰可以提高试样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水泥胶砂的抗硫酸侵蚀性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来看,硅灰掺量为15%时的抗硫酸侵蚀性能最好.

    硅灰水泥胶砂硫酸侵蚀XRD衍射SEM检测

    多舱体系变电站模块化布局及其方案智能生成方法

    穆弘汪和龙杨臻朱灿...
    36-4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多舱体系变电站舱体布局方案的智能生成方法,本文考虑了设计原则对多舱体系变电站中舱体模块布局的约束,引入多舱体系变电站占地面积、线缆连接、模块搭接施工费用等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将设计可行域离散为矩形单元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通过某多舱体系变电站的数值算例,阐释了所提出的多舱体系变电站模块化布局智能生成方法的应用过程和结果.结果表明:在满足所有约束的前提下,所提出方法生成的舱体呈聚集分布;设计可行域离散化模数的选择应平衡设计结果精度和计算代价;相比人工设计的方案,所提出方法生成的布局方案可以更好地协调各设计目标,并显著降低建站成本.本文将智能算法应用于模块化建筑的生成式设计,显著降低了多舱体系变电站的综合建站成本,为多舱体系变电站模块化布局智能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同类型具有复杂设计原则和约束机制的模块化建筑的智能设计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多舱体系变电站模块化布局智能生成遗传算法

    水平顶管工况下高压电缆线芯温度推演与动态增容

    王春深覃喜沈清野杨仕友...
    43-4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平顶管一般用于电缆线路穿越河流、街路等场合,由于其特殊构造,导致单独使用光纤测温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电缆端部表皮测温器与置于相邻PVC空管内的光纤测温器的联合测温方案和线芯导体温度推演与动态增容方法.将电缆线芯、表皮分别等效为热源与热汇,电缆内部各部分等效为热网络,根据光纤与表皮测温值反演热路参数值,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热路,推演各相缆芯实时温度并预测动态增容的应急负荷允许持续时间.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模型预测应急负荷持续时间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电缆水平顶管温度监测热路模型动态增容应急负荷

    基于ABAQUS的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评估

    饶城刘叔灼陈俊生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需要采用格型地下连续墙围护的工程而言,设计一种能够节省造价的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并评估其稳定性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广州某码头项目为背景,结合工程设计资料、钻探、物探资料,设计一种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并分析结果,对照现场实测数据,对该种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有限元计算最大侧移为20 mm,实测数据为14 mm,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出现在基坑底部与该种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的"一型"位置的相交处;采用ABAQUS模拟,能够较好地对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新型格型地下连续墙ABAQUS稳定性评估数值模拟计算

    横跨地铁基坑大直径污水管线原位保护分析

    施辉盟王志良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可改迁的大直径刚性管线,其抵抗变形能力差且自重大,接头处易破坏,使管线保护难度加大.同时,目前大直径刚性管线原位保护搭建难度大,后期拆除麻烦,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横跨昆明官南大道与规划道路交叉口的地铁车站基坑的污水管线原位保护,设计一种施作简单、安全经济的原位悬吊保护体系,并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管线及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探究原位悬吊保护体系、施工工序、围护结构的设计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管线原位悬吊体系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能够显著提高大直径刚性管线悬吊保护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所提出的施工方案有效确保了围护结构的安全控制及原位悬吊体系保护能力的发挥.

    地铁车站大直径管线悬吊体系有限元分析原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