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

薛陶

月刊

1005-0590

kjycbtg@163.com

010-6281718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技与出版/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搭科技与出版之桥;传出版营销之径;提高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特色:内容新,文章精,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大模型:蓄势待发

    高书生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已成为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的标志性项目,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探索性意义.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同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创的文化大模型,经多家文化机构评测,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能够满足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AI能力建设的各类应用场景.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为文化大模型大规模开发应用打牢了基础条件,建议更多的文化机构加人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行列,以早日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智能化.

    文化大模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识解析数据交易元宇宙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中的学术期刊与知识生产

    冯书生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期刊处在知识生产的关键环节,"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离不开学术期刊的载体支撑作用.本文在分析"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自主的期刊"与"自主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学术期刊与知识创造的关系主要围绕出版的周期性和知识创造的自发性展开,知识生产的终极目的是解释和改造我们的生存世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妥善处理知识创造和知识发表之间的关系,尊重知识生产的创造属性.

    自主知识体系学术期刊知识生产

    以学术期刊建设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胡钰杨鹏成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以学术期刊建设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当代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总体性问题.本文将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实践置于中国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进行考察,梳理了中国学术期刊出版的历史脉络,明确不同时期中国学术期刊的历史定位,提炼出以"科学救国""新建设""走向理论自觉""追求自主"出版观念为标志的四个历史阶段,并基于此阐释学术期刊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提出在当代中国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以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

    总体性学术期刊出版观念自主知识体系

    国外典型出版集团集约化运营管理及生态级平台建设研究

    张维冷怀明张学颖邓军...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国外典型出版集团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平台建设情况,本课题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Science期刊集群等三家不同类型的国外出版集团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围绕期刊集约化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生态级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凝练出六项运营管理与平台建设共性,得出国内科技期刊应在集约化、市场化、开放化、品牌化、国际化、智能化等六个方面发力,在实现专业化分工与统一的运营管理、推动多种运营模式下的有效市场、推动从订阅到APC的新商业模式、塑造旗舰期刊品牌和出版集团整体品牌、实现合作期刊跨主管主办单位集群化发展、打造覆盖科研全周期的生态级平台等方面加强建设.

    科技期刊国外出版集团集约化管理运营模式生态级平台产业链

    高校学报以专业化转型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胡晓梅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高校学报面临的现实危机和必须转型发展的原因,阐述学报转型发展难点,提出了具体转型路径选择.目前,高校学报远离办刊初衷,无法反映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SCI、SSCI至上"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学报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学术期刊体系中被边缘化已是不争事实.现行学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制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更为致命的是稿源匮乏,生存空间严重被挤压.专业化转型成为其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和近年国家政策导向、非核心学报生存之路的拓展等是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主要动因.高校学报要由综合性期刊逐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带动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约化发展.打破固有办刊观念,创新体制改革,根据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与实际办刊条件,采取不同的专业化转型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煤炭高校学报刊文结构与学科建设的关联性研究

    吕海亮傅游齐敏华高丽华...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文章分析煤炭高校学报的刊文学科结构及主要学科栏目与其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相关性情况,研究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关联性规律.结果显示,煤炭高校学报整体学科分布较为集中,但各刊与其依托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性情况亦有明显的差异;学科集中度越高且与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关联性越强的煤炭高校学报,则办刊质量越好.建议煤炭高校学报编辑部依托高校及优势学科平台,协力促进学术期刊和学科建设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适当提高学科集中度和传统优势学科在刊文结构中的占比.

    煤炭高校大学学报学科集中度学科建设

    AIGC技术赋能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机遇、能力重构与实践策略

    李雅筝刘洪权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文章首先从赋能编辑出版实践技能综合型人才培养、突破学科限制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适应公共传播需求的宽口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AIGC技术为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其次,从提出问题与需求的能力、Prompt指令设计与应用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三个维度解读AIGC时代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能力重构新需求.最后,探讨AIGC技术赋能下的高校编辑出版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包括探索基于可用性AIGC应用的课程设计、推进相关课程内容资源与教材开发、加强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素养教育、成立实践教学联盟以推动实践育人等.

    AIGC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机遇能力重构培养策略

    创新驱动可持续增长:专业出版社深度融合的方向和路径分析

    卢晓熙陈奎莲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先后出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度.专业出版社在融合发展进程中,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以专业内容为根本、新兴技术为动力、人才建设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体系,整合各类出版资源要素,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态、传播方式、传播载体、运营方式等,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

    专业出版社创新深度融合用户知识服务

    出版深度融合的文化意蕴与实践逻辑

    王勇安李都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出版深度融合的文化意蕴与实践逻辑,揭示深度融合的动因、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出版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产品和流程的结合,也是文化观念、制度体系以及市场需求的整合.通过分析文化研究与实践逻辑的关系,认为出版深度融合既包含共创共享的文化意蕴,又符合主流价值观对于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承的期待.为实现深度融合,出版企业需要理解和遵循实践逻辑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并在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互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出版深度融合文化意蕴科技革新实践逻辑

    数智时代的国家认同与主题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刘欣蒋雪颖袁也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出版活动是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文章溯源印刷时代出版活动与国家认同创建的内在关系,分析国家认同个性化、离散化、自主化的现状,旨在探讨数智时代的国家认同构建与融合出版路径:在出版布局方面,提升主题出版的战略价值,促进主题出版发展;在出版内容方面,有机布局红色主题出版,建构红色集体记忆;在出版形式方面,探索跨媒介叙事转向,聚合多平台流动读者;在出版技术方面,搭建虚实共生的融合出版平台,设置数字空间议程.

    主题出版国家认同跨媒介叙事融合出版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