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

薛陶

月刊

1005-0590

kjycbtg@163.com

010-6281718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技与出版/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搭科技与出版之桥;传出版营销之径;提高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特色:内容新,文章精,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构建纯净的学术生态

    苏磊石磊
    4-5页

    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

    黄先蓉李永政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和诚信务实的学风是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土壤,学术不端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创新性,还对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文章深入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危害,结合当前学术不端治理的现状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学术不端表现成因危害治理

    参考文献的随意性引用及防治建议

    邓履翔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考文献引用一直是学术出版界关心的问题.文献施引过程本身有其复杂性,涉及作者的施引心理、施引行为等多方面因素.文章围绕参考文献的随意性引用问题,通过概述已有相关研究,归纳总结随意性引用的定义、特征、影响等,对比随意性引用与其他相关引用问题的关系和异同,并以案例的形式对引用态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分别从期刊、学者的角度提出随意性引用问题的防治建议.

    参考文献引用随意性防治建议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代笔行为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王景周范晴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期刊出版中的同行评议代笔是指代笔者代替期刊论文评审专家撰写审稿意见的行为.同行评议代笔行为违背同行评议的独立性和保密性原则,影响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破坏信任导致不公平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文章探讨同行评议代笔行为存在的原因和危害,从利益主体(期刊、审稿专家、代笔者)、同行评议模式、平台技术等方面提出消解同行评议代笔行为的可行性策略,以维护期刊出版的黄金标准,确保学术评价的公正与诚信.

    同行评议代笔挂名评审学术不端学术期刊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伦理的冲击与法律治理

    郭壬癸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对人类体力与智力劳动投入的替代,动摇学术成果"人类中心主义"创造力判断标准,引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伦理的挑战,侵蚀了学术诚信的底座.为破解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致的学术出版伦理困境,应立足信息失真、使用隐藏与创新欺诈等三风险,建构使用披露、内容核查与创新说明等三义务,形成"三四三"软法义务约束;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理性出发,合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反向检测工具进行技术检测;从是否存在合法授权、是否明确清晰标注、是否存在错误信息,以及是否不当署名等方面完善学术不端认定规范与处罚规则.通过对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术出版伦理风险进行有效治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学术性使用的同时,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出版中异化滥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学术出版学术伦理科研诚信学术不端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研究生学术诚信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

    戴丽胡永国黄文杰吴宗辉...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其学术诚信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国家、高校在研究生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并进行了督导,但是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依然频发.基于现况,总结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政策环境保障及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的时机、拥有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的软硬件优势等方面阐述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研究生学术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参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课程师资队伍、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管、助力高校学术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对研究生作者论文学术不端的审核力度等预防、认定研究生学术不端等策略,以维护学术生态圈,促进科技良性、稳定发展.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研究生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

    张立科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逻辑必然和发展方向,总结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应该坚持的四个关键原则,提出在坚持三个"有利于"实践标准基础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实践深度融合

    出版企业商业模式构建研究

    庞沁文庞风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借鉴管理学中奥斯特瓦德等的九要素商业模式模型、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和约翰逊等人的四要素商业模式模型的理论,结合出版企业实际运营过程的五个方面,析出出版核心能力、市场定位、读者价值、运营特色、市场反馈等五要素,由此构建出版企业商业模式.

    出版企业商业模式出版能力

    AIGC影响数字出版产业链韧性机制模型研究

    马文欢王梓薇黄超兰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AIGC应用于出版场景日益广泛,AIGC对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影响越加显现,探索AIGC对数字出版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基础上,总结AIGC应用于数字出版产生的韧性问题,从意识形态长期威胁与短期冲击两个维度,构建AIGC影响数字出版产业链韧性的机制模型,并讨论了机制模型运行的优点与局限.

    AIGC数字出版产业链韧性机制模型

    数字出版融合生态:体系构建与业务组织

    傅爱雯王跃邵波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阅读受众的多元化,数字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进入高速发展期,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强化数字出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成为出版业发展新目标.文章回顾数字出版业态发展背景和发展契机,深刻阐述数字出版融合生态内涵,搭建数字出版融合生态运作平台和业务组织,并提出数字出版融合生态发展策略,为数字出版融合生态发展、知识服务事业创新提供参考.

    出版社数字出版融合生态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