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管理
科技与管理

高军

双月刊

1008-7133

stm-hust@vip.sina.com

0451-8639639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科技与管理/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指导类期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宗旨,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科学与管理知识及信息等。坚持“政策权威性、理论学术性、实践适用性、宏观综合性,微观指导性”等编辑方针,力求推陈出新,坚持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指导意义的办刊思想,为广大作、读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演变与发展策略研究

    蒋兴华葛徐倩范心雨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了我国建国早期至改革开发初期、改革开放初期至十八大、十八大以来等 3 个不同时期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战略定位、重要贡献、管理模式及特征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模式与国情紧密相关,美国实行灵活的"DARPA"和"DIUx"模式,日本则实行层级分明的管理模式,而我国的科技计划体系则实行顶层设计、统筹实施的"新举国体制"模式。论文运用理论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科技计划设置的特点和组织管理经验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发展策略,指出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应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领域的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范式的改革,完善多元的科技资源投入机制和需求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强化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国家科技项目发展演变管理策略

    基于文本分析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工具及其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

    王帮俊邢巧巧王智乐李兹雨...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首要行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为了检验"波特假说"并验证不同政策工具对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首先根据政策演进的时间逻辑,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划分为从初步探索至优化完善5 个不同发展阶段;然后针对 1995-2023 年间我国颁布的 678 个政策文本,按照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3 种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工具的进行了词频、共词和语义网络图谱文本量化分析;进一步,为了验证波特假说在可再生能源政策领域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异质性政策工具对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整体层次上,不同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性,其中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占比最高;在可再生能源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工具的使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政策工具类型通过不同的手段对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产生了异质化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需要强化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政策工具,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继续完善包括绿色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类等政策工具体系的使用频率等相关政策启示。

    可再生能源政策工具文本分析技术创新影响效应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驱动效应视角

    吴正杰胡求光马劲韬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探究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以2005-2020 年中国 277 个地级市为样本,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方法采用多期DID模型,基于政策内涵视角,从政府、企业、居民 3 个角度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绩效。分区位来看,东西部城市的政策效应更加显著。对科教水平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重点科教城市。从城市规模上看,智慧城市试点对大规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主要通过政府治理、企业创新和居民消费产生的驱动效应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全面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因地制宜赋能城市运营模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依据。

    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高质量发展驱动效应双重差分模型

    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李宏贵王培龙徐新悦
    33-4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创新已成为新创企业成长的关键,探究边缘市场导向下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基础观,分析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跨界搜索的中介效应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基于新创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分别对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新市场颠覆性创新具有正向作用;广度跨界搜索在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和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而深度跨界搜索在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和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间扮演重要中介角色;相较于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制度环境更加正向强化先动式边缘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的作用,制度环境负向显著调节了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与新创企业新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而制度环境对反应式边缘市场导向与新创企业低端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但不显著。

    新创企业边缘市场导向跨界搜索制度环境颠覆性创新

    董事会外部联系对初创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李凡邹茉霍春鹏王焕彩...
    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事会外部联系是初创企业获取知识溢出赋能创新的重要渠道。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以中国225 家创新型初创企业为样本,利用Probit回归模型探索董事会外部联系对初创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外部联系不仅对创新型初创企业创新有影响,并且是创新型初创企业获得知识溢出赋能创新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外部联系既有利于初创企业获取在位企业"单向溢出"的知识,也有利于初创企业创造的知识回流到在位企业,形成双向互惠;董事会外部联系对吸收能力不同的初创企业影响具有异质性,初创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董事会外部联系对初创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越强。研究丰富了创业知识溢出理论的内涵,对科学认识董事会外部联系这一知识溢出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董事会外部联系初创企业知识溢出技术创新

    高管团队技术烙印、制度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创新动机视角

    严佳绮王山慧
    5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的重要途径,探究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5-2022 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创新动机视角,对高管团队技术烙印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压力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技术烙印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团队拥有技能性技术烙印时,倾向于实质性绿色创新;高管团队拥有经验性技术烙印时,倾向于策略性绿色创新;规制压力、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均正向调节高管团队技术烙印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团队技术烙印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为企业促进绿色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技术烙印绿色创新制度压力创新动机

    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张舒心姚正海李昊泽
    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积极地制定新发展策略,并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焦点。ESG被视为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核心非财务性评价准则,为企业达成双碳目标以及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持。选取中国 2013-2022 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良好对提高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不仅减缓融资约束,而且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产生积极贡献;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ESG表现进而提高企业价值;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受到了地理位置、行业性质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为上市公司优化ESG表现,监管部门加强对ESG的监督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建议。

    ESG表现企业价值融资约束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对外贸易和市场竞争的实证分析

    尹洁伍靖平李锋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20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从区域层面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创新效率为被解释变量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对外贸易具有良好的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来提升创新效率;市场竞争具有良好的调节效应,说明市场竞争程度越低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创新效率的作用程度越高。

    数字经济区域创新效率作用机制对外贸易市场竞争

    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fsQCA的多因素组态分析

    杨毅曹学谦熊梦君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品牌社区已经成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形成的重要平台,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索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路径,既有文献分析了单个或多个因素的净效应,但极少分析多因素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虚拟品牌社区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和社会网络嵌入2 个层面探讨5 个前因条件对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用户生成内容信息质量、用户生成内容互动质量、结构嵌入、文化嵌入和关系嵌入并非单独构成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必要条件,存在3 条驱动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路径,即"关系—文化驱动模式"、"结构—知识驱动模式"和"网络—信息驱动模式";用户生成内容质量与社会网络嵌入的合理匹配对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社会网络嵌入与用户生成内容质量的研究体系,还可以为虚拟品牌社区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虚拟品牌社区社会网络嵌入UGC质量价值共创行为

    《科技管理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