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管理
科技与管理

高军

双月刊

1008-7133

stm-hust@vip.sina.com

0451-8639639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科技与管理/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指导类期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宗旨,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科学与管理知识及信息等。坚持“政策权威性、理论学术性、实践适用性、宏观综合性,微观指导性”等编辑方针,力求推陈出新,坚持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指导意义的办刊思想,为广大作、读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块链赋能视角下云制造服务平台交易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钟倩张光宇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模式。研究表明,引入区块链技术并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与可编程智能合约的特性,能够显著提升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与安全性。区块链赋能云制造平台离不开云平台运营方、制造资源需求方与制造资源提供方三方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基于云制造服务平台传统模式和区块链模式下的交易流程,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不同模式下不同主体的损益情况对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并用MATLAB 2016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区块链技术赋能云制造服务平台能够降低云制造平台的运营成本,有助于吸引云平台运营方采纳区块链模式;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使得供需合作双方若存在违约行为,违约方所遭受的潜在损失将显著增加,因此引入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抑制供需合作双方的违约行为,减少云平台运营方遭受损失的风险;在云制造平台服务过程中,确保供需合同或智能合约奖惩制度的执行,严格实施对违约行为的惩罚,能够有效抑制供需双方的违约行为;云平台运营方严格监控供需双方的履约情况,并在智能合约中设立合理的赔偿制度与标准,确保守约方权益得到保护,有助于提升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可信度和服务质量,进而增加供需双方守约的可能性。

    区块链演化博弈云制造平台供需合作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云制造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张潇逸张人龙刘小红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大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小型制造企业制造资源的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云制造的概念应运而生。由于企业平台间的信任度低、风险成本高、平台奖惩方式混乱等问题的存在,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并不愿意共享其资源,同时云平台的管理策略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云平台服务化管理和不同资源类型企业云制造资源共享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探讨了云制造资源共享的实施、云平台的管理策略、资源共享、云平台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初始意愿显著影响其资源共享策略,而信息化投入成本与创新收益是影响企业决策的关键因素;对于云平台而言,管理和成本惩罚机制是影响其管理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资源共享。

    云制造资源共享三方演化博弈

    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专利价值评估研究

    孙笑明滕若彤苏屹王璐瑶...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准确的专利价值评估对企业识别和巩固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也是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的关键依据,但在专利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专利价值会经历显著波动。然而,现有评估方法主要依赖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动态特性。目前关于动态评估专利价值的研究仍存在显著空白。本文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对传统收益法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专利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引入专利技术衰减率以修正技术分成率,并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折现率,对专利价值进行分阶段计算,从而实现基于专利技术发展视角的专利价值动态评估。通过对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数据的案例分析发现,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改进后的收益法评估结果更接近市场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研究验证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在专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潜力,为提升专利价值评估效果提供参考。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专利价值分成率折现率

    科学仪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张雪敏吴增源张斌伍蓓...
    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仪器是西方对华技术封锁的重点领域,评估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态势对推动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实现国产化替代至关重要。本文从技术性、经济性和法律性 3 个维度筛选核心专利,并对专利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应用LDA进行主题建模,利用t-SNE算法进行数据降维,通过计算专利强度指数、技术差距指数,综合评估国家竞争态势,引入管制清单进行结果验证,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市场主要在美国、中国和日本。中国在科学仪器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高精度仪器技术、先进传感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科学仪器产业需加强自主研发,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技术竞争态势管制清单技术差距

    后发追赶情境下机会窗口研究的特征和前沿趋势——基于2001-2023 年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刘洪民周小燕
    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产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后发追赶已成为学者们观察后发国家或企业成长并走向前沿过程的一个独特视角。机会窗口为后发者利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实现追赶提供了有利时机,学者们对机会窗口的研究为国内后发追赶现象的研究做出了理论贡献并提供了实践启示。以中国知网(CNKI)2001-2023 年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后发追赶情境下机会窗口研究的可视化图谱,探索其文献特征和前沿趋势。研究发现:基于国际理论研究进展和丰富的国内企业后发追赶案例实践,国内机会窗口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探索积累期和爆发成长期 2 个阶段,2017 年后研究主题的发文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研究机构以大学为主,核心作者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已经形成较强凝聚力的研究团队;研究热点聚焦后发追赶情境下机会窗口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机会窗口的把握和应用、技术跨越和创新模式等,研究前沿则聚焦技术跨越、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后发企业、技术赶超、国产替代等几方面,国产替代和技术赶超仍将是未来几年机会窗口主题研究的前沿领域。经济和技术追赶情境下机会窗口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研究方法。同时,应鼓励跨行业、跨学科研究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化对中国情景下后发企业追赶和机会窗口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后发追赶机会窗口技术跨越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企业ESG表现促进了绿色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余伟汪财生
    6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SG表现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在绿色发展背景下,良好的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2012-2023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ESG表现的绿色创新效应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潜在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人力资本升级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ESG 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国有企业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推进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与参考依据。

    企业ESG表现绿色创新融资约束人力资本风险承担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钟菁菁周慧慧黄晖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基础设施赋能城市绿色低碳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利用2008-2022 年231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重差分模型评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结论在采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和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是可靠的。分区域研究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中、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行政等级较低的城市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对于行政等级更高的城市和中小城市则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新基建智慧城市试点绿色创新多期DID

    黑龙江省科技金融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玉莲信霜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科技金融网络培育有利于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助力地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界定区域科技金融网络内涵的基础上,从科技型企业属性、科技金融机构属性及二元关系 3 方面分析影响网络节点合作关系形成的因素。基于 2014-2022 年黑龙江省新三板科技型企业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QAP方法,分析黑龙江省科技金融网络的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黑龙江科技金融网络规模整体呈现扩张趋势,但扩张增速有所放缓,网络节点关系紧密度有待提升,资金供给的优势节点均为国有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高素质人才数量、科技金融机构国有参股情况、科技金融机构规模、地理临近、投贷联动等因素对黑龙江省科技金融网络关系形成与演化有显著影响;科技型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对网络联接未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结合黑龙江省发展实际,提出"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与"吸引异地头部风险投资"的优化发展路径建议。

    科技金融网络网络演化影响因素黑龙江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链韧性提升——基于创新要素配置的视角

    李琳琳汪浩瀚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关键核心动力。本文从创新要素配置视角切入,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创新要素配置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周边区域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前在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分位数回归发现仅依靠数字经济难以推动产业链韧性的进一步提升;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水平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是下降的。我国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

    数字经济产业链韧性创新要素配置空间溢出效应

    《科技管理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