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资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何源惠

旬刊

1672-3791

010-87384636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3室

科技资讯/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为聚焦中外高新技术前沿动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新科技资讯为依托,以平面交流为手段,努力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主要刊登中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融投资项目的最新资讯,并刊发能反映中外新技术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进展及概述各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的内容。本杂志社向各级政府机关、相关单位、学校等征集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TM32F407的植保飞行器设计研究

    胥鑫垚李世豪董丁铭翟子寒...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农业的植保工作依靠人力、效率低下、喷洒不均匀.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能有效改善传统植保工作的缺点.首先,介绍植保无人机的背景,探讨其相较于传统植保工作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展望植保无人机的前景.其次,阐述植保无人机的实现方式,确定无人机是以STM32F407为核心,综述由哪些相关单元、模块组成并且如何配合实现功能.再次,设计方案中详细介绍各个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姿态控制是植保无人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实现无人机垂直、俯仰等运动.通过摄像头模块、农药喷洒模块等,实现对农作物的快速识别和精确喷洒.通过测试,获得数据后进行理论分析证明无人机能够高效、稳定地实现喷洒功能.最后,对研究内容的缺点做总结,找到需进一步研究改进之处,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植保飞行器四旋翼姿态控制STM32F407

    山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病害处治技术分析

    吴丁华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山区公路养护工作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治技术至关重要.针对山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系统地总结了病害处治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病害检测、修复材料选择、修复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山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山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病害处治

    给排水工程中管道布局优化与水力特性分析研究

    姚春秀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排水工程中管道布局的优化与水力特性分析是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管道布局设计和水力特性分析来提高管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对管道布局优化方法和水力特性分析技术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给排水工程管道布局水力特性特性分析

    鸡鸣三省大桥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龚睿刘洋肖维陈东升...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鸣三省大桥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全长286.4 m,主桥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桥面宽11.5 m,净跨径为180 m.桥梁位于高山峡谷区,受构造影响,桥址区内危岩体、岩体卸荷带、岩溶、基岩顺层滑坡等不良地质发育.据场地地质结构和桥梁形式特征,分析桥梁基础稳定性与滑坡稳定性,对桥位的工程地质特征尤其是地震灾害发育特征进行研究,为桥梁设计提供了依据与参数,并保障桥梁安全.

    鸡鸣三省大桥基岩顺层滑坡卸荷带高山峡谷

    岩溶地质勘察及对隧道工程的改造方案分析

    曹耕硕曹兴福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勘探是物探技术的一种,该技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从而推断地下岩层的情况.为准确地勘探施工区域的地层环境,研究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式对岩溶区域的地质进行勘探,并根据勘探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关键参数进行预测,为工程规划和施工提供参考.对钻探、物探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得到了该地区更详细的地质特征,并对桩基构建过程中柱深与轴力的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误差最小仅为0.21 kN,平均误差为5.17 kN,该结果进一步佐证了研究提出的勘探方法与数值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

    岩溶地地质勘探隧道施工桩基建造

    土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运用

    张洁怡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建筑数量、规模大幅度上涨,在城市发展中土木建设成为了重点内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为土木工程建筑建设带来了支持,最大化地保障建筑趋于安全性、稳定性.然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中,经常出现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运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结构来分析土木建筑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深层探究施工技术要点,科学地运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土木建筑的建设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浇筑结构抗拉控制混凝土振捣

    新时期某重载铁路路堑穿越大型滑坡体施工技术应用

    汤进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细致的地质勘察与滑坡体评估,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旨在优化重载铁路路堑工程设计并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涵盖具体施工步骤、安全控制及环境保护,案例分析展示了技术应用的成效,证明先进施工技术在提升工程安全、减轻环境影响及促进生态修复方面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工程技术环保理念的结合.

    重载铁路路堑施工滑坡体施工技术安全控制

    装配式工程一体化施工技术

    石瑞雪贾广德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工程一体化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方法,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该技术通过预先制造建筑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显著减少了施工时间和材料浪费.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工程一体化施工技术在设计阶段协同技术和施工阶段技术.该技术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噪声和尘土污染,还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和耐久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装配式工程一体化施工技术将在未来建筑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高效、绿色、安全的建筑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装配式全钢爬架铝模预制构件降本增效

    林废-固废复合装配式建筑墙体砌块制备机理研究

    王志勇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绿色墙材的概念被提出后,探索林废-固废复合制备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的技术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研发林废-固废复合制备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优化现有墙体砌块尺寸设计,使其达到非承重墙体的要求,并提升建筑节能效果.通过研究林废固废混凝土新型砌块在墙材领域的潜在应用,不仅推动回收再利用废旧混凝土,有效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还为相关领域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指导,推动高强复合混凝土砌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为抓手,推动建筑材料行业向轻型化、终端化、产品化转型.

    林废固废装配式建筑墙体砌块制备机理

    复杂地质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关键技术

    甄亚坤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某工程出入场线盾构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下穿房屋、隧道和高速公路的特点与主要难点.采用土压平衡施工模式进行掘进,实时监测土压值以保障隧道稳定.介绍同步与二次注浆技术与参数,填充土体缺陷和控制地表沉降.进行多点精密监测对房屋与管线实时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同步、二次注浆联合应用可有效解决土压问题,优于单独注浆;多点监测提高监测准确性和系统性.这些关键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依据,有助于安全施工管理和下穿建筑工程技术优化与应用.

    隧道下穿施工变形特征盾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