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会计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会计之友
会计之友

旬刊

1004-5937

kjzybjb@163.com

0351-5229557 5229558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190号雅典金座大厦17层

会计之友/Journal Friends of Accounting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财会专业学术刊物。主要介绍财会工作经验、会计理论和业务技术基础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会计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反映财会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郑雨琪汪振坤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4的进步技术,特别是情感分析和关键字提取功能,对于构建针对市场的GPT-ESG评估框架起到了关键作用。本项研究应用ChatGPT-4的文本情感分析能力,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公开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和财务报告中专注于分析公司治理、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研究结果显示,ChatGPT-4生成的数据与国内三大评级机构的标准化评级结果高度相关且差异较小。通过运用ChatGPT-4技术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客观而高效的评级,不仅促使企业提供更加公正的报告,还为投资者在评估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践以及投资决策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一研究成功展示了 ChatGPT-4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潜力,特别是在促进公平、透明的企业评估方面的重要作用。

    评级机构文本分析情感值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ChatGPTESG

    《公司法》改革:投资兴业与债权保障的高质量协同

    张文杰崔学刚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其在公司资本制度、股东出资责任与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尤其是第四十七条对股东认缴出资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全体股东自公司成立起五年内缴足出资。这一制度旨在保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资制度,强化资本充实和交易安全,防止股东滥用出资期限逃避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文章立足注册资本的本质功能,分析新《公司法》如何在资本充实与交易安全之间寻找平衡,评估限期认缴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潜在的市场抑制效应。通过解读新制度的创新与不足,旨在揭示其服务型和护权型特性,并探讨如何通过制度优化实现经济效率与债权保障的双重目标,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注册资本限期认缴投资兴业债权保障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逻辑分析

    周方舒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等阐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从审计的政治属性、政治定位以及政治功能进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政治逻辑分析。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在审计领域的重要制度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新的飞跃。审计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意味着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之路:政党主导型审计管理体制。

    新时代治国理政政党主导型审计管理体制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化改革

    失信企业对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溢出效应

    许为宾王雅娴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诚信情况对审计师定价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某些企业的不良声誉是否会对所在区域内其他正常企业的审计费用产生声誉溢出效应呢?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失信企业对当地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失信企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即失信企业比例越高,该地区正常企业审计费用越高;企业自身声誉和媒体正面报道均能缓解失信企业对当地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负向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失信企业主要通过增加审计师投入来提高正常企业的审计费用。研究结果丰富和补充了诚信及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等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失信企业审计费用溢出效应社会信用体系诚信文化

    以全生命周期审计驱动数据资产价值充分释放

    徐玉德祝贺缤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资产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数据资产治理面临着数据规模急剧膨胀、类型复杂多样、价值瞬息万变、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挑战。数据资产审计对于保障数据资产质量、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全面充分释放,需要将数据资产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生长的生命系统,将全生命周期审计理念引入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综合评估数据分析结果和数据处理过程,从多维度汇聚审计合力,高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审计工作的"加速度",防范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反作用力",构建全流程闭环的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效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促进数据资产价值充分释放。

    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数据资产审计数据资产治理数字经济数字强国

    人工智能下产品生产与成本管理的双向嵌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扩展研究

    冯圆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情境下,结合产业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智能化产品生产与成本管理实现"双向嵌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项有益尝试。这种"双向嵌入"有助于丰富智能互联产品生产与单元制造模式融合中的价值内涵,延展成本管理学的理论边界,促进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提升。同时,针对数字化改革,围绕经营模式与产品业态创新,积极寻求新的成本管理智能化生态平台,扩展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从经营末端(销售端)向经营前端(生产端)延展的应用场景。基于人工智能的"双向嵌入"体验,以及单元制造环境中的成本生态优化,促进智能互联产品的功能升级,使传统"成本观"与"分配观"下的管理会计边界更加模糊,进而助力实现智能化的企业价值创造并获得持续的价值增值。

    人工智能单元制造人单合一成本管理双向嵌入海尔集团

    数字化时代深化管理会计应用探析

    罗俊晖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意见》(财会[2024]22号)(以下简称2024年《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措施,以助推管理会计在新时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章针对2024年《指导意见》主要内容,结合我国为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强管理会计应用所部署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归纳总结了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印发以来,管理会计领域的政策发展,通过分析2024年《指导意见》的重点内容,围绕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应用具体落地及未来发展需求,探析提升管理会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有效路径,为企业深化管理会计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管理会计数字化指导意见基本指引工具方法

    新会计法遏制财务造假的三大要点及三大措施

    胡明霞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新修改的会计法保持现行基本制度不变,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次修改要点,文章从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突出强调内部控制、完善会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探讨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的作用机理。贯彻实施会计法是发挥会计工作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也是打击会计违法行为,落实对财务造假"零容忍"要求的重要法治保障。为贯彻实施好新会计法,提升财会监督效能,提出以下对策:注重会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衔接适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提高会计制度实施效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会计法财会监督财务造假法律责任

    新会计法下财会监督入法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姜淑润王俊清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会监督法治精神写入新会计法是推进财会监督建设的保障措施,研究其实施机制有重要意义。新会计法在实施中面临社会人假设的管控难点,中华会计文化治理是破解之道。文章以文本分析法归纳了新会计法修正内容的重点,厘清了财会监督、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在演进中的逻辑关系,提出会计监督的新三元论。从法治视角对新会计法以硬机制夯实财会监督进行了阐释,构建了会计人员法治与德治会计监督与会计文化联袂的"他律"和"自律"软约束路径。法律治理和文化治理融合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为会计人员以人民的逻辑贯彻新会计法提供了参考。

    新会计法财会监督会计文化人本会计公司治理

    政府审计整改报告及其认定机制:现实基础和优化路径

    郑石桥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审计整改报告就是审计整改责任主体关于其整改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所有承担审计整改责任的单位都应该提出审计整改报告。基于政府审计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所确定的政府审计整改责任主体,政府审计整改报告体系及其认定体系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报告、相关部门的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报告和本级政府的审计整改报告。文章分别分析了上述不同层级的审计整改报告及其认定的现有基础和优化路径,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政府审计整改及其认定机制的认知,并为建构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审计整改审计整改责任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整改结果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