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捕集铂族金属的熔渣调控及其捕集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

    杨泉黄利南李勇江磊...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汽车废催化剂为原料的铂族金属(PGMs)再生利用不仅缓解供需矛盾,而且还能保障国家战略储备金属需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汽车废催化剂成分复杂,火法捕集PGMs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获得最佳的熔渣,从而提高PGMs的回收率.通过FactSage的理论计算对炉渣反应平衡模拟以达到优化炉渣的目的.FactSage计算结果表明,当添加剂CaO、SiO2、Na2CO3 和CaF2 的添加量分别占汽车废催化剂质量分数的 40%、15%、30%和 5%时,熔渣的性质最佳,即渣相的完全温度为1 330℃,粘度为1.92 Pa·s.本工作还结合DFT计算对铁捕集汽车废催化剂中PGMs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超过1 390℃的高温条件下,Rh以取代掺杂的类型和δ-Fe形成合金结构.在912~1 390℃的温度区间内,Pd以取代掺杂的方式和γ-Fe形成合金,并只有在该温度区间才能形成Pd-Fe合金.此外,在该温度区间下,大部分Pt被捕集并以取代掺杂的方式和γ-Fe形成合金.当温度低于912℃时,Rh和Pt再次被α-Fe捕集并形成合金.然而,γ-Fe-Pd合金随着温度降低,形成的α-Fe-Pd的合金结构是不稳定的,这就导致Pd会从Fe相中析出,降低Pd的捕集率.总之,本研究为火法捕集PGMs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炉渣优化方法.

    汽车废催化剂铂族金属回收铁捕集渣设计机理研究

    复杂铜精矿富氧熔炼过程熔炼渣中CaO作用机制

    刘金月李博魏永刚张海培...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品位铜矿日趋枯竭,铜冶炼原料越来越复杂,杂质元素过高导致产品铜的品质低,而CaO是铜熔炼过程中常用的造渣剂,对渣含铜以及杂质元素的脱除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了富氧熔炼生产高品位冰铜过程中CaO对渣含铜以及杂质元素(As、Pb、Zn)迁移分布规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CaO含量增大,渣中铜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s在渣相中占比增大,在冰铜相和气相中占比减小,As在炉渣中主要以砷酸盐的形式存在,CaO促进了As脱除进入渣相中;Pb和Zn在渣相中占比减小,在冰铜相和气相中占比增大.当CaO质量分数从1.25%增加到8%时,炉渣中Pb和Zn的主要存在形式从硅酸盐转变为硫化物,导致更多的Pb和Zn转移进入冰铜中.

    复杂铜精矿CaO渣含铜杂质元素迁移分布规律

    导电聚合物基金属氧化物气敏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及展望

    杨贵钦夏安逸周靖天奇叶成...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电聚合物基金属氧化物气敏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等卓越特性,在传感器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因而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研究通过调整材料组成、结构和表面改性等方法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灵敏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然而,如何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的组成以提升其传感性能,同时考虑降低生产成本仍然是研究者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新型纳米材料和制备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将这些材料成功应用于实际,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导电聚合物基金属氧化物气敏纳米复合材料最近十年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气敏性

    复合材料回转壳体纤维缠绕角度设计及试验验证

    王业成王馨锐王晓宏刘长喜...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CFRP)及其制造工艺的发展,可设计性较强的CFRP产品用来替代金属结构以实现轻量化设计,受到更多设计者的关注.以CFRP回转壳体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建立CFRP回转壳体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缠绕角度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两种纤维缠绕方案.通过拉伸性能分析、压缩性能分析以及加速度过载性能分析对设计结构进行强度校核,最终确定以[90°/(90°/±20°/±45°)2/90°/±20°/90°/±45°/90°]s为成型方案.采用干法缠绕工艺对该方案的CFRP回转壳体进行制作,通过试验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纤维缠绕角度为0 时,CFRP回转壳体抗压性能最优;抗拉强度/模量偏差率为24.23%/18.71%,抗压强度/模量偏差率为9.56%/18.62%,过载强度模量偏差率为3.22%/2.72%,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具备一定的准确性;根据安全系数计算可知,该纤维缠绕设计方案能够达到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回转壳体ABAQUS有限元纤维缠绕角度

    基于样本全局相似度和Relief的缺失标记特征选择

    孙林丰昌武陈雨生胡一飞...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始的Relief模型只能分析完备的单标记数据,并且相关的改进模型也未涉及样本之间的全局相似性等,由此基于样本全局相似度和Relief模型设计了一种缺失标记特征选择方法.首先,为了补全样本对应的缺失标记,在每个标记下将全体样本划分为缺失集和完备集,通过计算样本间的欧式距离,为缺失标记的样本搜索其在完备集中的最近邻样本,从而提出了一种补全标记策略,补充样本缺失的标记.其次,为了衡量不同的样本在全局空间上的相似关系,使用余弦相似度函数计算样本间的特征相似度,基于样本标记集的重叠程度计算样本间的标记相似度,结合上述两种相似度构建了样本全局相似度.然后,为了确定目标样本在多标记决策系统中的同类近邻和异类近邻,根据目标样本与其余样本之间的全局相似度,定义了样本间的同异类判别关系.最后,结合改进的Relief模型构建新的特征权重迭代公式,进而设计了基于样本全局相似度和Relief的缺失标记特征选择算法.在8 个多标记数据集上分析和测试所提算法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是有效的.

    特征选择多标记学习缺失标记Relief模型

    基于布尔矩阵分解和神经网络的多标签学习

    霍一帆王轩董小铭于洪...
    4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标签学习中,利用标签相关性提升预测性能是研究重点.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通过构建潜在标签,获得从数据到标签空间更本质的映射.然而,实数矩阵分解缺乏语义解释,且常用的线性映射拟合能力有限.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布尔矩阵分解和神经网络的多标签学习方法MLBF.具体而言,布尔矩阵维持了标签关于有/无的语义特征,利用所提出的启发式分解算法效率高且效果好;神经网络提供非线性的拟合能力,且有效利用并行计算资源以应对大数据集.本研究在13 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采用了8 种流行的算法进行比较,并通过5 个常用指标对它们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LBF 在这些指标的平均排名分别为 1.92,2.5,2.38,2.23,2.46.

    布尔矩阵分解多标签学习神经网络

    基于模糊依赖决策熵的多标签特征选择

    陈曦马建敏刘权芳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标签学习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特征维度灾难.为了寻求高效的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本文从模糊粗糙集和依赖决策熵的角度研究多标签特征选择,提出多标签特征选择新方法.首先,定义了多标签模糊信息系统,利用模糊标签粒的近似集提出了模糊决策熵和模糊依赖决策熵,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在多标签模糊信息系统上提出了基于模糊依赖决策熵的约简定义,进而给出了特征的重要性度量,以及基于模糊依赖决策熵的多标签特征选择方法和算法.最后在10 个公共多标签数据集上对5 种指标进行参数分析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大多数指标上优于PMU、MDDM等多标签特征选择算法.

    多标签学习特征选择模糊粗糙集模糊决策熵模糊依赖决策熵

    面向实际工况的动力电池早期故障诊断研究

    金浩博王淑青汤璐袁晓辉...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际工况的动力电池早期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电池早期故障发生时刻.基于MATLAB平台对锂电池组进行仿真建模,研究电池故障演变特性.以实际工况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状态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对象,来模拟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池状态,当电池发生故障时即可定位发生状态变化的时刻.为进一步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时刻,对电池估计残差曲线进行了微分处理,能够以最短的时限定位故障发生时刻.该方法不仅能在仿真模拟的故障条件下准确定位故障,而且在数据条件较为严苛的实际工况数据中也能对电池故障进行识别.

    实际工况动力电池电池早期故障BP神经网络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智能参数辨识

    刘明群孟贤何廷一和鹏...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中,准确地辨识未知参数对于建立可靠而精确的模型至关重要.然而,PEMFC参数辨识难以被常规的数值分析方法解决,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且有强耦合的非线性问题.此外,噪声对数据的影响、收集数据的不足以及电池记录数据的丢失都会增加获取精确参数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联合启发式算法的参数识别策略.先对RBF进行训练,并利用RBF对数据进行降噪与预测处理,以解决噪声对数据的影响、收集数据的不足以及电池数据丢失的情况;再利用启发式算法对PEMFC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结果表明,经过RBF处理后可以显著降低异常情况对参数辨识的影响,极大程度提高启发式算法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其中V-I拟合精度达到99.5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智能参数辨识径向基神经网络启发式算法降噪处理预测处理

    三七根际酚酸自毒物质对两种根腐病致病真菌的化感效应

    陈金苗保丽美刘雨艳刘志丹...
    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4 种酚酸类物质(苯甲酸、阿魏酸、丁香酸、对香豆酸)及其混合酚酸对三七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进一步探明酚酸类自毒物质与三七根际土壤病原菌之间的互作作用.菌丝生长试验表明,高浓度阿魏酸在处理6d后显著促进了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菌丝生长,苯甲酸在处理6d时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同时,1.2~3.6 μg/mL的丁香酸在处理3d和9d时显著促进了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菌丝生长,高浓度苯甲酸对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呈现出初抑后促的时间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计算结果表明,阿魏酸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促进效应最强.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对香豆酸、0.06~3.6 μg/mL浓度的丁香酸和培养后期的苯甲酸均表现出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且4 种酚酸类物质也均表现出对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显著促进作用.而混合酚酸对2 种致病菌的化感作用不同,且表现出浓度效应,高浓度的混合酚酸在培养9d时显著抑制了腐皮镰刀菌(F.solani)菌丝的生长,但反而促进了木贼镰刀菌(F.equiseti)菌丝生长;同时,混合酚酸促进了腐皮镰刀菌(F.solani)孢子萌发,但对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促进作用在低浓度时更显著.综上,4 种酚酸类物质对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孢子萌发均表现出化感促进效应,但不同的酚酸及其混合酚酸对三七根腐病两种致病菌的互作呈现出随浓度和时间变化的动态效应.

    三七根际酚酸化感作用连作障碍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