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同济大学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同济大学

王佐林

双月刊

1005-4979

omsj399@hotmail.com

021-66527963

200072

上海市延长中路399号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界最早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临床经验等文摘。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总结、病例报道、综述、讲座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读者面广,深受口腔医学院师生、口腔颌面外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早期治疗一期唇裂术后瘢痕的临床疗效

    吴敏尹恒黄汉尧石冰...
    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早期治疗一期唇裂术后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中心接受一期唇裂整复术的患儿24例(激光组),术后3个月内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24例)为曾接受一期唇裂整复术,术后未接受激光治疗的患儿.对2组一期患儿激光治疗后1年的瘢痕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照片)和客观评价[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法].结果:激光组完成整个疗程4次治疗后1年,主观评价总有效率达到91.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结果显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早期治疗一期唇裂术后瘢痕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一期唇裂瘢痕早期治疗

    咀嚼力变化影响小鼠髁突发育及初级纤毛基因表达

    扈梓悦张帅孙瑶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咀嚼力改变后,髁突软骨发育及初级纤毛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取 3 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将其随机分为 3 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normal diet,ND)和软食(soft diet,SD)喂养 2 周,以及软食 1 周后恢复普通饲料喂养 1 周(re-normal diet,RND).行番红O-固绿、甲苯胺蓝、Masson三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Ⅱ,COL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变化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初级纤毛相关基因Ift88、Ift140、Ptch1、Smo、Gli1的表达.结果:相较于ND组,SD组小鼠髁突软骨厚度降低,基质分泌减少,软骨下骨结构改变,初级纤毛相关基因Ift88、Ift140、Ptch1、Smo、Gli1 的表达有下降趋势;相较于SD组,RND组上述变化有所恢复.结论:生长发育时期,咀嚼力变化可干扰髁突软骨的发育,同时影响初级纤毛相关基因表达.

    髁突软骨咀嚼力初级纤毛

    FGF13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对下牙槽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焦祎孙欣荣刘伟才
    34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在下牙槽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下牙槽神经损伤模型,在损伤后1、3、7 d时收取下牙槽神经组织样本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损伤后不同时间FGF13基因的表达水平;提取新生SD大鼠的原代三叉神经细胞,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FGF13 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成功后 3 d提取细胞RNA,利用RT-qPCR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对三叉神经细胞进行Neun和β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摄片,观测神经细胞的轴突长度;将ND7/23 神经细胞分为过表达组(ND7/23-FGF13)和对照组(ND7/23-vector),分别转染FGF13过表达慢病毒和对照病毒,嘌呤霉素筛出稳转株,进行FGF13 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JC-1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染色,提取细胞RNA,利用RT-qPCR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下牙槽神经损伤后1 d,该组织的FGF13表达量显著升高,损伤后3 d表达量降低,损伤后7 d表达量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FGF1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表达量升高,实验组细胞轴突长度大于对照组;慢病毒过表达组与对照组相比,FGF13蛋白在细胞核中分布更密集,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量升高.结论:下牙槽神经损伤后,FGF13 表达量出现一过性升高,其对下牙槽神经的修复过程可能具有潜在意义;在三叉神经细胞中过表达FGF13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轴突伸长,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功能、促进线粒体稳态有关.

    下牙槽神经损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线粒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对数字、计量单位及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要求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349页

    恶性多形性腺瘤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甲基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刘啸孙江伟周晶
    350-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in pleomorphic adeoma,MPA)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蛋白、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5 例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gland pleomorphic adenoma,SPA)、24 例MPA患者肿瘤组织及 55 例上述患者的正常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GPX3 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组织中GPX3 甲基化程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择人恶性多形性腺瘤细胞系SM-AP1,转染GPX3 过表达载体、空载体,并将其分为过表达空载体组(Vector组)、GXP3 表达组(OE-GPX3 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3 mRNA及蛋白表达量;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GPX3 蛋白在正常腺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9%,50/55)高于其在SPA(56.4%,31/55)和MPA(29.2%,7/24)组织中;GPX3 蛋白在SP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MPA组织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腺体组织中,GPX3的甲基化比例(7.3%,4/55)低于SPA组织(34.5%,19/55)和MPA组织(66.7%,16/24)中,SPA组织中的GPX3 甲基化比例低于MPA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X3 甲基化水平与MPA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恶性成分比例有关(P<0.05).GPX3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恶性成分比例有关(P<0.05).与Vector组比较,OE-GPX3 组细胞GPX3 mRNA、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48 h及 72 h的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多形性腺瘤GP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恶性成分比例呈负相关,有潜力成为诊断恶性多形性腺瘤的预警分子指标和临床治疗中的基因调控靶点.

    恶性多形性腺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甲基化临床病理特征

    AL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诊断价值

    高瑞郭磊彭博贾骏...
    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凋亡关联基因 2(apoptosis-linked gene-2,AL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预后诊断价值.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ALG2 在 5 对新鲜OSCC组织、癌旁组织及OSCC细胞系、人口腔黏膜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ALG2 在 128 对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高低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ALG2 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诊断价值.结果:ALG2 在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和HOK细胞中(P<0.05);ALG2 低表达组O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ALG2 高表达组(P<0.05);T分期、淋巴结转移、ALG2 表达水平均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且ALG2 表达是OSCC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P<0.01);ALG2 对OSCC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07].结论:ALG2 在OSCC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对OSCC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口腔鳞状细胞癌凋亡关联基因2预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364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NGAL、YKL-40水平及其诊断、预后价值

    赵媛吕继连叶克强林楠...
    365-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甲壳质酶蛋白 40(chitinase protein 40,YKL-40)的水平在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7 年 3 月—2020 年 9 月间收治的 114 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OSCC组),另选取同期 118 例本院良性肿瘤病变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2 组受试者血清NGAL、YKL-40 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NGAL、YKL-40 水平在OSCC中的诊断价值;并收集OSCC患者出院后 3 年内的预后情况,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CC患者血清NGAL、YKL-40 水平与其 3 年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CC患者出院 3 年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OSCC组血清NGAL、YKL-40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NGAL、YKL-40 及二者联合诊断OSC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16、0.744、0.791,其中联合诊断的AUC优于单独检测(P=0.008、0.047);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发病部位的OSCC患者血清NGAL、YKL-40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NGAL、YKL-40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1);NGAL低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NGAL高表达患者,YKL-40 低表达患者 3 年生存率高于YKL-40 高表达患者(P<0.05);NGAL、YKL-40 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OSCC患者血清NGAL、YKL-40 水平均升高,二者对OSC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甲壳质酶蛋白40诊断预后价值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声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370页

    穿颧骨种植上颌窦区种植体定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李静李晨曦裴培陈程...
    37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常规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资料建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模型,虚拟化穿颧种植体(zygomatic implant,ZI)分别置于SS和ES模型,并结合使用2枚或4枚常规种植体.分析种植体von Mises应力值及牙槽骨中的主应力值.结果:配置 2 枚常规种植体+2 枚ES ZI的von Mises应力值最大(292 MPa);而 4 枚常规种植体+2 枚SS ZI的最小(184 MPa).配置2枚常规种植体+2枚SS ZI的最高主应力值最大(31 MPa);而4枚常规种植体+2枚ES ZI的最小(12 MPa).配置 4 枚常规种植体+2 枚SS ZI的最低主应力值最小(|-58|MPa);而 2 枚常规种植体+2 枚ES ZI的最大(|-81|MPa).结论:使用 2 枚SS ZI和 4 枚常规种植体联合修复重度萎缩的上颌骨,在生物力学方面安全性更高.

    上颌骨重度萎缩穿颧种植体三维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