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樊明文

月刊

1671-7651

kqyxyj@163.com

027-87686117

430079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口腔医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为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及教学服务,为读者服务。辟有焦点论著(附评论)、论著、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专业英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十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医技人员等。本刊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的数字化测量及其与皮质骨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张可陈旭兵
    70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的数字化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探讨垂直黏膜厚度与相应皮质骨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数字化牙支持式导板种植手术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完成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及3Shape口扫数据的采集,在3Shape Implant Studio软件完成拟合后测量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及相应皮质骨厚度(记为数字化技术测量法).手术中采用改良的牙周探针嵌合于数字化导板导环内测量垂直黏膜厚度(记为改良牙龈穿刺法).通过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评估两种方法测量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的差异性和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垂直黏膜厚度与皮质骨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数字化技术和改良牙龈穿刺法在测量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垂直黏膜厚度与皮质骨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是测量拟种植区垂直黏膜厚度的一种准确方法,垂直黏膜厚度与相应皮质骨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锥形束CT口内扫描仪垂直黏膜厚度皮质骨厚度

    关于《口腔医学研究》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709页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王宇萌迟丹丹张贝贝段小红...
    710-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 90 mg/kg 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a)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a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a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全反式维甲酸综合征型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磨牙成釉细胞

    2024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医学前沿理论与创新技术研讨会

    714页

    基于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药敏分析与初步临床应用

    陈霖陈寅瑜李欣然葛良玉...
    715-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此模型对6种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顺铂、紫杉醇、5-FU、西妥昔单抗、阿培利司、Nutlin-3)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其中4例活检患者参考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观察两个疗程后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 10例OSCC类器官(成功率10/12,83.3%),均可稳定传代、扩增达4代以上,且与亲本肿瘤组织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在药敏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个体化差异,4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结果均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高度还原了同源亲本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基于该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与相应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一致,为建立个性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精准药物治疗新体系奠定基础.

    患者源性类器官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外药敏实验精准治疗临床转化

    《口腔医学研究》加入开放科学计划

    721页

    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修复大型获得性口鼻瘘的临床研究

    徐泽东孙国文
    722-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双层封闭大型Ⅳ型获得性口鼻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大型(最大径大于5 mm)Ⅳ型(硬腭)获得性口鼻瘘患者8例,患者年龄24~68岁.回顾性分析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腭缘瓣(和)颊肌黏膜瓣双层封闭缺损,术后随访对疗效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全部病例修复成功,未见软组织瓣坏死、穿孔、感染及鼻窦炎,随访24个月未见鼻腔反流及上呼吸道感染,语音及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恰当适应证下,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是方便可靠的修复大型Ⅳ型获得性口鼻瘘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获得性口鼻瘘岛状腭黏骨膜瓣腭缘瓣颊肌黏膜瓣

    《口腔医学研究》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726页

    慢性氟中毒环境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VEGF和eNOS表达的影响

    刘兴沄李仲伟贾莹丁雪...
    727-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变化,初步探究机体慢性氟中毒状态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3周龄SPF级SD大鼠120只,体重(60±5)g,随机分为空白组(C)、染氟组(F)、正畸组(O)、染氟正畸组(FO),每组雌雄各15只,根据正畸加力时间分为0、3、7、14、28 d组,共5个时间亚组.分别相应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周组织血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牙周组织VEGF及e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慢性氟中毒大鼠及正畸牙移动大鼠模型复制成功;(2)O组牙周纤维排列较C组紊乱,牙周血管数量增多,管腔不规则.FO组血管新生分布不及O组突出.(3)各组雌雄大鼠间VEGF、eNOS表达无明显性别差异,O组、FO组张力侧VEGF、eNOS表达与压力侧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FO组VEGF、eNOS的蛋白平均表达水平高于F组,但低于O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O组、FO组VEGF、eNOS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3天表现为峰值.结论:慢性氟中毒会抑制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VEGF、eNOS的表达.

    慢性氟中毒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审稿流程示意图

    7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