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傅民魁

季刊

1674-5760

cjobjb@gmail.com

010-62195350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2号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CSTPCD
查看更多>>1994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口腔正畸学专业最高级学术期刊。原刊名为《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年更名为现刊名。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的医学工作者。办刊方针为“坚持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主要报道内容为国内外口腔正畸学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重视口腔正畸学临床矫治技术和诊疗经验的报道。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技术、讲座、综述、病例报告和国际之窗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颈椎骨龄分期模型的建立

    周正涛吴奔谷岩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应用基于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开发出自动化颈椎骨龄分期的特征融合模型,以辅助正畸学的临床诊断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7~17岁患者的头颅侧位片1797张,这些图像由正畸医师分为6个颈椎骨龄分期(CS1~CS6),最终纳入1655例(男774例,女881例),再通过人工标注头颅侧位片第二至第四颈椎上的标志点组成数据集.构建由关键点检测、特征融合和分类器模块组成的特征融合模型,然后将数据集输入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得到各样本的预测分期.最后计算模型的分期性能指标,并比较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两种分类器的分期性能.结果 两种分类器的特征融合模型中,ANN分类器的分期准确率达到82.18%,加权Kappa值达到0.8919,显著高于随机森林分类器(准确率78.85%、加权Kappa值为0.8715).结论特征融合模型不仅实现了全自动的颈椎骨龄分期,而且提高了模型准确率,可以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帮助正畸医师提供方便、快速和可靠的颈椎骨龄分期.

    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头颅侧位片颈椎骨龄分期法特征融合

    牙槽骨微穿孔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张慧玲赵婷婷熊晖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评价牙槽骨微穿孔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有关牙槽骨微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辅助正畸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局指标均为连续型变量,以标准化均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作为效应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36项研究,其中22项研究尖牙远移,6项研究整体内收关间隙,5项研究前牙排齐,3项研究磨牙矢状向移动,其中19项研究同时报道了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显示:MOP辅助正畸能显著提高牙齿移动速率(上尖牙远移:SMD1mo=1.47,SMD2mo=0.85,SMD3mo=0.76,P<0.05;整体内收:SMD=1.20,P<0.05;前牙排齐:SMD=-2.89,P<0.05;磨牙移动:SMD=1.11,P<0.05).不良反应方面,MOP组的支抗丧失量显著降低(SMD=-0.72,Z=3.12,P<0.05),而牙根长度损失(SMD=0.01,P>0.05)、疼痛评分(SMDday0=0.45,SMDday1=0.46,P>0.05)、牙周状况及不良牙移动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OP辅助正畸治疗短期内能加速牙齿移动,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会加重疼痛、支抗丧失、牙根吸收和牙周等不良反应.

    微穿孔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系统评价Meta分析

    基于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口腔正畸临床试验注册特点分析

    侯向刚郭锦材刘超刘文龙...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际口腔正畸临床试验项目的注册情况,以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促进正畸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方法 分别筛选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建库直至2023年12月31日注册的口腔正畸临床试验,从年度趋势、区域分布、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盲法、主要目的、样本量和研究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Clinicaltrials.gov共筛选出523项口腔正畸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册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埃及(88项,16.83%),美国(66项,12.62%),叙利亚(34项,6.5%).此外,中国仅有15项(2.87%).按研究内容分类,主要包括正畸治疗疗效201项(38.43%)和正畸并发症研究182项(34.80%).正畸治疗疗效研究主要为辅助加速正畸(70项)和正畸保持类研究(34项)等;并发症研究涵盖口腔卫生和牙周相关病变研究(57项)、牙面白斑病变(52项)及疼痛(32项)等.研究设计中干预性研究占90.44%(473项),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占76.74%,运用盲法的试验占77.63%.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治疗(301项,63.64%)、预防(80项,16.91%)、支持疗法(22项,4.65%)等.63.34%的正畸试验样本量不超过50例.92.93%的研究为单中心研究.ChiCTR共筛选出129项口腔正畸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排名前三的地区:北京(34项,26.37%)、上海(33项,25.58%)、四川(17项,13.18%).其中干预性试验占68.22%(88项),其中RCT占78.41%,仅17.05%试验明确运用了盲法.样本量在50例及以下的试验占41.86%(54/129).89.15%(115/129)试验为单中心研究.结论 口腔正畸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正畸治疗(如辅助正畸加速,保持正畸效果)和正畸并发症领域(如牙面白斑病损、疼痛).临床试验以干预性的盲法设计为主.研究导向以治疗和预防为主.此外,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性,样本量偏小和单研究中心为主等不足.

    口腔正畸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库

    前方牵引固位钉微弧氧化处理后对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任宇飞屈银英刘世颖姜洪涛...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模型分析前方牵引微种植固位钉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处理对固位钉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4~5月龄、体重(2.58±0.18)kg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全麻下采用非助攻法于兔左右后腿分别植入未MAO表面处理固位钉(A组)、螺纹部MAO表面处理固位钉(B组),并施加200 g力.在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3只实验兔,取带有固位钉的硬组织样本,制作甲苯胺蓝染色的硬组织切片,观察钉周围新生骨量以及钉骨结合情况,并对所有实验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8周时微种植钉周围新生骨量的体积比分别为10.17±0.72、12.32±1.00(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周、12周时新生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钉在4周、8周、12周三个时期新生骨量的体积比分别为8.57±2.47、10.17±0.72、13.71±1.67(P=0.034),B组钉在4周、8周、12周三个时期新生骨量的体积比分别为9.88±2.03、12.32±1.00、15.1±1.99(P=0.009).A、B两组固位钉在 4 周、8 周、12 周骨结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前方牵引固位钉MAO表面处理未明显增加微种植固位钉骨结合效果.

    骨性前方牵引微种植固位钉微弧氧化表面处理骨结合稳定性

    口腔正畸学科发展史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的初步探索

    柳大为李巍然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正畸学教育应立足于正畸学科特色.口腔正畸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史含有丰富的内涵,探索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程相关资料素材中感悟、体认.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核心,促使主动学习,转变知识灌输为建构型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本研究探索挖掘正畸学科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并与口腔正畸学专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学设计和对思政元素的多角度挖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并以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发现,37名学生中31人(83.78%)非常同意课程提高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增强自己对口腔正畸专业的认同度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医学人文关怀理念以及更坚定不断学习的决心.30人(81.80%)非常同意课程加深自己对中国口腔正畸学科发展的了解;坚定了自己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提升自己职业素养意识并增强了自己的医患沟通技巧.结果显示,将正畸学科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口腔正畸学研究生课程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教学课程思政

    本刊对论文作者署名的要求

    212页

    免疫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改建中的调节作用

    苏昕宇黄一平李巍然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正畸过程中,牙周组织受到机械刺激后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介导受力区域骨改建及正畸牙移动.免疫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免疫细胞作为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是免疫系统发挥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本文就现有研究,对不同免疫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改建中的调节作用进行总结阐述.目前研究表明,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都在正畸牙移动骨改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复杂的细胞-细胞、细胞-分子调节网络,在正畸过程中共同协调骨组织的改建和重塑.

    固有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正畸牙移动骨改建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217页

    差异化能量激光调控正畸牙移动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

    张可赵颖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畸治疗周期普遍较长,患者难于接受的同时也增加罹患其他口腔疾病的风险.近期在多种加速正畸牙移动方法的研究报道中,低能量激光加速正畸牙移动备受人们关注,从有限的研究中发现能量密度较高的激光不仅不能加速正畸牙移动,还可能产生抑制正畸牙移动的效果,其原因在于差异化能量密度的激光对组织产生了双向作用.利用高能量密度激光抑制正畸牙移动作为无创增强支抗的新方法,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方向,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差异化能量密度激光调控正畸牙移动的相关动物实验研究,从动物模型建立、激光调控正畸牙移动效果、牙周组织学变化以及骨改建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到加速与抑制正畸牙移动的适宜激光参数选择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低能量激光加速正畸牙移动高能量激光抑制正畸牙移动动物实验

    本刊对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