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明廷华

旬刊

1671-1815

ste@periodicals.net.cn

010-621032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学技术与工程/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航车辆调度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综述

    易奎张雨乐庄夏付文...
    15321-15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机场航班流量的持续攀升,航班正点率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机场地勤特种车辆的高效调度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鉴于机场独有的复杂环境和动态变化的航班需求,民航车辆调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动态航班信息的不确定性要求调度系统具备极高的灵活应变与实时响应能力;同时,面对多样化的地勤作业任务与特种车辆类型,如何实现这些车辆之间的精准协调与高效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全面分析总结近年发表的关于车辆调度的文献,针对公共交通中的车辆调度和机场特种车的调度,从调度模型构建以及算法优化两方面展开综述,并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机场地勤特种车辆调度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自动化。

    机场特种车辆车辆调度调度模型未来发展趋势

    考虑径向间隙的高速旋转柔性圆锯片的振动特性分析

    范博曹建华粟鑫肖苏伟...
    15334-15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圆锯是重要的林间锯割作业工具,圆锯片振动特性直接影响了电圆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操作。为了便于圆锯片的安装和拆卸,圆锯片通过轴孔间隙配合与刀架进行连接,这种配合方式不能使用简支或者固支边界条件进行准确的表述。在具有随动坐标系的绝对节点坐标法(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ANCF)框架下,利用空间环扇单元建立高速柔性高速旋转柔性圆锯片模型,并引入含径向间隙的弹簧约束单元对间隙配合边界条件进行模拟,考虑旋转运动中广义离心力和克氏力,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建立高速旋转柔性圆锯片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与其他文献进行对比,验证高速旋转柔性圆锯片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配合间隙,旋转速度和几何形状对圆锯片振动特性和临界转速的影响。

    径向间隙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高速旋转振动特性

    甘肃陇东地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马亚丽白祖晖王兴繁
    15345-15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陇东地区潜在蒸散发ET0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利于探明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基于陇东地区1984-2019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及空间插值方法揭示ET0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ET0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及ET0对各气象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及贡献。结果表明:陇东地区ET0呈显著上升趋势,线性变化率3。03 mm/a,在1993年发生突变。主成分分析发现,温度、湿度、辐射、动力等气象因素均对ET0产生影响,温度因素影响最大,动力因素影响最小。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日最高气温Tmax、日照时数n是影响ET0变化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相对湿度RH、平均风速u,降雨量P对ET0变化影响最小。ET0对气象要素变化敏感性排序为RH、Tmax、n、u,RH起反向作用,RH减少对ET0增大影响最大,Tmax、n、u起正向作用,Tmax、n、u多年增加促使ET0增加。ET0增大的主要原因是Tmax升高,其次是RH、u,对ET0增加贡献最小为n,4种气象因素总贡献24。65%。

    潜在蒸散发驱动因素聚类分析贡献时空变化陇东地区

    顾及时滞效应的北部湾经济区GPM数据降尺度

    窦世卿高海宽靖娟利徐勇...
    15352-1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全球降水卫星计划(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 IMERG)等卫星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以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探讨最优的降尺度方案。以2001-2020年GPM卫星降水数据为数据源,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 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坡度数据;分别以NDVI和EVI为解释变量对北部湾经济区GPM数据进行降尺度,并进一步探讨滞后期为0~3月的植被指数对降尺度结果的影响;然后基于研究区内24个气象站点观测值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GPM数据与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各站点决定系数介于0。65~0。93。降尺度数据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空间分辨率有较大提升(由0。1°提升至1 km),且EVI降尺度GPM数据精度优于NDVI降尺度结果。考虑时滞效应时,滞后期为1~2个月的EVI为解释变量时,降尺度GPM数据精度最优,且干旱年份降尺度结果优于湿润年份。在北部湾经济区,EVI比ND VI更适合GPM数据做降尺度因子,使用滞后期为1~2个月的EVI降尺度结果更精确。

    全球降水卫星计划(GPMIMERG)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降尺度植被指数北部湾经济区

    基于CEEMD的云贵高原降水序列周期性特征分析

    郝海宁王新鹏袁荣才赵庆志...
    15362-15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云贵高原的降水量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可为喀斯特地区流域的综合治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特征提取方法。选取云贵高原60个站点20年、时间间隔为12 h的降水量观测数据进行周期识别。结果表明:CEEMD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序列中的月、半周年、周年等特征分量,结合各气象站点位置,发现地理位置上临近站点的周期变化趋势数相似。与云贵高原的柯本-盖革气候分类指数图相对比,符合地区的气候特征,证明该分解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气候统计;探讨在不同周期性特征影响下,实际降水序列如何响应于各种气候驱动因素,利用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分析降水序列与准两年振荡(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QBO)、Nino3。4指数、热带气旋之间的时滞和相关性。发现区域的降水序列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以及准两年期振荡的影响。区域48。3%站点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呈现双峰年周期,使用极端降水事件与热带气旋降水事件对比,发现云贵高原降水序列双峰值周期的产生受热带气旋影响。

    降水量序列周期性特征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算法热带气旋

    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综合效能评价

    王皓尹飞李泽群白超琨...
    15375-15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钻探工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研发一套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为目标出发,选择瓜儿豆胶(GHV-90)、预糊化淀粉(GK-K325)、改性蓖麻油(PCMAS5)作为处理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环保水基钻井液最佳配比:1%钠基膨润土(Na-B)+0。6%GHV-90+1。5%GK-K325+1%PCMAS5,将该环保钻井液与特殊地层钻井液进行对比,开展线性膨胀试验、滚动回收试验、岩芯渗透压缩试验、抗污染实验和生物毒性测试,最后引入专家意见建立模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定量化界定该环保水基钻井液综合性能属于良好级次。

    环保钻井液钻井液综合性能正交实验设计模糊评价法

    基于16SrDNA技术探究熟地黄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机制

    笪小云曾奇韦友辉王坤宇...
    15384-15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熟地黄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将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D-半乳糖(200 mg/kg)复制衰老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连续8周。从第5周开始,造模同时给予银杏叶片(0。01g/kg),熟地黄低、高剂量(1。95g/kg、3。90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后,从第9周开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生化检测、16SrDNA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升高,其脑组织SOD、GSH-Px表达降低,而MD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熟地黄低、高剂量组潜伏期缩短(P<0。05),血清SOD、GSH-Px升高,MDA下降,其脑组织SOD、GSH-Px表达升高,MDA下降(P<0。01)。在门水平上,小鼠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P<0。01),熟地黄低剂量组、模型组Bacte-roidetes/Firmicutes(B/F)比值降低,且熟地黄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绿僵菌(Epsilonbacteraeota)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黄低、高剂量组Proteo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的相对丰度下降(P<0。05)。在属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蜀耳菌科(Muribaculaceaege)的相对丰度相对增加(P<0。01),模型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盐单胞菌(Hal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黄低剂量组中毛螺菌科群(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相对丰度增加(P<0。01),Muribaculaceaege的相对丰度降低(P<0。01)。熟地黄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及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有关。

    熟地黄D-半乳糖衰老学习记忆能力肠道菌群

    孤岛工作面侧向顶板结构及切顶卸压技术

    李辉宋宇航毕健成李强...
    15396-15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孤岛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受到强矿压作用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山西汇能煤业15102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及其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技术保护巷道。结果表明: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可以分为变形移动区与弹性变形区,移动变形区域是发生应力增高的根源,对侧向顶板岩层移动变形区进行爆破切顶,可以减少顶板失稳对回采巷道的冲击影响。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多种切顶方案的效果,给出具体切顶参数,明确切顶保护巷道稳定的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切顶后巷道围岩变形量显著降低,切顶效果良好,为类似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

    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切顶卸压

    联络回风巷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

    陈立田源李伶敏张波...
    15404-15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工作联络回风巷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的影响规律,以斜沟煤矿18505综采工作面为例,选取联络回风巷距工作面6种不同距离构建物理模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空区漏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联络回风巷在不同位置时采空区漏风流场变化和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联络回风巷距工作面的距离增大,采空区漏风流场从一源一汇演变为一源两汇;在工作面进风巷测和中部漏风风速呈现非线性递减趋势,在工作面回风侧漏风风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在工作面回风巷侧散热带宽度增大了约2。7倍,而在工作面中部和进风巷侧增幅均未超过75 m;在采空区中部和进风侧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均呈现递增趋势,采空区中部氧化升温带最大宽度达到199 m;在采空区回风侧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呈现递减趋势,宽度缩减了约0。5倍。研究成果可为相类似工作面的煤炭自燃防治提供指导。

    联络回风巷自燃"三带"影响规律数值模拟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新近系油砂山组Ⅲ-Ⅴ油组藻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郭德光李琦
    15413-15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新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广泛,其中藻灰岩储层是最优储层。为进一步探索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通过厘米级别岩心描述、重点井段取样综合分析和测录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砂山组Ⅲ-Ⅴ油组藻灰岩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砂山组Ⅲ-Ⅴ油组储层有明显的混积特征,以碳酸盐岩为主,平均质量分数40。2%,黏土矿物和陆源碎屑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7。8%和23。2%,储层岩性主要以藻灰岩和灰云岩为主,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3。6%和42。9%。藻灰岩分为藻团块灰岩、藻叠层灰岩、藻凝块灰岩3种类型,结构组分主要是藻球粒和内碎屑,其次是藻丝结构、团块、藻屑和黏连组构;灰云岩分为砂质泥晶云岩、颗粒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3种岩性,主要由颗粒、泥晶基质和胶结物组成。研究区储层孔隙以溶蚀孔和晶间孔为主,微裂缝发育。藻灰岩以溶蚀孔为主,非均质性强,饱和度中值半径0。085 μm,细喉道,样品孔隙度23。17%,渗透率54。3 mD,排驱压力2。97 MPa,表现高孔中渗特征。灰云岩孔喉均匀,饱和度中值半径0。039 μm,微型喉道,样品孔隙度17。24%,渗透率15。13 mD,排驱压力10。34 MPa,表现中孔低渗特征。藻灰岩孔隙结构优于灰云岩,储层质量更高。研究区储层主要受控于岩性、矿物种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成岩作用,泥质含量增加会降低储层质量,碳酸盐岩含量与储层质量呈正相关,溶蚀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是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储层的空间结构,胶结作用会破坏储层结构,降低储层物性。

    藻灰岩储层特征控制因素油砂山组南翼山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