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明廷华

旬刊

1671-1815

ste@periodicals.net.cn

010-621032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学技术与工程/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与慢性肾脏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刘庚鑫张格第郭敏罗富里...
    2177-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是参与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因子.中外大量研究表明,部分microRNA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多种机制介导CKD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如As的病理进程,被确定为CKD As的病理相关因子,应用microRNA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独特优势和CKD As潜在治疗靶点的作用是现代研究热点.中医认为CKD As病机正虚与邪实夹杂,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中医药通过调控microRNA干预CKD As符合传统"扶正祛邪"治疗原则与现代中医微观辨证理念,以microRNA为切入点研究中医药防治CKD As的具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外microRNA与CKD As病理机制的相关性以及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调控CKD异常microRNA防治As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为临床中医药治疗CKD As提供新的可能途径与干预靶点.

    中医药microRNA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微观辨证

    管道式对话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医疗领域应用

    杜建强郑奇民罗计根聂斌...
    2187-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任务型对话系统成为人机交互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管道式方法是其一种经典的设计框架,在任务型对话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管道式任务型对话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探讨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管道式对话系统各模块的基本原理、评价指标以及常用的数据集.然后,梳理了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管道式对话系统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并进一步归纳了所用模型的优缺点.接着,重点关注了管道式对话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医疗对话系统的需求和挑战.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型对话系统管道式医疗应用

    温度循环荷载下花岗岩微裂隙演化试验

    王涛于海洋王辉张妹珠...
    2201-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岗岩力学性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微细观结构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尚不清晰.基于现代化测试技术和实验设备设计了等幅值温度循环和峰值递增温度循环荷载,关注其作用下花岗岩微裂隙的衍生和扩展规律,并讨论了风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峰值温度比循环次数对裂隙网络发展的影响更大,峰值递增的温度循环可促进表面裂隙的衍生,而风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弱温度荷载的影响.本文研究可促进对温度作用下岩石力学性能演化的认知.

    花岗岩温度循环裂隙演化风化力学性能

    变压器绝缘油老化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邱方程刘荣海何运华胡发平...
    2208-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油是变压器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其品质直接影响着绝缘系统的性能以及变压器的运行安全.绝缘油老化过程将导致其绝缘及散热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故障.因此,变压器绝缘油的分析检测是了解变压器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分析结果是变压器检修及更换新油的参考依据.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不同工作年份的绝缘油进行了光谱分析,得到了绝缘油老化程度与其紫外光谱特征的关联.进一步对糠醛这一标志性老化产物的紫外光谱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解析了糠醛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对应的电子跃迁机制.研究结果证实了紫外-可见光谱用于分析变压器绝缘油老化程度的有效性,相关结果可作为变压器检测的参考依据.

    紫外-可见光谱绝缘油糠醛量化计算

    基于短波段电离层探测数据分析地下核爆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冯晨瑞冯静李雪王严...
    2213-2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获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数据相比,传统的电离层垂测、斜测等短波段数据具有特征参数丰富、高度分辨率高、历史数据多等优点.为利用电离层垂测和斜测数据,研究地下核爆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利用2016年1月6日朝鲜地下核试验当天的斜测、垂测数据分析电离层扰动现象.结果表明,本次地下核爆造成的行波电离层扰动为小尺度电离层扰动,传播速度为150.3~158.7 m/s.同时核爆发生后0.5 h在距离爆点421.4 km处,观测到F2层临界频率(critical frequency of the F2 layer,foF2)较月中值增加了 0.7 MHz,较1月5日、1月7日在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2:00 UTC的增加了 0.5 MHz,极有可能是地下核爆通过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圈耦合机制造成电离层电子浓度增加.本文分析结果与其他文献资料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基于短波段电离层探测方式感知电离层扰动从而实现地下核爆炸事件的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核爆电离层效应监测手段,可与其他直接监测手段相印证,提高核爆事件监测能力.

    短波段电离层探测地下核爆岩石-大气-电离层电场耦合行波电离层扰动

    渭河下游现代沉积特征及河型转化主控因素分析

    杨龙华李元昊郭雅倩段祎乐...
    2222-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河流沉积一直是地貌学家、沉积学家和水利学家的研究重点,目前对渭河时间尺度上河流形态变化现象的相关研究并不缺乏,但对于曲流河不同河段的河型对比及河型转化控制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曲流河低弯度到高弯度的转化尚不清楚.因此,通过对渭河流域地区现代河流的Google卫星影像、实地勘察、样品采集以及相关遥感水文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两种河型的现代沉积特征及河型转换因素,最终绘制了渭河下游河型转化模式,实现了渭河下游现代河流沉积体的岩性、沉积相类型、河型转化主控因素及沉积模式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渭河下游河型转化的主控因素为河床坡度、河流流量和含砂量.对进一步研究古河道变迁、沉积模式及其蕴藏的油气、地下水、矿产等资源分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渭河低弯度曲流河高弯度曲流河沉积微相河型转化因素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年代学特征

    夏正霞戴朝成王琦黄成...
    2231-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大青山出露的乌拉山岩群是一套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为划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与变质时代,通过对侵入乌拉山岩群黑云石榴斜长片麻岩的变质深成体-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变质深成体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紫苏花岗质片麻岩(TW7)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 462±13)M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D1227)加权平均年龄为(2 512±24)Ma,由于后期构造事件对岩石的改造,岩体的实际年龄应更大一些.由此限定乌拉山富铝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代早于2.5 Ga.石英闪长质片麻岩(TWB6)具有两期变质年龄,分别为2.2 Ga和1.9 Ga,指示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遭受过古元古代早期和晚期构造热事件叠加改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富铝片麻岩最晚形成时代限定在2.5 Ga.

    早前寒武纪乌拉山岩群变质作用富铝片麻岩U-Pb同位素定年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

    廖宇斌李涛于志栋肖骁...
    2246-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长8油层储层现今表征,储层物性受黏土矿物胶结物控制模式,储层沉积作用和沉积后期所经历的成岩变化,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储层基本特征和成岩作用及沉积作用,在整体低渗的背景下,部分位于相对渗透率较高区域的油井有较高的产量,理清研究区长8储层富集规律,对地区内岩石孔隙度下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有利储层多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特别是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是最好,可见长8油层组的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好,即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和溶孔+粒间孔型.溶孔型、粒间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渗流性能较差.微孔型和溶孔+微孔型两种孔隙组合类型的储集空间主要由半径极小的微孔构成,连通性较差,其孔隙内表面积和渗流阻力,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较差.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姬塬地区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察汗淖尔干涸湖区土壤盐渍化对地下水位响应

    司乐天张冰马荣陈鹏...
    2255-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渍化是产生坝上高原盐尘暴的主要物质来源,干涸湖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对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坝上高原察汗淖尔干涸湖区为例,探究地下水位埋深和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与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确定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位防控阈值,为地表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依据.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含盐量、沙粒、黏粒百分含量,地下水TDS值,野外调查地下水位埋深,收集研究区蒸发量、降雨量资料,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及协方差矩阵分析选取线性关系较小的影响因素,绘制回归曲线探究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DS 为 0~1 000 mg/L、1 000-3 000 mg/L、3 000~6 000 mg/L、6 000~23 000 mg/L 及 0~23 000 mg/L 时,土壤发生盐渍化的阈值分别为 4.08、5.47、6.84、7.94、7.37 m;TDS 为 0~3 000 mg/L 时土壤基本不发生盐化.TDS 值为 3 000~6 000 mg/L、6 000~23 000 mg/L及0~23 000 mg/L时土壤盐化阈值分别为2.05、2.44、1.97 m.本文研究利用回归分析,确定察汗淖尔流域平原区各TDS分区不同盐渍化程度对应的地下水位埋深,可针对性进行地下水位调控.

    盐尘暴察汗淖尔土壤盐渍化程度地下水位埋深回归拟合

    水文地质单元交界区潜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分析:以泰州市区为例

    李朗黄晓燕何伟秦甜甜...
    2265-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州市区位于长江北部三角洲平原水文地质亚区与里下河低洼湖荡平原水文地质亚区的交界带.为对比研究两亚区潜水层的水化学特征,通过电荷平衡、统计分析、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水化学主要指标空间分布、水化学类型、相关联系、离子来源,探讨了水化学演化的成因及两亚区的差异来源.结果表明:区内潜水阳离子含量Ca2+>Na+>Mg2+>K+,阴离子含量HCO3->SO42->Cl-,北部多为微咸水,中南部以淡水为主,主要指标含量从北到南逐渐降低,水化学特征以硅酸盐风化类水岩作用为主,全新世海侵的遗留成分仅对北部潜水有少量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均以农业灌溉为主,阳离子交换作用以正向阳离子交换的方式发生.亚区间水化学成分和水化学类型差异明显,两亚区水化学特征差异的主要成因是全新世海退后迥异的沉积环境以及地貌的影响.

    潜水水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硅酸盐风化交界带